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实用性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节 实用性
首先,中国当代生活陶艺的实用性更关注当代人生活所处的环境和使用需求,创作者需将实用性置于产品的使用情景当中,不仅要符合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而且要关心使用环境是否匹配。陶瓷传统手工艺在当前工业社会中的再发展,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觉性质的反思。它使得大众开始重视生活之美,在提升大众的美学视野与素养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进而对工艺美术和设计自身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而这正是因为陶瓷与日常实用器皿的密切关系。
其次,中国当代生活陶艺的产生基本是受到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日本“民艺”运动中对传统实用器物推崇的影响。另外,中国的生活陶艺继承了中国传统陶艺的造物法则于手工技艺形成了新的有别于美国、日本的生活陶艺。其实,在历史上,中国的实用陶瓷就是生活陶瓷,生活陶艺只是在实用陶瓷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扩展。
从李砚祖、吕金泉、Richard L.Wilson等专家学者对生活陶艺的概念描述中,都出现了“实用性”、“实用价值”、“生活用品”和“功能使用”等词语,这可视为对生活陶艺实用性的强调。那么,结合Hartson 于1998年在产品设计领域中给出的对“实用性”的解释,生活陶艺之“实用性”包括可用性和易用性。可用性,是指产品具备的基本使用功能,通过产品达到用户的使用目的;易用性,是指产品容易被用户掌握操作方法和获取较好的使用心理体验,具备较高的被使用效率和频率。也就是说,创作者不仅要对产品的可用性进行推敲,体现实用价值,满足生活需求,还要对产品所能带给使用者的便利以及体验满意度进行观照,达到感官上的愉悦享受,向使用者提供更多的舒适、乐趣等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