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陶艺的审美创作视角分析
关于生活陶艺最重要的研究角度是从其审美创作视角出发的。如吕金泉的专著《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提出,将生活陶艺的意义建构在大众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层面上,并着重论述了生活陶艺本身文化价值取向的演化及其当代价值。论文还包括吕金泉的《生活陶艺创作之我见》、曹艳玲的《生活陶艺设计的审美探析》、陈昭的《艺术语言在生活陶艺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学位论文有樊雪松的《非陶瓷产区现代生活陶艺的审美特质》、王丽丽的《多元化审美对现代生活陶艺设计理念的影响》、黄曼的《论青花装饰在现代生活陶艺中的运用》、赵春雷的《中国民间色彩在现代生活陶艺色彩装饰中的运用》、赖双安的《生活陶艺设计创作研究》、李雪玲的《当代生活陶艺模糊美学特征与成因机制分析》、孙圣国的《生活陶艺的件套设计及艺术特色浅析》、刘颖睿的《从成型到烧成的无限:生活陶艺的装饰特征》、吴正辉的《浅谈生活陶艺的审美情趣》、陈昭的《艺术语言在生活陶艺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闭兵强的《生活陶艺情感表达的互动性研究》等。
另外,有关现代陶艺的研究上也涉及对生活陶艺的研究。生活陶艺隶属于现代陶艺,受现代陶艺思想的影响深远。所以对生活陶艺的研究,尤其是对生活陶艺启蒙阶段的研究,关于现代陶艺的分析必不可少。如左正尧的《超越泥性》,是国内第一本对中国“现代陶艺”从萌芽到发展之历程进行综述的专著,对1980年至2000年间的现代陶艺创作概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薛慧志、耿大海的《现代陶艺》一书是作者从自我创作实践经验出发,对现代陶艺创作的相关材料、技术、表现技法进行的相关记述,对国内当时的相关陶艺创作理念与风格进行了一定讨论;朱乐耕的《中国现代陶艺的思维》,吕品昌的《陶艺特质论》,陈汗青、宁钢的《中国现代陶艺发展30年概况》,王长平的《器与艺——从中国传统陶器到现代陶艺》,杭间的《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陶艺的现实和问题》,李砚祖的《国际化与交流:从东亚到世界——中国现代陶艺及东亚陶艺的走向》,钟莲生的《“现代陶艺”是否误入歧途》,周平的《纵论“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之异》等都有相关论述。尤其是蔡孟的博士论文《从一体化到分化——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历程的分析》,不仅对中国陶瓷艺术从1949年到2003年的重要艺术活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关键人物以及重要作品进行了汇总,并且对整体艺术和设计的创作风格演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