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结论
2025年09月26日
第六章 结论
通过对中国当代生活陶艺不同历史阶段属性变迁的总结(表6-1),发现中国当代生活陶艺发展是不断挖掘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和演绎“生活”与“陶艺”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逐渐探讨工艺文明与当代社会产业发展结合的过程。
中国当代生活陶艺的思想性从启蒙阶段到当前阶段,可以说是创作者从较为单一的艺术思想发展为多元创作思想,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最终与当代大众知识结构相衔接的过程。这个过程促进了艺术审美的生活化,带来了生活陶艺品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艺术审美的生活化进一步将艺术中丰富的思想融入现代大众生活,推动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国当代生活陶艺的发展经历了以现代艺术审美为主到以艺术审美和工艺审美为主,最终形成了以大众审美为主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大众审美对创作者独立的创作思想造成一定的反射影响,如何恰当地处理创作者(艺术家为主体)与大众之间的文化关系在未来生活陶艺的发展中尤为重要。
经过现代陶艺的洗礼,中国当代生活陶艺的手工艺性逐渐加强。生活陶艺品具备手作的痕迹,能够渗透浓厚的人性温情和自然气息。手工生产对于造型的塑造、细节的处理和体面的衔接等具有灵活高超的工艺解决方案。由于手工的加工工序较为灵便以及手工制作和创作思维的高度契合,从而使生活陶艺的生产具有创新周期短的优势。除此之外,当代生活陶艺的审美性也由于对手工认识的提高而逐渐形成了艺术审美、工艺审美与自然审美并重的景象。
实用性作为产品的主要特性是拉动民众生活陶艺消费的首要动机。实用性经历了三个时期:延续传统日用陶瓷品类和功能时期、围绕现代生活方式和使用需求调整设计的时期、提升实用性和扩展应用类型的时期。在生活陶艺实用性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深挖和细化已有功能并且探索了陶艺新的应用载体。
表6-1 中国当代生活陶艺历史阶段属性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