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家的情绪研究之路

04.行为心理学家的情绪研究之路

20世纪初,行为心理学诞生了。它的出现,完全打破了詹姆斯的内省情绪理论。行为心理学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情绪问题展开研究。他们有一个习惯非常好,就是对前辈们积累的资料将信将疑,也不完全相信上代的至理名言。他们在开始自己的研究之前,会把前辈们的糟粕理论完全抛诸脑后,重头做起。很快,他们就发现了詹姆斯的理论太过狭隘,有很大的局限性,并重新拿起多数人已经不再用的实验方法,把达尔文、兰格和门特加扎等学者们未走完的情绪研究之路继续走下去。

通过观察成年人,行为心理学家得出一个结论:成熟的个体,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一般情绪状态下,其反应都是很普遍的,没有夸张的感觉。但也有特殊情况,毕竟每个人对周围环境都有不同的认知,所表现出的情绪反应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会跟正常的思维逻辑不太一样。

举个例子:住在南部原始人部落的居民,通常都会在太阳下山后长跪在地,对着黑夜祈祷,并且全身颤抖,连哭带喊,祈求上帝饶恕他们曾经犯下的罪孽。这些原始居民有自己的禁忌,他们不会在晚上从墓地经过,被雷电劈中的树木,他们也不会拿去焚烧。夜幕降临后,村落里的大人、孩子都会聚集在住宅外面,他们迷信地认为,来自夜空的魔鬼会折磨自己,让自己承受苦难,所以夜晚就要聚集在外面,避免魔鬼入侵,就像人们对待地震的态度一样。对我们来说,黑夜这个情境再普通不过,可到了这些原始部落的居民那里,却会引起紧张的情绪反应。

再举一个例子:成长在大城市的3岁孩子,害怕的东西有很多,如黑夜、兔子、老鼠、狗、青蛙、鱼、昆虫、动物玩具等。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在一个3岁孩子专注地玩积木时,在他面前放一只青蛙或其他动物。这时,他会停下手头的一切活动,立刻躲到墙角或可以隐蔽的角落,并哭喊着:“拿走,拿走!”然而,其他孩子未必会害怕这些东西,但他们有可能会对另一些东西感到恐惧,或者还有少数孩子对很多组事物都没有恐惧的反应。这些不同的被试对同一组事物表现出的不同反应,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事实:纯粹的自省根本没有办法彻底地研究情绪,只有通过科学的实验论证,才能从本质上解读情绪。

行为心理学家对成人的各种情绪反应研究得越深入,就越发现,有些人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作出的情绪反应比正常人要强烈得多,而掌控这些事物和环境所需要的情绪反应更是混杂。对某些人来说,这些事物和环境似乎拥有了一种能影响人意志力的能量,迫使那些对其敏感的人作出各式各样的情绪反应。比如,我们知道一些黑人喜欢收藏兔子脚,在正常人看来,兔子脚只是动物尸体上本该被处理掉的器官,或者有人将其作为喂养宠物的食料。可是,对不少黑人来说,这些兔子脚却有着特别的意义,他们就像处理一件工艺品那样去处理兔子脚,先把兔子脚晒干,然后进行打磨、润色,再放进自己的口袋,小心翼翼地保存着它们。每当遇到困难或险情时,他们就会从口袋里拿出兔子脚,对它进行膜拜和祈祷,希望以此保佑自己。由此可见,他们对兔子脚作出的反应,远比正常人的情绪反应要强烈得多,这里面隐含着他们对神明的崇拜,就如同宗教会里出现的仪式那样。

文明在一定程度上让客体和情境拥有了更多的意义,以至于让一些特定的人对它们作出超常的反应。比如,面包是我们饿了时会吃的食物,葡萄酒是我们宴会、正餐或平时喝的饮品,两者都是很普通的东西。可是,当这些东西出现在教堂里,以圣餐的形式提供给信徒们分享时,他们就会做出低头、默想、低声祷告等行为。在一些特殊的宗教里,圣人的骨头和遗骸对信徒的意义非同寻常,他们会对着逝者的骨头进行膜拜。这些行为跟黑人对兔子脚作出的反应不太一样,可对他们而言,这也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看到类似的文明对人产生的影响。比如,有些人走路时总是离狗和马远远的,他们非常忌讳这些东西,甚至可以为此绕路而行,或是掉头回去。关于姓名、称呼的忌讳,差不多存在于任何一个有文明可考的国度。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生活中遇到的这些客体和情境都挪到一个足够宽广的领域,然后站在伦理学的层面,制定出一套人们对这些客体和情境该有的生理学反应和行为,并将其作为指导人们行为规范的标准,用来对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进行考察。那么,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会有一些人在生活中表现得很怪异。怪异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过度反应、反应迟钝、反应麻木、反应阻滞、反应消极,以及被公众伦理所排斥的反应。

环境和意识对人类的情绪都有影响,它们非常复杂。所以,我们在情绪反应方面并没有相应的的标准,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靠近它。就像我们现在对昼夜、季节和天气的反应,完全异于古代人对它们的反应。古代人认为,一棵树被雷电击中是因为遭受了诅咒,还认为在战场上拥有了敌人的指甲、毛发和排泄物,就可以用巫术来制服敌人,而我们却不会这样认为。科学、地理和旅行,让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同于过去,生产力的解放让我们不再对事物大惊小怪。就如市场上到处都是加工过的食物,我们不再去关心它们干不干净,而是会关心它们能否让我们的身体变得健康。

上面说的都是常见的情景,但有一个事实不能忽视,社会中的非常态现象在世界各地依然存在。当然,它们不是普遍现象,比如一个女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丈夫,一个男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妻子;闹灾荒的年代,会出现吃人肉、易子而食的情况;一些部落或是落后的民族,相信用特殊的孩子献祭就可以让神明不再生气;还有一些地方有把妻子作为物品借给邻居、来客的习俗。

要使情绪反应完全标准化真的太难了。事实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社会都不可能实现。这就好比对英雄的崇拜,我们小时候会崇拜父母,成长的过程中又可能会崇拜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长大后又可能会崇拜领域内的权威人士,如作家、艺术家、领袖、明星、运动员、教会长老等,在这些人面前,我们的反应就像一个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