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操控型父母

第二类:操控型父母

此类型的父母特别强势,最喜欢用无所不知的态度,帮孩子包办代替一切事情,甚至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也强加到孩子的身上。他们还有一个不讲理的强盗逻辑:“你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可以不听我的话?”用生养之恩粉饰一切,把孩子看作是父母的附属品,根本无视孩子的意愿和选择。

一项对全国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在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调查中显示,青少年对抗父母的行为其主要原因里面,有三项的得分最高:第一项,父母不理解孩子,占比是未成年犯50.7%,普通未成年人71.6%;第二项,父母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占比是未成年犯46.6%,普通未成年人55.5%;第三项,父母不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占比是未成年犯45.6%,普通未成年人51.7%。

这样的结果,折射出父母对孩子自由选择权利的无视,以及对孩子独立人格的漠视。他们的逻辑就是:我是父亲(母亲),你如果听我的,就是孝顺的乖孩子、好孩子,我就爱你;而你只是孩子,除了听父母的话,其他的都不重要。

所以,操控型父母养育出的孩子,大概有两种发展方向:

第一种,乖巧、懂事到完全没有了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听父母的安排。没有自主意识也没有能力自我选择,容易有讨好模式。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矛盾冲突,大多都会选择压抑情绪委屈自己,通过无限满足他人的方式获得肯定和支持。

第二种,激烈反抗,不惜破坏自己的人生,严重的甚至与父母断绝关系。前几天就有一位学员分享,当初为了对抗父母强迫自己考医学院校的决定,自己胡乱报考了两个志愿,结果学了一点都不喜欢的财会专业。

她的父母强迫孩子学医的原因,是为了以后让孩子接管自己家的医院。可是,经营一家医院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为什么非要孩子像自己一样学医呢?经营、管理财务、营养学等,都可以学有所用,在医院里大展身手啊。

在操控型父母那里,没有任何可以与孩子协商的可能性。口头上是“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实际上大包大揽孩子的一切。除了衣食住行,就连学习、择业、婚恋、生子等等,都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反对意见。父母为孩子择兴趣、择专业、择工作、择配偶……所以才会有很多已经成年的孩子,总是把自己过得不好的原因怪罪在父母身上。

所以,在那些缺乏独立意识、自卑又胆怯,或者一意孤行、仇视社会的孩子背后,都有着不肯放手、不尊重孩子人生的强势父母。没有任何界限感的父母之爱,最终带来的都是对孩子生命成长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