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陶艺

一、生活陶艺

现代意义上的“生活陶艺”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民艺”[7]运动产生的结果。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生活陶艺”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对生活陶艺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以下主要从生活陶艺的概念、特性、创作群体三个方面对生活陶艺相关概念一一阐述。

从生活陶艺的概念方面分析。李砚祖于1990年发表的《现代艺术的骄子——陶艺随想录》中,明确指出生活陶艺是现代陶艺两大发展趋向之一,具有实用价值和功能,是艺术性和实用性统合的产物[8]。方李莉于2005年出版的《中国陶瓷》专著中,指出生活陶艺是在现代陶艺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现代陶艺激发了新的艺术理念,不仅展示了其自身发展的活力,而且推动了其他陶瓷艺术领域的发展,并衍生出环境陶艺、生活陶艺的概念,将现代艺术应用到现代人的生活中[9]。齐彪在《陶艺的起源与流变》中认为,生活陶艺是在传统生活陶瓷器皿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陶艺观念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黄焕义、丁传国在《景德镇生活陶艺文化创意产业化及项目策划研究》中提到,生活陶艺在国内得到关注始于上世纪末,是在现代陶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内生活陶艺的开端有着现代陶艺的影子[10]。另外,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艺术中心的游凌志先生认为生活陶艺是在生活劳作状态之中有感而发的创作,或为生活空间增加审美色彩、生活情趣设计制作的陶瓷艺术品[11]

从生活陶艺的特性方面分析。吕金泉在《生活陶艺创作之我见》中指出,所谓生活陶艺,是指手工制作的、具有实用功能的陶艺,特点是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12]。徐艳丽在《论生活陶艺的设计自由度》中提到,生活陶艺的形式设计,对功能的开拓同样是促进结构和形式发展的核心要素;从功能的思考入手,生活陶艺造型设计的自由度将大大增加[13]。以上就生活陶艺的特性分析而言,认为生活陶艺的创作(设计)应建立在其实用功能之上。

另外,生活陶艺应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审美性。1991年,Richard L.Wilson在Persona and Production in Japanese Ceramics中提到“Among them pots(Japanese ceramics)with decisive painting and absorb Chinese culture and pursue Zen Buddhism……Most important,in each pot the components functioned together to produce allusive designs”[14]。虽然是以日本当代生活陶艺器物分析为例,但指出了生活陶艺所包含的文化符号性。李砚祖在《艺术设计概论》中指出,现代生活陶艺必须与生活接近,知生活所需;它的创作不仅要满足生存、生活中各种实用要求,更要完成文化的、美学的乃至哲学上的价值目标。杨青在《走向艺术与功用的“边缘地带”——谈生活陶艺设计》一文中提到,生活陶艺的设计重心已转移到一种抽象的“关系”,从一种可见能摸的东西延伸到无形的人与物的对话关系,即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对话关系;从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物质性转向强调精神性[15]

生活陶艺还应该具有工艺性,是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当代继承。Marek.Cecula在Object Factory指出,生活陶艺以功能实用为基本原则,侧重于对文化的链接,为陶瓷工艺技术的指示标[16]。姬凯旋在《传统民间青花与现代生活陶艺创作》中指出,生活陶艺不排斥传统陶瓷的工艺美,而是把陶瓷工艺材料和技术所能表达出来的美予以呈现[17]。崔迪在《生活陶艺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中指出,现代生活陶艺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手工艺术,其韵味是现代机械化生产所无法替代的[18]

最后,从生活陶艺的创作群体方面分析。在对生活陶艺进行概念阐述和特性分析时就已经出现了“陶艺家”、“现代派艺术家”、“观念设计师”和“生活陶艺设计师”等身份词汇。生活陶艺中不可忽视的是陶艺家群体。Welch.Adam在“The Ceramic Sphere:Newer Ceramics Criticism and the Expanding Field”中提到,“it is both informative and telling to see the perspective of ceramics from the artworld and how it differs from the field’s perspective.Artworld artists know the boundaries of the artworld and manipulate them.Living ceramists tend not to focus on those boundaries,so largely they remain tangential to ceramic concern”[19] 。姬凯旋的硕士论文《传统民间青花与现代生活陶艺创作》提到,因为是由陶艺家完全用手工制作的,生活陶艺本身也是作品,是器用化的作品[20]。郭琪美的《东方自然观与生活陶艺创作》凸显了生活陶艺创作的审美性与艺术家的地位,认为生活陶艺强调了陶艺家个人情感、人生阅历的表达,注重艺术性与功能性的结合[21]

当然,由于生活陶艺在中国发展认知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了手工艺的文化塑造当中,“现代派艺术家”“设计师”等纷至沓来。对此,何科丁在《对我国生活陶艺创新性设计的思考》中首先提出了“生活陶艺设计师”的说法,认为生活陶艺应当具备相当的审美和实用功能,是由生活陶艺设计师设计手工制作的[22]。祝桂花在《传统生活陶艺与现代生活陶艺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到了“现代派艺术家”“观念设计师”等说法,认为中国生活陶艺的发展来自于日本陶艺的刺激,特别是近几年来,现代派艺术家、观念设计师的广泛参与,使得生活陶艺在创作思维、观念上明显迥异于传统的生活陶艺产品[23]。吕金泉、伍文华在《论生活陶艺的消费需求特征》一文中明确指出:生活陶艺创作者要从历史、民族、环境、地域等多种文化因素上进行综合考虑,在形式上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设计[24]

结合上述生活陶艺相关概念的梳理归纳,目前生活陶艺已经完成了由传统陶瓷工艺美术的判断向现代艺术判断的转化过程,达到了与“美术工艺”和“传统工艺”有别的格局;但是,以其所具有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而言,又不同于现代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