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原则
首先,应努力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包容的交际关系。教师与学生虽有年龄大小、阅历深浅、知识多寡以及社会分工等差异,但在教学这一交际活动中,应力求做到师生平等。教师应尽量避免居高临下的谈话方式,而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变学生为朋友,变训斥为开导,用鼓励代替惩罚,努力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师生互动的合力效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重点放在“学”而不在“教”上。毕竟,教师的讲授无论多么生动和深刻,也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语言技巧并且勤加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口语水平。因此,教师应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设计学习任务、组织课堂活动和监督学习过程上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善意的点评,引导他们通过刻苦扎实的训练不断提高口语水平。
最后,为了进一步改善口语教学效果,应建立起更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检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动机、态度、意志、创造力等难以量化的重要因素。这种评价标准往往使口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长期处于失败的地位而导致自信心失落和学习动力不足,不利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应当根据口语课的特点,建立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其中,形成性评价主要是用于衡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此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通过自由交流、开展游戏、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充分感受学习的喜悦,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终结性评价主要用于期末考试,其目的在于测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的实际口语水平。教师可以适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两种评价的权重进行调整。有时为了鼓励学生参与口语训练,可以有意缩小期终考试成绩的比重。
交互式教学模式使得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心实现了从教师传授知识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转移,顺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一项大胆而有效的尝试。当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作为大学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