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八、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准备阶段

1.确立学生主体观

确立学生主体观要求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同互动教学理念,并加以认真学习,尽快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调整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不少教师认为,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只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大大降低了教师的地位。实际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互动教学模式不仅没有降低教师的地位,而且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提前把握课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并且规划好课堂教学程序和时间,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准备功课,例如安排学生阅读一些轻松有趣的英语文章,培养学生享受英语阅读的习惯;组织学生预先进行英语课文阅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有成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如略读、寻读。

(二)实施阶段

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互动方式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来提升英语阅读效率,从而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课前就课文背景、重难点内容、学习任务等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提示下了解课文重点内容,解决课文难点问题,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知新学习,这样既可以做好课文预习功课,又可以为接下来的小组研讨打好基础。在开始讲课之前,教师安排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可以四人组成一组,组内成员分别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心得,然后四人轮流问答,最后由组长进行归纳总结,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汇报给教师,让教师进行指导和解决。在小组研讨之后,教师应对各小组的互动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总结评价要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要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对于表现最为突出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以资鼓励;对于小组研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明确指出。

2.让学生通过协同研讨掌握语言点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语法知识点,然后进行解释和补充,并将这些语法知识点再次运用到阅读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能力以及把握要点的能力。针对语法知识点的互动教学,可以采用协作讨论的组织方式。例如,将学生分成三部分,分别负责找出知识点、解释知识点和总结补充,并且要求每一部分学生都各司其职。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潜能。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后的总结中,也可以发现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对课文难点内容进行补充和纠正。这种有趣活泼的互动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其学习效果也比教师“自说自话”要好很多。

(三)总结阶段

总结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整个学年、学期,甚至是每一堂课。教师要观察学生更喜欢哪种教学形式,只有把握住了学生的兴趣取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能相得益彰。同时,教师还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对学生的意见进行一次总结分析,以便摸索出更多的课堂组织形式,从而进一步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互动教学模式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首先,互动教学模式营造出来的课堂氛围较为有趣轻松,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而且也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学生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其次,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习英语阅读技巧,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断提升阅读效率。最后,互动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前的教学体系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承担传道授业的重要作用;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者,是老师在推着走,缺乏学习的兴趣。而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充分地融入教与学中,通过教师设计的各种互动形式,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之后,教师讲起课来也更加具有热情和激情,这样一来,其教学成效也就在互动中不断得到提升。

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论的研究,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外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相关信息,并能用英语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考试而言,国内外各种英语考试,如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英语专业等级考试、托福、雅思等,阅读的分值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