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
分级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合理、科学地分级
分级教学按照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不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一目标。因此,级别设置的科学与否,是分级教学能否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前提。为了做到统一考核分级的科学性,需要有科学的分级试题和分级标准。分级试题应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的各级词汇量为基础,设题要有层次,基本要求题和较高要求题均要涉及,同时逐年积累多套成熟的分级试题。分级标准应采取个人意愿与统一考核分级相结合、实际水平与考试结果相结合的原则。另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将学生分为A、B两个不同级别的班级比较合理。利用周末的时间对B级班中基础较差的学生补课,由此可缓解基础差的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到了期末能和A级班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二)提高分级的区分度
很多高校分级分数线的设定都根据高考成绩和摸底考试的分数来分级,但每次分级后,有些学生往往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进入A级班,这一分的差距的确难以说明英语水平的高低。因此,为了提高区分度,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分级,实行双向选择。其具体方法依然是参考高考和摸底测试的成绩,同时公布各个级别的不同起点,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学习要求和最终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申请对应级别,再由学校最终审定。学生最清楚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学习兴趣,他们由被动选班变为自主择级,必然能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贯彻好升降级调整机制
升降级调整机制是指根据选拔和自愿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定期调整学生的级别,使学生的级别随学习的兴趣、成绩以及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对落后者降档,能给予适当的压力;对进步者升级,能给予一定的激励。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在分级教学模式下,各级别一般采用不同难度的试卷,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不良现象: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英语成绩竟然低于部分水平低的学生。针对这一现象,可以在分级教学的考核管理上增加平时表现在总评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加强试卷命题的科学性,最后利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最终成绩。此外,还可以根据各级别试卷的难度引入加权算法,设定一个科学的系数,整体调整A级班或者B级班学生的分数。
(五)尽量避免负面影响
作为改革中的新事物,分级教学在组织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如学生容易产生心理波动、集体归属感不强、组织管理的操作过程过于复杂、学生考勤难以控制等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分级教学的效果。因此,教育管理者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大力发扬分级教学的优势,尽量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