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华生的实用心理学课》简介
《行为心理学:华生的实用心理学课》这本书是由(美)约翰·华生著.倪彩创作的,《行为心理学:华生的实用心理学课》共有97章节
1
第1章 行为心理学:打破主观的心理学观念
意义只是一种告诉个体他正在做什么的方式。 ——约翰·华生 传统心理学采用内省的方法,研究变幻莫测的意识。行为心理学则不同,它提倡用客观行为观察的实验法,对能够直...
2
01.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 夜幕降临,当灯光照射在人的脸上时,人的瞳孔会发生收缩反应;一旦灯光消失,瞳孔又会重新放大。在安静的房间里,如果突然有东西掉落...
3
02.依照行为心理学研究社会现象
在对社会发展进行实验时,有两种情境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 情境1:当社会情形十分糟糕时,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摆脱困境?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会盲目地采取行动,而在采...
4
03.建立自己的实用心理学标准
我们深入地探讨了行为心理学在研究“刺激—反应”问题上的方法,但这只限于实验范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否通过观察人的行为反应,来建立一套专属的实用心理学标准呢? ...
5
04.行为心理学应当成为一门学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的观点,我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翔实的实验资料。虽然有些东西可能暂时未得到理解和接受,但它们定会引发你们的深入思考,而我的观点也将会在日后得到...
6
05.意识只是灵魂的另一种说法
把传统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进行对比,会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传统学派认为心理学最关键的研究课题是人的意识,而行为心理学却认为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是人类的行为...
7
06.力求打破主观的行为心理学
传统心理学是无法自圆其说的,正因为此,行为心理学家决定放弃对心理意识的研究,不再去琢磨那些飘忽不定的东西和难以统一的各种论断。不然的话,心理学将会永远站在自然科...
8
07.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纲领
行为心理学家有一个疑问:之前在研究心理学时,关注点一直放在无法被客观观察的事物上,这让观察者本身对意识的捕捉心有余而力不足,使实验的过程缺乏客观性,实验的结论也...
9
08.行为主义与心理学、生理学
当行为心理学家提出自己对心理学的看法后,有些人反驳说:“通过研究行为的方法去研究人的心理的确有意义,可这只是心理学的一部分,还有不少问题都被忽视了。一个人不可能...
10
09.认识反应的两种不同分类
依照惯常的理解,反应可分为外部反应和内部反应两种。在行为心理学中,这两种反应又被称为外显反应和内隐反应。 所谓外显反应,就是我们平日里经常会看到的那些行为:一个...
11
10.传统哲学与社会科学的未来走向
在行为心理学的根基尚不稳固时,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这样的疑问:既然传统心理学没有办法明证“心灵”“意识”等术语,又没有办法从其他角度找出它们客观存在的依据,那么,现...
12
第2章 习惯的力量:最本能最真实的行为心理学
即便你知道了有关习惯形成的一切现存数据,你仍然无法构成习惯形成的公认理论。 ——约翰·华生 这一章,我要跟大家讨论人类的动作与习惯。前面我们讲过,人类在婴儿时期...
13
01.个体借助习惯适应遭遇的情境
在婴幼儿阶段,人类不断通过光线、声音、触觉、视觉、嗅觉来接受刺激,但这些刺激只是人类外在环境的一部分。在这个时期,人类还同时通过食物在肠道中的移动以及体内的肌肉...
14
02.操作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人类的基本习惯,到底是怎样养成的呢?要了解这个问题,还需要从幼儿入手来研究。 以一个哺乳期的婴儿为例,我们让他在三个月的时候看到奶瓶这个东西,并且让奶瓶离他很近...
15
03.好习惯人人都能养成吗
为了让习惯形成的整个过程呈现得更加清晰,我们还以前一小节中的那个孩子为例。他的良好操作习惯已经培养出来,现在我们要给他设置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他面前放一个问题箱,...
16
04.习惯与条件反射的关系
普通的条件反射,与烦琐完整、受时空限制的习惯反应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来说是很简单的。从表面上看,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条件反射对于已经养成的整个习惯而言,就是一...
17
05.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
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动作习惯的形成呢?至今,尚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实验的结果显示,许多东西还存在矛盾,理论方面也有需要重新斟酌之处。我们也在努力寻找这个颇令人感...
18
06.条件反射的第二阶段
人们在视觉、听觉、触觉和其他刺激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习惯。可是,那些刺激带给我们的影响,会因为我们不断练习这种习惯而减弱。当习惯根深蒂固时,我们可以用蒙上眼睛、...
19
第3章 克服嫉妒:依靠行为克服嫉妒
嫉妒和害羞是个体本身所具有的行为,是内在的情绪行为。 ——约翰·华生 每个人心中多少都会存在嫉妒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哪怕是阅历丰富的成年人也不例外。嫉妒是一种消极...
20
01.嫉妒是内在的情绪行为
除了习得的和非习得的各种形式的情绪行为之外,行为心理学还对嫉妒和害羞这两类情绪很感兴趣,至今行为心理学家几乎还没有对这两类情绪进行过研究。我认为,嫉妒和害羞是个...
21
02.嫉妒的反应及其引起的情境
嫉妒行为要针对某个人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嫉妒一定是跟他人的行为相关的。这就表明,嫉妒的情境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那么,嫉妒会跟哪些人相关呢?我们认为,是那些会带...
22
03.孩子什么时候会出现嫉妒父亲或母亲的行为
嫉妒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呢?它的根源又在哪儿? 为了弄清楚这一事实,我们选择一个11个月大的男孩作为被试进行了测试。这个孩子没有任何条件性恐惧,且营养良好,但他过分...
23
04.哥哥会嫉妒弟弟吗
关于嫉妒行为出现的时间,研究者们各有说辞。不少弗洛伊德主义者认为,当一个儿童有了弟弟或妹妹后,他就会出现嫉妒行为。他们指出,虽然孩子不足1岁或刚过1岁,可他们已...
24
第4章 战胜恐惧:以良性刺激代替不良刺激
儿童或成年人,在经过长时间的刺激消除后,能够“忘记他的恐惧”。 ——约翰·华生 恐惧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具有。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恐惧,当人们面临...
25
01.恐惧可以被消除吗
为了确定儿童的条件性恐惧反应,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儿童进入一组特定的情境中,这种情境能引发恐惧,结果显示:在家里抚养的孩子出现了恐惧反应。这一...
26
02.用言语消除恐惧的实验
我们想要尝试的另一种方法,就是用言语来组织儿童对引起恐惧反应的物体进行反应。不过,在赫克希尔基金会做过的实验中,那些孩子的年龄大都不足4岁,这也限制了实验的可行...
27
03.依靠社会消除恐惧的实验
学校和操场能让孩子们结识更多的人。在一群孩子中,如果其中的某一个孩子很害怕某一种东西,而他周围的孩子却都不像他那么害怕,这个孩子多半都会遭到嘲笑,被指为是“胆小...
28
第5章 人格的魅力:行为主义者眼中的“人格”
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则人格改变的程度也越高。 ——约翰·华生 有100个人,就会有100种对人格的定义。人格,通常跟人的主观方面有联系,是在遗传、教育、环境等因...
29
01.行为心理学家对人格的解释
我们进行了很多实验,来分析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会做什么。我的想法是,要想了解整部机器的价值,必须要看看它的轮子。所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尝试着把人看作一部即将...
30
02.如何对人格作出正确的判断
个体在年轻时习惯模式形成、成熟和变化时,是其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女性在15~18岁会逐渐从女孩变成女性。一个女孩在15岁时,跟同龄的男孩、女孩就是同伴的关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