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4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子系统
安全管理的目的在于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标准化的管理,主要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策划、工程项目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台账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台账管理、作业危险源的控制、安全检查及安全整改、违章处罚的管理、安全事故管理、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台账、危险施工安全作业票、安健环状态评价、安全设施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登记、特种设备统计、施工基础风险统计、安全报表管理等功能。
在企业层面,安全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在系统平台上的执行,企业级安全管理相关规范和体系的建立、下发,以及对各个项目经理部的安全管理执行状况的检查与监督控制。所有项目的安全管理业务数据要汇总到企业层面。
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安全管理包含如下步骤与方法:
(1)确定项目的安全分解结构:策划(危险源识别、环境因素管理、作业危险源)、产生控制计划(安全防护计划),并进行LECD[1]量化;安全作业票的管理;培训教育管理。
(2)日常控制:开工检查、专项检查、安全大检查、安全罚款、安全作业票、安全整改单、安全设施管理等;量化考核。
(3)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哪些地方、哪些单位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进而采取进一步的预防控制措施。
(4)重大风险源管理。
①危险源识别: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建立重大危险源指标体系,对工程中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定义,建立危险源清单和风险源管理责任人。
②危险源监控:根据重大危险源监控实施程序建立危险源的巡查和重点监控制度,可以调用远程视频监控对危险源进行巡查,发现情况及时记录、上报和预警,以提前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③危险源处理:处理重大危险源和审核上报。
④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识别:每年年初由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识别和制定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方案(每年修订一次);组织应急实施工作。
⑤项目重大危险源识别与交底:在项目开工前,相关人员需要对项目进行危险源识别,确定项目重大危险源,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开展项目重大危险源交底。
⑥项目危险源过程管理:项目重大危险源过程管理实际上就是重大危险源专项大检查,因此,项目重大危险源过程管理记录就是“检查性质”=“重大危险源检查”的安全检查记录。项目重大危险源过程管理在项目重大危险源开始发生后进行。
⑦危险源结束总结:危险源结束后,需要记录结束的时间并进行过程总结。
⑧事故报告及处置:对安全事故及时进行登记,并逐级上报,包括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公司负责人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记录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消除发现的或潜在的不符合原因,以减少损失,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⑨事故报告:出现安全事故后,必须填写报告单。
⑩事故处理:安全事故处理的情况需要在系统中做记录。
⑪安全培训:包括安全教育制度、安全培训组织、安全培训考核和安全资质管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