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的产品性应用
传统陶瓷手工艺中和自然的联系与对人的关怀,或多或少在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中逐渐体现。工业时代的设计已经逐渐意识到批量化生产标准所带来的问题。如今工业设计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对理想与思想、意义与价值的探讨使得现代产品与传统手工艺品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了。
随着生活陶艺参与群体的不断多元化,传统上所认同的工艺标准被撤离。以前陶瓷手工艺更多的是强调其复杂性、精湛性,而当代的手工艺更多的是强调其多种可能性、艺术性,且重视工艺与设计的结合。此时的陶瓷手工艺功能发生了转变,是在设计思维的参与下焕发新的生机。
由于产品设计本身发展的需要以及生活陶艺实用性范围、针对人群的不断扩展,一批设计师参与到生活陶艺的产品创作中,形成了利用工艺但从非工艺角度进行的产品性设计。这就加强了手工艺的产品化属性,产品化属性主要传达作为一般功能性产品的用户体验属性,包括功能化要素和情感化要素。非产品化属性要素主要是指文化性、符号化要素,主要体现产品的地域特征、工艺特征、文化内涵、生活形态和审美意识等,对传达产品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工艺的产品化要素表达
产品化要素目标在于满足用户使用产品的功能性需求以及使用户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此时手工艺参与的产品设计与普通物质产品生产没有太大区别,都要遵循一个由策划(构思)、提炼、加工、制造的过程,最终以产品的形式出现。但是手工艺的产品化要素表达需突破思维定式,围绕手工艺充分挖掘产品的创新潜力,拓展创新维度,丰富产品形式,深化内涵,这样可以确保既传承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属性,又充分提升其他功能特性[15]。
文化交流的不断紧密带来的是日常生活方式、习惯的改变。中国年轻的消费群体在全新的生活习惯下带动了新的生活陶艺品的出现,如西餐盘、碟、咖啡器皿、日式餐具等。咖啡文化的普遍流行使喝咖啡逐步成为大众可接受的饮食生活习惯之一,并成为一种消费生活方式,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就咖啡杯的设计而言,一般分为三种。一是喝单品或意大利式咖啡使用的咖啡杯,容量在100cc 以下,需要杯托。如图4-41JOTO 咖啡具。杯子的容积大小符合喝单品咖啡的使用需求,通过肌理的处理配以影青釉色,营造了淡雅又富有节奏的产品视觉效果。并且配上手工捏制的咖啡勺,更加强了手工艺在产品化中情感要素的体现。第二种咖啡杯适合于清淡的美式咖啡或加少量牛奶的咖啡。如图4-42 欧式拉花咖啡杯,手工拉坯后利用工具进行简单的表面刻划处理,与机械化生产不同的是,每一个划花的角度、力度、距离是存在统一变化的,对产品材质肌理属性的体现增加了对咖啡杯产品的感知体验。第三种咖啡杯一般容量在300cc 左右,适合于喝卡布奇诺、拿铁等,而此类咖啡杯通常还可以作为普通盛水杯。如图4-43“九土”马克杯设计,通过手工拉坯后打破杯体规矩的外轮廓,通过对表面不同角度和大小的切割使整体杯子呈现不规则外形。另外,手握泥团留下的随意效果塑造,在满足使用的同时增加趣味性和艺术性,对用户形成丰富的产品性情感体验。又如图4-44 西式餐盘设计,最下面的是底盘,由于不直接盛放食物,所以碟子非常浅,几乎没有向下凹陷的弧度。而第二和第三尺寸的碟子是放主菜和面包的,最小的碟子是杯拖。虽然产品在整体设计上符合西餐基本的使用习惯,但是在造型上通过手工拉坯后故意将餐碟边缘修成不规则的形状,打破了中规中矩的造型设计,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同时丰富了产品的形式。
图4-41 JOTO 咖啡具
图4-42 欧式咖啡杯
图4-43 JOTO 马克杯
另外,手工艺的参与还体现在器物类型的开发设计上,善于从使用者需求的转变及时调整和开发新的形式。如图4-45U 形果盘设计。传统的陶瓷材质果盘都是以圆形、椭圆形或方形为主,有利于食物的摆放向中心点集中。而U 形果盘设计打破了传统陶瓷器皿造型设计,这是手工艺参与下挖掘产品的创新潜力,拓展创新维度,丰富产品形式的结果。又如图4-46泥片成型系列设计,茶杯仍然坚持基本的水杯造型,但是以泥片卷成塑形,具有一定的变化性和随意性。
(2) 工艺的非产品化要素表达
图4-44 西式餐盘设计
图4-45 U 形果盘设计
图4-46 手工捏制餐盘设计
非产品化要素主要是通过手工造型、装饰、肌理处理以及材质特性的表达等方式传达产品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陶瓷的手工性语言包括很多,如材料、釉色、绘画、烧成等方面,它们既是生活陶艺的工具材料,又是生活陶艺的手工装饰语言。每一种装饰材料都有特殊的表现形态,如果以多种装饰工艺结合就更会增加丰富性。其中手工艺所能具备的自然性、随意性、偶然性、完美性、自发性和地方性等特点转化为一种视觉文化要素和特殊符号,从而反映出产品的情感体验和关联体验等。甚至一些被传统手工艺摒弃或认为不规范的工艺特点反而可以成为产品个性化设计的一种传达手段。对于非产品化要素的表达要延续、传承手工艺的设计原则,保留各个手工艺独特的工艺特色,提取特征性造型结构、工艺结构和代表性形态元素进行设计运用。
如图4-47 手捏水杯系列。传统的陶瓷餐具碗碟都是同心圆形,而此套手工陶瓷餐具虽然仍以圆形为造型,但是所形成的不规则形体打破了中规中矩的造型。正是手工痕迹以及不规整翻折而起的边缘,才大大增加了整套产品的朴素、自然的手工意味。杯子以手工拉坯成型后,以“手”的再次挤压形成特殊的凹凸感,不仅满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更易于抓拿),更体现了陶瓷材质在手工创作过程中的多种塑造可能性。如图4-48 影青刻花装饰单杯,运用传统的刻花装饰技法进行满纹构图、散点构图或纹样连续构图的形式,既保留了影青刻花工艺所营造的柔美感,又具有当代产品的设计感。图4-49 大缸泥手捏单杯,该杯运用大缸泥不施釉并结合黑色线条有规律但不规整的装饰,自由的粗细和曲度彰显了原材料的自然质感和审美朴素感。如图4-50 柴烧茶杯,利用烧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意无意的肌理效果,形成个性化的产品审美视觉。
图4-47 手工拉坯、泥板成型的水杯与托盘设计
图4-48 影青刻花装饰杯
该阶段的生活陶艺具有艺术和产品设计的双重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的产品通过色彩搭配、造型设计以及制造材料的选择进行大胆而开放的尝试,通过超前而抽象的设计理念,使产品设计富有个性化、新鲜感和刺激性。有的产品则借助陶瓷材质这一语言,注重产品中人与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民众喜好为标准,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造型、功能的设计上,从使用功能、使用方式上扩展了手工艺产品发展的可能性。这样,传统的陶瓷手工艺作为一门技艺才能打破一味地工艺继承,在现代产品设计的运用中得到发展。传统陶瓷手工艺与产品的结合不仅丰富了当代产品设计语言,也为传统陶瓷手工艺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
图4-49 大缸泥原料手工捏制成型水杯
图4-50 柴烧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