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和动觉刺激

06.词语和动觉刺激

言辞习惯的建立,与手的操作习惯的建立如出一辙。一旦一系列的反应,如手的操作习惯,围绕着一系列物体组织起来,那么,即使在一系列原始的物体尚未出现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进行整个系列的反应。对此,我想举个例子来解释,可能会更加清晰些。

许多人初次在钢琴上学习弹奏乐谱时,都是用一根手指,一个音一个音地弹奏。如果你就是这个初学者,你正在学习弹奏《杨基歌》,当你弹奏它的曲调时,你肯定会这样做:先看一眼乐谱,看到音符G,就弹奏一下;看到音符A,又按下相应的键;看到音符B,又去按下B键弹奏它。那些呈现在眼前的音符就是一连串的视觉刺激,它激发了你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是按照这一连串的视觉刺激组织起来的。尽管如此,在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就算没有乐谱,你依然可以准确地弹奏,甚至在晚上看不清琴键的情况下,你还可以自如地弹奏这首曲子,且弹奏得一点也不亚于白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你知道自己做出的首个肌肉反应,也就是开始弹奏乐曲时,你按下的第一个键替代了第一个音符的视觉刺激。所以,即便在黑夜里,你也可以准确无误地弹奏曲子。

在言语行为方面,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假如你在看小人书,读到“现在—我—躺下—睡觉”时,之后就作出相应的反应,即看到“现在”就作出“现在”的反应(反应1);看到“我”时,就作出“我”的反应(反应2),延续整个系列。不久以后,当有人说出“现在”这个词语之后,它就成为说“我”“躺下”等的运动(动觉)刺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脱离刺激世界,顺畅地说出我们听到和看到以及过去发生的事情。来自旁观者的言语活动和朋友的提问,甚至我们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刺激,对这一旧的言语组织都有触发作用,可有人却把它称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