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时起床

一、按时起床

我发现家长们都很迷信“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时间”,所以早晨起床的时候舍不得叫孩子起床。8点钟必须出发,7点半才叫孩子起床,然后不停地催促:快点穿衣服,快点刷牙,快点洗脸,快点吃早点,快点出门……

家长看着孩子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在催促中越来越烦躁、生气,孩子在家长的唠叨、催促中也越来越委屈、生气,结果大人孩子都带着负面情绪出门,还有可能影响一天的学习工作

睡眠是一个很复杂的渐变过程,并非上床合眼到起床睁眼这么简单,也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实际上,睡得过多和吃得过饱都是一个道理,过量并非一定是好事。

其实,那些睡得更多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睡眠,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地关照自己的睡眠系统,从而导致这个系统被削弱,不能高效率地工作。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几千名志愿者进行过睡眠时的脑电波记录后,揭示了人体的睡眠周期:在睡眠中,人体首先进入慢波睡眠期,后是快波睡眠期,之后再重复开始,一夜有4~6个睡眠周期。

因此,只有充分进行好了4~5个周期的深度睡眠,人体的生理机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修复,免疫系统能够得到加强,而能量也能得到充分补充。

延长睡眠时间,并不一定能弥补自己的睡眠不足,正相反,如果一味地赖在床上,却没有得到高质量的睡眠,对于人体反而是有害无益的,它甚至会缩短你的生命。

研究人员解释说,当你的身体已经醒来,人却还赖在床上时,你缩短了接触阳光的时间,体温也会因为身体长期处于不活跃状态而变得过低,从而分泌出大量的褪黑素——这是一种可以促进睡眠的人体激素——这样,接下来的一整天,都会感到更累而且昏昏欲睡。

而白天昏昏欲睡的状态,又会妨碍你在晚上进入深层睡眠。这种恶性循环周而复始下去,结果就是你的睡眠系统被削弱。生理休息期被打乱,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使你的免疫力也降低了。

对于小学生来说,晚上9~10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如果养成了固定的作息规律,既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又可以让孩子早晨有足够的时间穿衣、洗漱、吃早餐、整理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