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际能力迁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英语教学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英语教学模式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英语学习者的综合运用能力。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写作与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词汇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大学英语写作充分体现了对于英语词汇的运用能力与词汇的丰富度。熟练的口语交际能力将大大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这为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英语写作与英语口语的正迁移关系,结合词汇积累,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
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已日益彰显。起初,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相对于其他方面英语教学模式而言相对薄弱,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与成绩的提升收效甚微。随着对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堂上的英语写作教学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英语教师逐渐认识到英语中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紧密联系,不断有英语学习研究者探寻这四者之间的英语迁移作用。
1.交际能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1)交际能力的概念
在定义交际能力之前,必须提及乔姆斯基的“能力”和“表现”。乔姆斯基将能力与表现引入现代语言学中,引起了学界的强烈反应。乔姆斯基所定义的能力其实指语言中的内在语法,即在理想的语言状态下说话人与听话人对于语言的运用,而表现指代在特定的语言中说话人与听话人对于语言实际的操作与运用。
在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海姆斯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来完善乔姆斯基能力理论的缺陷。海姆斯认为一个具有交际能力的人,他不仅掌握了语言本身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掌握了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运用语言的规则,即语言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
(2)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交际能力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交际能力理论的运用,明确了教师的引导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巩固了现有的知识体系。其次,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将英语教学紧密地与外语文化背景相结合。最后,交际能力理论的运用强调了语篇、语言环境、言语意图以及策略性教学的重要性。运用交际能力,不仅仅加深了大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系统的学习,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这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设计与课堂活动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迁移及对比分析及其迁移的作用
(1)迁移与语言迁移
迁移源于心理学研究。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在二语学习中,听力的提高能对口语能力产生促进作用;口语能力的加强能对写作的能力有促进效果,即在语法、词汇和二语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所促进。埃利斯定义迁移为“对任务A的学习会影响任务B的学习的一种假设”。而语言迁移,可以看作迁移的一种模式。它是指在学习新语言的过程中,已掌握的知识和未掌握的知识对目的语会形成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产生促进学习的作用和阻碍学习的作用,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2)对比分析
随着语言迁移的发展,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层面的各个方面运用着迁移理念。而在语言运用中,常常将本族语与目的语相比较,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被语言学习者称之为对比分析假设。在语言学习中,与本族语的语言相似,将极大地促进新语言的学习,而相异性将干扰二语的学习。这种对比分析,将预见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错误。但是,本族语和目的语有时无法用对比分析来比较,因为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极有可能不存在异同性。
(3)迁移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外语教学者常常需要考虑语言的负迁移作用。在外语教学中,大部分大学生都会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从而不能学好外语。因此若想教好外语,让学生的外语能力有所提高,外语教师必须重视语言迁移的作用。
外语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语言的外语环境,语言输入和输出量过少,不能达到量变促进质变的效果,大部分的大学生深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这些问题尤其在二语写作教学中表现得很明显。大学生惯将汉语文章用中式英语的方式翻译过来,但往往这种中式英语文章的语言不通,结构松散,更有甚者是词不达意。
然而,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迁移理论,将极大程度上减少或者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能力以及成绩。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正确运用迁移理论将有助于教师高效学习课堂的构建和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二)构建基于交际能力迁移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基于交际能力迁移的大学英语写作的具体要求
基于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特点,建构“说写一体”的写作教学模式。在“说”方面,让学生反复地描述和复述给定的文章直至背诵下来;教师根据给定文章,设置话题,让学生使用文章的语句和词汇进行对话交流。在“写”方面,教师设置相同的话题,并且每周安排2—3次写作练习。同时教师进行批分,并绘制成绩曲线和精品作文词汇与语句运用情况分析表。教师与学生互相反馈,讨论与修正后,学生再次进行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批改。
2.解析交际能力迁移的大学英语写作模型与各要素间关系
(1)写作模型与说的关系
英语学习中,说是英语四要素听、说、读、写四要素之一,可见其重要性。有效性的说将促进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说是此写作模型的重要因素,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说的能力,才能达到语言正迁移的效果。教师将根据最新教学大纲,选取合适的英语文章,制成精品作文系列,按照经济、社会、人文等进行分类,便于学生查找。每周教师将从中选取两篇文章要求学生背诵。在课堂中,学生需根据指定文章进行大声朗读—文章复述—分组讨论交流—依指定话题进行对话四个环节。在四个环节以后,学生将进行反馈和互评,互相指出在话题讨论过程中曾出现的错误以及值得学习之处。
(2)写作模型与写的关系
写作模型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而要达到此目的,不仅需要师生配合,还需要合理应用输入—输出的教学理论。学生通过练习说的能力,背诵了课文,学习了文选中重要词汇和语句,增加了英语输入量。同时反复复述将极大促进学生所学词汇和句法的应用能力。大量地输入必须与有效地输出相结合,才能达到“说写一体”,进而提升输出的质量。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运用所背诵文章的词汇和语句的能力将有所提升,写作能力和逻辑性也将提升。
(3)写作模型与师生的关系
在此写作模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只有把握好师生的关系和主导地位,才能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老师是主体,学生往往以听为主。而在当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转变思路,达成“师生合作机制”,学生以练习英语应用为主,教师从旁指导并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