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古典绘画——柏林绘画艺术馆的精品鉴赏

柏林绘画艺术馆是新建筑,白色的大厅,它将战后达姆勒美术馆和博德博物馆的藏品统一起来,故而藏品丰富。柏林绘画艺术馆于1998年开放,展出了从中世纪祭坛画一直到18世纪欧洲的绘画作品。
第一到四厅展出的是13—16世纪的德国绘画,主要是圣像画,画面上的圣母永远是严肃的表情,没有丝毫的笑容。

11-1

11-2
11-1 11-2 勃鲁盖尔 《尼德兰箴言》 1559
只有怀中的圣子活跃一些,稍许打破一点圣像画的呆板。穿行其间,犹如从中世纪的沉重中匆匆而过。第五到七厅展出的是15—16世纪的荷兰绘画,描绘了一幅幅世俗生活的世象,安谧的市民生活、丰富的生活细节和表情,足以令人细细地观看和体味。在第七厅挂着勃鲁盖尔的《尼德兰箴言》,众多的人物、丰富的内容和奇异的想象力,组成了一个精彩绝伦的画面,非常坚实和耐看。据说勃鲁盖尔经常穿着农民的服装到农村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因此描写这样题材的画总是分外生动。可以说,勃鲁盖尔是欧洲画坛上最早重视描写农民生活的一位画家,他的作品广泛收藏在欧洲各大美术馆里。第八到十九厅展出的是17世纪的佛兰德尔与荷兰绘画。17世纪的佛兰德尔绘画,是以世俗的异教性质和乐天主义的生活态度展现于世,它发展了扬·凡·艾克和勃鲁盖尔的艺术传统,并进一步改变演进,其中最重要的画家是鲁本斯。鲁本斯是技巧纯熟、创作丰富多产的画家,题材上也无所不包。据记载,1879年在安特卫普举办了一次鲁本斯作品搜集展览会,展品总计有2335件,其中可能有学生的手笔,因此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频现鲁本斯的大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第十厅里陈列了伦勃朗的《戴金盔的男人》,金盔画得金光耀眼,反倒比隐约的脸部更吸引人。伦勃朗的油画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是毫无疑义的,这个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神秘而魅力的光在伦勃朗的绘画里扮演了一个突出的角色,笔触深沉而活泼,具有强烈的精神感染力。他的自画像就像是一个人的历史长廊。在第十八厅有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如今,根据这幅名画拍摄的电影也已经公映了。第二十到二十二厅展出了18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作品。第二十三到二十八厅是17—18世纪的意大利绘画和更早一点的法国、西班牙绘画,其中有以画烛光著称的法国画家拉·图尔的作品。这位画家擅长描绘夜晚烛光下的景物和人物。长夜漫漫,烛光修长,映衬出黑暗里人物忧郁的表情,具有一种浓重的精神感染力。展厅中还有一些威尼斯画派的风景杰作也令人印象深刻。意大利绘画则有17世纪初的卡拉瓦乔的《基督呼唤使徒马太》和《胜利的丘比特》。这个具有魄力、胆量和创新精神的画家,在神话和宗教绘画里也有风俗性表现,诸神圣者事迹犹如日常生活场面和人物。卡拉瓦乔也许是最具有平民精神的艺术大师,可惜仅仅活了37岁。第二十九到三十二厅则是15—16世纪的意大利绘画,有波提切利的《唱歌的天使和圣母子》和《西蒙内塔·维斯普契肖像》。我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博物馆里已经深刻感受到波提切利的力量……此间利皮的圣母像显然不及乌菲齐所藏的精美。此间也藏有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的5幅作品,这个成功显赫的画家也仅仅活了37岁。美术馆的中间大厅陈列着古典雕塑,虽然典雅优美,却没有绘画那样吸引人们的目光。

11-3
11-3 伦勃朗 《戴金盔的男人》 1650

11-4
11-4 维米尔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1662—1665

11-5
11-5 卡拉瓦乔 《胜利的丘比特》 1601—1602

11-6
11-6 波提切利 《西蒙内塔·维斯普契肖像》 1476—1480

11-7
11-7 《王妃尼斐尔提蒂头像》敷彩雕塑
埃及馆实际上是夏洛腾堡的埃及博物馆,转藏这里,馆里有著名的《王妃尼斐尔提蒂头像》敷彩雕塑,出土于埃及阿玛纳遗址。王妃被誉为古埃及最美丽的女人,雕像表现了王妃优雅、迷人的气质。德国考古学家路德维希·博尔夏特(Ludwig Borchardt)在发掘当晚的日记中写道:“此时此刻,任何描述都是无力的,你只能亲眼来目睹。”雕像出土于朝廷雕刻师托特莫斯的工作坊,里面还出土了许多完成或未完成的王室成员的雕像,只有这个美妙绝伦的古埃及杰作让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