3.6.1 设计阶段
3.6.1.1 设计方案展示
常规公路三维模型能够实现全路段的三维可视化展示,较之以前传统效果图展示已经有很大的改进和优势,已经在行业内被广泛采用。但单纯的三维模型展示常因缺乏必要的公路数据信息实时支撑,与常规的视频动画展示无异。公路BIM模型不仅提供逼真的视觉展示,而且在其基础上能够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图纸、平纵指标等)支撑,使得受众对方案的理解和分析更加详尽全面,有利于作出正确决策和判断,如图3-6-1所示。
图3-6-1 方案展示
3.6.1.2 道路安全性评价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重大,然而传统设计方法由于技术手段匮乏,对于公路这个复杂空间体而言,对道路安全性的考虑往往基于“满足规范”这一基本要求,从而导致安全隐患,诸如视距保障、安全设施设置等。如在包茂公路BIM模型中,结合“视线棱体”原理上实现公路停车视距的测量和评估,准确发现视距不足路段和致因。又如通过构建车辆灯光模型,评判公路行车时对向车辆眩光影响的程度以及防眩板设置的位置和尺寸等,如图3-6-2所示。
图3-6-2 视距、眩光分析
3.6.1.3 设计成果数字化
公路行业设计成果数量繁多,传统的纸质文件交接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但由于其管理、存储以及深度应用难度较大,导致后期建设和运营时的查阅、存储、编辑费时费力,传统的成果提交方式落后、低效和易损的缺陷已无法适应现代公路建设对设计成果深度利用的需求。结合公路BIM编码规则和编制办法规定,充分考虑公路行业出版习惯,将项目设计文件分合同段、分专业存储,并提供类似资源管理器界面的成果管理窗口,方便设计成果查询和统计功能,同时还提供了工程变更文件等过程文件的录入和管理功能,最大限度地留存工程建设信息,为日后建设运营以及资产管理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如图3-6-3所示。
图3-6-3 设计成果数字化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