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在观察时发现了婴儿的一些反应,那么,怎样才能让这些反应等同于成年人在情绪生活中所表现出的那些繁杂的东西呢?我们都知道,很多孩子都怕黑,而不少成年妇女也会害怕一些动物,比如老鼠、蛇和一些昆虫。可以说,生活中许多被使用的物体,上面几乎都带着人们的各种情绪。以恐惧为例,它就广泛地存在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中,如森林、水等。同样,许多物体和情境也会引起爱和怒的反应,且随着个体阅历的丰富,它们的数量也会增加。最初,引起爱和怒这两种情绪反应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看到某种物体,而是在后来的生活中,只看到人就会引发人们的这两种情绪。有些个体一开始不容易把复杂情绪激发出来,可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就有了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也让情绪生活的危险性和丰富性增加了。那么,复杂的情绪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早在20世纪初,我就已经着手研究这个问题了。事实上,在决定做实验之前,我和助手们一直都拿不定注意,因为这个实验需要反复激发婴儿的恐惧,并找到消除的方法。虽然这项实验并不危险,但哪怕是很小的概率,也会给婴儿造成心理阴影。所以,这个实验被搁置了很长时间。可是,想要深入了解这一问题,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论据,还是必须继续研究。华生似乎只能孤注一掷,最后,他找到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这个婴儿重21磅,名叫阿尔伯特,他的父亲是哈哈瑞特·莱恩医院的一名护理。阿尔伯特就是在这家医院出生的,且一直住在医院,很惹人爱。
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要明确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大家都知道,巨大的声响很容易激发婴儿的恐惧反应,所以我们决定使用这一刺激对阿尔伯特进行实验。之前,我跟大家说过,一个条件反射的建立,必然有激发这种反应的基础刺激。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种反应提供一个其他的刺激,以激发这个反应。举个例子,在蜂鸣器响起时,我们想达到让手臂和手剧烈颤动的目的,就必须在蜂鸣器响起时,用一种方式对手臂和手进行刺激,让其发生颤动。当然,可选择的方法有很多,如电击或其他方式。如此一来,在短时间内,只要蜂鸣器一响,你就会看到受试者的手臂开始震动,似乎真的被电击了一样。现在,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对阿尔伯特进行实验。
在此之前,我们进行过多次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巨大的声响和失去支持,才会引起孩子的恐惧反应。我们先对阿尔伯特进行的就是这一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在他周围12英寸内的所有东西,他都想触摸一下。对巨大声响的反应特征,他跟绝大多数孩子是一样的。我们用木匠的斧头对一根直径为1英寸、长3英尺的钢条进行敲打,阿尔伯特对钢条发出的声响作出了最明显的反应。我们之所以对阿尔伯特做这个实验,是为了让他看到小白鼠时,产生恐惧反应的条件反射。
我们详细地记录了这个实验,实验记录把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情绪反应的进展情况都显示了出来。
·阿尔伯特11个月零3天的实验记录
我们在阿尔伯特面前放了一只小白鼠,这只小白鼠在此之前已经跟他玩了3天。阿尔伯特对于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这个小动物,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他很自然地伸出手去摸它。就在他的手刚刚碰到小白鼠时,我们在他的脑后敲响了那根钢条,钢条发出的响声让阿尔伯特一跃而起,并向前摔了一跤,他的头埋进了垫子里,但他并没有哭出来。
过了一会儿,他又伸出手去摸小白鼠。就在他刚刚碰到小白鼠时,我们又在他脑后敲响了那根钢条。和上次一样,他突然跳起来,向前摔倒,这一次他开始哭了。
这次实验过后,阿尔伯特的情绪变得不再平静,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我们把下一次的实验安排在了一周之后。
·阿尔伯特11个月零10天的实验记录
第一,在非常安静的情况下,我们让小白鼠突然出现在阿尔伯特面前。看到小白鼠后,阿尔伯特并没有想去触摸它的倾向,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然后,我们把小白鼠朝他的位置挪近一点。这时,阿尔伯特试着伸出右手去摸它。可是,当小白鼠的鼻子刚一碰到他的手,阿尔伯特立刻把手缩了回去。接着,他用左手的食指去触摸小白鼠的头。可是,手指还没有碰到小白鼠,他又突然把手抽了回去。
阿尔伯特的这一行为告诉我们,上周我们对他做的那两次实验,现在依然发挥着效用。接下来,我们又对他进行了一个小测试,这次的测试工具是他的积木。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密切观察,看积木是否具有同样的条件反射。结果显示:阿尔伯特立刻把积木捡起来,然后扔掉或敲打它们。在后来的实验中,我们不时地用积木对他进行安慰,并用积木来测试阿尔伯特的情绪状态。在小白鼠产生的条件反射过程中,积木很容易被忽视。
第二,利用组合刺激。在小白鼠出现后,实验员敲响钢条,发出声响。这时,阿尔伯特吓了一跳,立刻倒向右侧,没有哭。
第三,利用组合刺激。阿尔伯特向右倒下,用手撑着小小的身体,把头转过去,不去看小白鼠,也没有哭。
第四,利用组合刺激,阿尔伯特的反应和上面一样。
第五,没有敲钢条,只让他看到小白鼠。此时,阿尔伯特皱起眉头,开始哭泣,且伴随着身体急剧向左退缩的行为。
第六,利用组合刺激。这一回,在组合刺激下,阿尔伯特突然向右边倒下,开始哭泣。
第七,再次利用组合刺激。阿尔伯特受到突然的惊吓,开始哭泣,但没有摔倒。
第八,小白鼠单独出现,看到它的一瞬间,阿尔伯特开始哭泣,且立刻将身体转向左边,扑倒在地,快速向前爬。
阿尔伯特的实验对个体情绪的复杂性进行了验证,也让我们知道,复杂情绪是由非习得性情绪衍生出来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人们的情绪并非来自遗传,而是源于外界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