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2-1
2-1 从左岸拍摄晚间的圣母院与塞纳河,圣母院被装饰彩灯映照得辉煌壮烈,宛若烈火里涅槃的凤凰
瞻仰巴黎圣母院已经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在1999年的圣诞节期间。那时正值圣母院维修,正面搭起了脚手架,遮掩了巍然壮观的面容,只留下内部的总体印象。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经写过小说《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根据小说拍摄的电影《巴黎圣母院》总让人难以忘记,曾经一个时期,CNN的新闻片头,从左岸拍摄晚间的圣母院与塞纳河,圣母院被灯光映照得辉煌壮烈,宛若烈火里涅槃的凤凰。
好的建筑是有精神的建筑,也是有文化的建筑。因而也就成为历史的时代的标志。宗教的结晶又用艺术的形式来升华,二者成为互补的关系,因此具有独特的美学意味,这是我看巴黎圣母院进一步的体会。圣母院坐落在市中心塞纳河中的西岱岛上,建筑总高超过130米,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哥特式的教堂,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163年,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主持兴建。到1345年建成,前后历时180多年。巴黎圣母院承载着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刻:1431年,英格兰的亨利六世在大教堂内加冕,拿破仑于1804年在大教堂内加冕称帝……从10世纪开始这里一直是法国的宗教中心。

2-2
2-2 圣母院外立面上的雕刻也是风趣盎然,栩栩如生

2-3
2-3 好的建筑是有精神的建筑,也是有文化的建筑,因而也就成为时代的标志

2-4
2-4 从阳光灿烂的外面进入教堂,顿觉眼前一片漆黑,眼光不由自主地落在玫瑰窗上,真的是太绚丽了
巴黎圣母院底层有三个并排的拱券形门洞,分别是玛利亚门、末日审判门和圣安娜门。这三个尖形的内凹门洞,饰带一层层递进缩小,上面雕满了瘦长的雕像。左侧是圣母玛利亚事迹,右侧是圣母之母圣安娜事迹,中间是密密麻麻的《最后的审判》雕刻。巴黎圣母院的三扇大门也是三卷华丽的篇章,它们并不只是装饰,每扇门上密密麻麻的雕塑,都刻满了圣经故事。拱门的上面是一排28个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雕像。第二层两边是尖拱双石窗,中部是直径10米的圆形玫瑰花窗,中间供奉着圣母圣婴像,两边立着天使,两侧是亚当和夏娃的雕像。第三层是一排细长雕花拱形柱廊,再上面是两座塔楼,总高69米。屋顶正中106米的尖塔高耸挺拔,塔顶十字架直插蓝天,据说耶稣受刑所用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整个建筑是典型的哥特式,正外立面汇集拱券、壁柱、圆窗、雕像、饰带等不同时期与造型的元素,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美妙和谐,分明是雄伟庄严的样子。
巴黎圣母院具有地理上的优势,居住区的邻近、街道系统的易达性使得教堂本身、教堂前广场和城市形成紧密的关系,从而让宗教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广场成为市民游戏、约会、交易和歌舞的公共场所。门洞入口的队伍在广场上蜿蜒百余米。进入教堂,遥不可及的穹顶是如此之高,几乎让人产生失望的心情。只有巨大的玫瑰窗引人注目,给圣殿涂上了幻彩。因为在黑暗里,并不是玫瑰窗提供了光线,而是分外地显示出色彩的斑斓,也许暗示了天堂世界的美好,让黑暗里的人感觉到渺小和卑微,也因此产生对天堂的向往之情吧。用彩色玻璃在窗子上镶嵌出易读的圣经故事,被称为“不识字人的圣经”。这些彩色玻璃窗将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宛如尘世幻想中上帝的居所,从而冲破了神学玄秘的迷雾。教堂内没有太多的宗教艺术作品可供欣赏,只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雕塑。倒是拥有6000根音管的大管风琴引人注目,在黑暗里闪着金属的光泽,这也是巴黎圣母院拥有的世界上最大的管风琴。

2-5
2-5 内部的灰色石头墙面相当朴素,不像罗马的教堂,用很多的彩色大理石装饰,或者挂满了油画。肋拱的线条也不张扬,有些纤细,自然消融在阔大的空间里
圣母院平面东西向长十字布局,是拉丁十字式的哥特主教堂形制,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后殿,象征基督的头部;前面的横向空间象征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两臂,一般是管风琴和唱诗班的位置,也是教士们进行宗教仪式和讲经布道的场所,南北两个耳堂;中部以下设正厅,象征基督的身躯和腿部,是教徒聚集进行礼拜的场所。祭坛前的正中是《圣母哀圣子》雕像。耶稣基督横卧在圣母膝上,身子略略地向外倾斜着。圣母无奈地双手向世人张开着,自有无限的悲痛和质疑,仿佛在向着世人说:“你看,我的儿子为你们而死了。”了解圣母院的历史就会知道,教堂也遭受过重重灾难:18世纪的反基督教自由思想时期,打着理想时代旗帜的民众攻击教堂,内部建筑、彩色玻璃、雕刻都受到破坏;法国大革命时期,破坏就更加严重了,连主教都被送上了断头台。把损伤的部分修复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工作,直到1864年圣母院才修缮完毕。
圣母院内部结构十分精巧,陈设布置上则相对简洁,丰盛的香火烛光不足以使气氛明快起来,反倒衬托出空间的浩大与黑暗。陪同的朋友点上了一根白蜡烛,插在右边的蜡烛架上,点点燃烧的蜡烛里又多了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同伙,烛光摇摆着,仿佛是相互打招呼,哦,是一个新人。点点头,彼此心照不宣,然后又静默下来,等待着新的伙伴,看着影影幢幢的游客身形在黑暗里晃动。人群走动引起空气微微地颤动,扇起的微风让烛火又摇起头来。几个笃信宗教的游客进入侧面小教堂的专门区域,坐下来低着头默默祈祷,浸入短暂的与现实相关又远离现世的冥想。

2-6
2-6 1802年拿破仑正式决定让这所教堂划归教会

2-7
2-7 从黑暗来到阳光下,眯着眼睛看这个亮亮的俗世
塞纳河边是熙熙攘攘的画像摊子,穿梭其间的游客,组成了巴黎圣母院边长久的人间景色。过桥到街对面的小花园,在阴凉的坐椅上休息。眼神穿过街上的树枝树叶织成的网,贴在巴黎圣母院上。法国作家贝尔纳-享利·列维(Bernard-Henri Lévy)说:“对于法国的许多人来说,巴黎圣母院不仅仅是一座礼拜堂。它是法国文化、建筑和历史的象征。”梵蒂冈则称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乃至世界基督教的象征”。
但是,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塔楼尖顶吞噬。尖顶拦腰折断一般倒下,主体建筑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最终整个教堂顶部的木质结构被摧毁,只留下石质的残垣断壁。圣母院火灾摧毁了哥特式教堂建筑中尘世信徒与神沟通的象征性通道,也摧毁了大教堂中最壮丽的世俗艺术遗迹,民众在圣米歇尔广场点燃蜡烛,哀悼摧毁严重的巴黎圣母院。数百人跪在地上祷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泪花。所幸的是,主体建筑得以保存,圣母院中的主要文物“耶稣荆棘冠”和“圣路易祭服”等没有受损。各国领导向法国总统发去慰问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巴黎圣母院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对文化的珍视、对美的热爱超越国界。马克龙总统表示要在5年内重建巴黎圣母院。2019年8月6日巴黎圣母院屋顶线建筑设计竞赛主办方公布结果,中国建筑师的方案“巴黎心跳”赢得冠军。2019年11月6日,中法双方在北京签署合作文件,就巴黎圣母院修复开展合作,中国专家将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是否需要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重建19世纪的尖塔?众说纷纭,首席建筑师菲利普·维伦纽夫(Philippe Villeneuve)选择还原巴黎圣母院本来的样貌。2020年6月1日,巴黎圣母院前广场重新开放。期待未来几年,巴黎圣母院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依旧让人心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