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非习得反应

03.婴儿的非习得反应

我们观察了一百名从出生到一个月的婴儿,也对部分婴儿进行了一年期的观察,最后得出有关非习得反应的一些情况,具体如下。

·打喷嚏

婴儿从出生开始,这种反应就以成熟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婴儿的喷嚏和成人的喷嚏呈现方式是一样的,且会伴随终生。我们将其列为非习得反应,因为习惯因素几乎不会影响到它的形成。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建立有关打喷嚏的条件反射的实验,所以我们并不清楚,一个人是否可以通过嗅觉刺激之外的其他刺激来诱发这一反应。但是,在照料婴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把婴儿从凉快的房间挪到炎热的房间,或是将室内的婴儿抱到室外时,他们都会打喷嚏。但这可能仅仅是因为婴儿嗅觉的敏感,毕竟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下,空气的质量会有所不同。

·打嗝

刚出生的婴儿是不会打嗝的,直到现在,我们最早发现的打嗝现象,发生在一个出生6小时后的婴儿身上。婴儿出生7天后,我们就能很轻松地观察到他的打嗝现象了。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打嗝是一种生理反应,是因为胃部充满食物压迫了横膈膜而产生的,几乎不会形成条件反射,它属于非习得的反应。

·啼哭

啼哭的产生被呼吸作用的建立所约束。刚出生的婴儿有时不会呼吸,医生可能会把他们浸在冰水里,让孩子啼哭。啼哭只是针对婴儿所言,我们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发现,婴儿几乎只有在饥饿或是受到有害刺激的时候才会啼哭,如果被粗暴地触摸、接受包皮手术或是受到威胁时,他们也会啼哭。

关于一个婴儿的啼哭是否会引发同一屋内其他婴儿的啼哭,我们也尝试过用其他的方式来了解过,结果表明,不会。为了更好地掌控实验过程,把啼哭变成一种可随意调用的有声刺激,我们制作了一个婴儿啼哭的留声唱片。我们先把声源放在一个熟睡的婴儿耳边,结果,没有引发这名婴儿的啼哭。接着,我们又把声源放在一个醒着的、安静的婴儿耳边,婴儿也没有出现啼哭的现象。考虑到除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上的有害刺激,其他现象都不足以引起孩子的啼哭,我们便得出下列结论:饥饿和有害刺激是引发啼哭反应的无条件刺激。

·撒尿

婴儿一出生就有撒尿的行为。无条件的刺激是以有机体的内部为开端的,婴儿刚出生时,其撒尿行为都是因为膀胱中的尿液压力刺激导致的。事实上,要十分有耐心,才能对一个婴儿的撒尿行为建立起条件反射。等他们稍微大一些,也就是从其出生后的第三个月起,只要稍微费点力,就能让他们建立起条件反射。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定期检查婴儿的尿布,如果每隔半小时发现婴儿的尿布是干的,便可将婴儿放到尿壶上,以便建立他们的条件反射。重复几次的话,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排便

排便的功能是与生俱来的,之所以会出现排便的反应,基本上是为了降低结肠里的压力。为了印证这一说法,我们可将一只医用体温表塞进肛门,结肠受到刺激后,基本上就会引起排便反应。

·早期眼球运动

我们让刚出生的婴儿平躺在婴儿床上,头部水平放好,他们的眼睛会不由自主地看向有光的地方。刚出生的婴儿不能自如地控制眼球运动,他们的双眼需要先适应左右运动,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出现协调的上下运动。待他们完全适应了全范围的运动时,我们再用照明灯朝着孩子的脸打转,他们的眼球就会随着灯光转圈。

·微笑

微笑一开始是在运动感觉和触觉的刺激下产生的,婴儿出生四天以后,通常就能看到微笑了。当我们把婴儿喂饱后,触碰其身体的某个部位,如生殖器或乳头,婴儿马上就会产生微笑的无条件反射。在婴儿的下巴下面或屁股上面挠痒,或慢慢地摇晃他,也很容易产生无条件反射。

当婴儿逐渐长大,这种无条件反射就会变成条件反射。大约在一个月大的婴儿身上,我们就能观察到。当实验者面带笑容地对婴儿讲一些孩子气的故事时,婴儿就会微笑。当然,有一些婴儿第一次出现条件反射的时间比较晚,在40至80天之间。

·阴茎勃起

婴儿出生时,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且会伴随其一生。我们还不太了解引起阴茎勃起的刺激源,但可以肯定一点,婴儿出生时,大人抚摸其生殖器或是无意识的憋尿行为,都有可能成为阴茎勃起的主要刺激。此时的刺激,属于无条件反射。随着婴儿的成长,这种无条件反射也会变成有条件反射,就如同承认在视觉刺激或触觉刺激下,也会勃起一样。所以,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能在一定的刺激代替物的影响下推动情欲高潮,如词语、声音、视频等。

人到了多大年龄,勃起会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呢?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定论,通常认为这种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实验显示,年龄只有1岁的小女孩,也会发生自慰行为。这名女婴当时坐在水盆里玩,当她抓起肥皂时,无意间用手指接触到了自己的阴道口处,女婴立刻放下了肥皂,开始揉搓阴道口,脸上露出了笑容。男婴也会出现相同的反应,有关病例显示,有一名4岁的男孩经常会骑在妈妈和保姆身上,当母亲和他一起睡觉时,他的阴茎就会勃起,并会摆动和吮吸母亲的乳头,用阴茎蹭母亲的身体。

·手足的运动

我们给婴儿的脚挠痒,或是用一根火柴刺激婴儿的足底,他的大脚趾会向上翘或外伸,其他脚趾会向下缩或屈伸,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巴宾斯基反射”。还有许多婴儿,在刚出生时可以作出成人做不到的动作,比如,将婴儿的脸朝下放在坚硬的地板上,他们可以轻松地做出脸朝上、背朝下的翻身运动,期间会伴随着啼哭。他们提拉双膝,把肌肉大范围地缩紧,然后再放松,慢慢地、一阵阵的痉挛会让他们翻转,最后身体几乎相当于侧躺的姿势。这种简单的反射大概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最后,婴儿学会用少量的肌肉力量快速翻身。

·寻乳

我们用手轻轻碰触婴儿的嘴角或脸颊,他的头会转向受刺激的一边,且会伸出舌头想去吸吮东西。如果妈妈把婴儿抱在怀里,他们会自动寻找妈妈的乳头喝奶。寻乳反射通常在孩子3到4个月大、眼睛能够注视物体时消失。

·吸吮

把手指或妈妈的乳头放入婴儿口中,不需要他人教导,婴儿就会自动含住,有规律地吸吮。婴儿做这样的反射动作,自主地寻找乳头的位置,自动吸吮奶水,为的是满足身体所需。这一条件反射通常在婴儿半岁后,就不复存在了。

·惊吓

惊吓反射,是指受到突然出现的响声或动作的刺激,如把婴儿的头部稍微抬高,然后突然放下,或是突然发出巨响,婴儿为了保护自己,会把四肢和手指伸直并向外张开。惊吓反射在婴儿3到4个月时消失。

·踏步

踏步反射是指,当实验者扶着婴儿的两只胳膊,让他保持直立状态,并让婴儿的脚接触地板,身体轻微前倾时,婴儿会有双脚左右交互行走的动作,就像走路一样。

这是原始步行的反射动作,这种反射在婴儿2个月左右时会逐渐消失。

·眨眼

当某个物体触碰婴儿的眼睛,或是有风吹进婴儿的眼睛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把眼睑闭上。不过,当一个快速飞过的球,或是剧烈晃动的手出现在他们眼前时,他们并不会“眨眼”。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100天后才会出现眨眼反射,且一生都不会丧失这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