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利手和右利手

09.左利手和右利手

关于用手的习惯,行为心理学家也做过深入的观察。我们相信,在社会因素还没有真正向人施加它的影响力时,我们左右手分工的问题,其实并未形成明确的分化。在孩提时代,我们接受的社会训练不多,可以随便地使用左手或右手;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大人就会提醒我们:“你要用右手”“你该用右手拿笔”“用右手拿刀叉”“用右手与人握手”等。在很多场合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创造使用右手的条件,就像有人在抱起孩子的时候,习惯性地为孩子的右手腾出空间,让他能用右手与人告别。就这样,社会的影响不断地刺激我们左右手的使用分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强大的条件反射。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们习惯用右手?这个问题,恐怕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了。人类靠打猎为生的时代,由于心脏在人体的左边,我们的祖先需要用左手举着盾牌来保护心脏,用右手去攻击、投掷,去承担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按照这个历史渊源来说,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习惯用右手了。不是人类在脱离狩猎时代后,用右手书写文字和书稿才发挥了作用,事实上,它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武器的锻造、服装的剪裁、文字的书写,以及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都依赖于人们的右手。

有人曾指出,历史上不少名人都习惯用左手书写,因此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左利手的人更有智慧。于是,他们就想改变使用右手的习惯。可是,在我看来,如果这种习惯在成长早期就已经建立起来,且处理方法很得当,那么就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同样,对于想要纠正那些抗拒社会压力的执拗分子,坚持使用左手办公的人,我们也应当秉持同样的态度。

如果到后期再去纠正孩子使用左右手的习惯这一问题,就会有很大的难度,还会影响孩子的心智。我们的表达能力,是一种在书面上把行动转译成语言、在肢体上将语言转译成行动的能力。如果我们强制性地让一个左利手的人使用右手,或是强制一个右利手的人使用左手,很可能会让孩子的心智退行到其六个月时的水平。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一个对表达能力持续侵扰的过程,由于语言和用手习惯已经形成长期的条件反射,肢体上的使用受到限制,必然会影响表达能力。让一个孩子重新建立起使用另外一只手的习惯,就等于让他重新用肢体建立表达的习惯,用表达建立用手的习惯,这无疑是让孩子退回到婴幼儿时期。所以,老师和家长在向孩子施加这些影响时,一定要理性,无论是态度还是方法。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手的使用问题不能被视为本能,也不能归因于生理因素。左右手的使用分化,实则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完全使用左手,有些人能够左右手混用了,其实这都是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