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班牙的美术史穿过——普拉多博物馆的岁月见证

9 从西班牙的美术史穿过——普拉多博物馆的岁月见证

普拉多博物馆坐落在马德里普拉多幽静的林荫大道上,正门树立着委拉斯贵支手握画笔的青铜坐像。西班牙建筑师胡安·德·维亚诺瓦(Juan de Vianova)设计了普拉多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普拉多博物馆分为上、下两层,内部展厅空间高大开阔、古香古色,共有大小60多个展厅,收藏了12—18世纪的3000余幅美术作品,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西班牙画家的作品。可以说,普拉多博物馆是收藏西班牙绘画作品最全面、最权威的博物馆。在这里,浓缩了整个西班牙的艺术发展史,展现出西班牙画家在感受、观察、思考、创作、绘制等诸方面独有的风格与方式。

9-1

9-1 提香 《酒神的狂欢》 1523—1525

据说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大约有5000幅素描、2000幅版画、1000种硬币及奖章、700多件雕塑作品,2000种包括从壁毯到彩色镶嵌玻璃窗的各种装饰艺术品。绘画作品根据其诞生的不同时代被放置在不同的展厅内,其中较为著名的、作品较丰的画家都有自己独立的展厅,例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格列柯、委拉斯贵支、戈雅等。

生于希腊克利特岛的格列柯,25岁时来到意大利,受到威尼斯画派的影响,得到了丁托列托的帮助和提香的称赞。富于哲学气质的格列柯总是以宗教故事和肖像为主要题材,在造型上将人物的体型拉得特别长,并且有些扭曲,在色彩上也带有一种敏感、激动的气质,笔触的豪放造成颤动摇曳的光色效果,构图也营造出动荡不安的感觉。例如《牧羊人的崇拜》描绘了圣子诞生的时刻;《扛十字架的基督》描绘了肩负十字架的基督,纤细苍白的手指抱着十字架,而随后这两个手掌将要被钉在十字架上。虽然伤感,却是把磨难作为一种甘美的忘我境界,脸部表情呈现出忧郁而富于宗教激情的神态。

9-2

9-2 格列柯 《扛十字架的基督》 1590—1595

在普拉多博物馆藏有格列柯的许多作品,例如正在给圣子喂乳的《有好奶的处女圣母》《圣家族》,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耶稣下十字架》。格列柯绘画夸张的衣纹动态和色彩的对比,也会招致“形式破碎”“形象矫揉造作”的批评,但是这一切无法阻挡他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现在我们认识到,格列柯是一个充满了独特精神气质的画家,这种气质在凡·高那里也可以感受到,在表现主义画家那里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9-3

9-3 格列柯 《隐喻:点蜡烛的男孩》 1600

9-4

9-4 苏巴朗 《圣彼得·诺拉斯科面前出现了圣彼得的幻影》 1629

9-5

9-5 苏巴朗 《圣彼得·诺拉斯科梦见天堂一般的耶路撒冷》 1629

17世纪中叶,西班牙出现了两个伟大的画家,其中一个就是苏巴朗(Zurbarán)。不像格列柯,苏巴朗从未离开过祖国和家乡,生活在寂寞安静的状态中。他以圣徒、殉道者和修道院修士为描绘对象,画面充满纯洁质朴的气息和沉郁静穆的特征。就连《静物》里一字排开的四个杯罐,也静穆得如同修士一样。普拉多博物馆藏有他的《圣彼得·诺拉斯科梦见天堂一般的耶路撒冷》,读《圣经》的彼得睡着了,红衣天使翩翩而来,带给他一个天堂的梦。如此朴素清澈的画面,克制而禁欲,但却具有一种非凡的内在力量。《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前的画家圣路克》,生动地描绘了写出福音书的路克仰望着十字架上的耶稣,二人仿佛在默默地对话。而肖像《圣卡斯尔达》塑造了一个宗教传说中的圣女形象。传说卡斯尔达是图雷多一个穆斯林王的女儿,在衣服下藏了面包带给被囚禁的基督徒吃,在关口处,士兵检查她衣服下带着什么,当卡斯尔达拿出来时,面包变成了一束玫瑰花。

9-6

9-6 丢勒 《26岁自画像》(局部) 1498

英雄的出现有时是并肩而立的,比苏巴朗名气更大一些的是委拉斯贵支。委拉斯贵支接受过格列柯的教益,17岁获得艺术家的称号,25岁时成为国王腓力四世最赏识的宫廷画家。在来访的佛兰德尔画家鲁本斯的劝导下,委拉斯贵支到意大利旅行观摩,回到马德里后成为宫廷大司礼官。让人遗憾的是,委拉斯贵支的死显得有一些无意义——因为忙于国王腓力四世的长女与法王路易十四的婚礼,竟操劳过度而死。

9-7

9-7 委拉斯贵支 《战神》 1639—1641

9-8

9-8 委拉斯贵支 《宫娥》(局部) 1656

普拉多博物馆藏有委拉斯贵支的《诗人路易斯·贡戈尔像》《流浪汉默尼普》,他对人物精神、心理的刻画颇为深刻,其代表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像》藏于罗马。委拉斯贵支不仅为王室绘制肖像,也为历史事件留影,例如《巴尔达的受降》,描绘了17世纪的西班牙战争。神话题材的著名作品有《酒神巴库斯》,描绘出一群喝醉酒的农民百姓;《火山神的锻冶者》则真实地反映了铁匠铺工匠的工作场景;最为著名的晚期作品有《宫娥》和《纺织女》。画家本人也出现在《宫娥》画面中,拿着调色板为国王夫妇画像,画面中间的小公主骄傲地成为引人注目的主角。我个人十分钟爱《纺织女》这张画,织女们瞬间的动作和表情,描绘出一种令人感动的真实,犹如织锦上的一群背景人物,其中一个回过头来注视着前景的织女。此时的画面,犹如将几百年的过去不动声色地再现。面对画面,让人有一种当下的现场感。委拉斯贵支的技巧高超到朴素的地步,即不以华丽的技巧和色彩宣示于人,而是以最直接的视觉观感呈现一种最专注的凝视,让你学会像他那样观看,让你难忘,让你震动。

9-9

9-9 委拉斯贵支 《纺织女》 1657

9-10

9-10 委拉斯贵支 《火山神的锻冶者》 1630

9-11

9-11 戈雅 《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1814

9-12

9-12 拉斐尔 《主教的肖像》 1510—1512

18世纪的伟大画家戈雅,在普拉多博物馆藏有众多作品,如《陶器市场》《玩偶游戏》《暴风雨》《秋千》等。像格列柯一样,戈雅也去过意大利,却是以流亡的方式,原因据说是刺伤了一位国王邀请的外国画家。回到马德里后,戈雅为皇家绘制挂毯画草图,后来成为皇家画院会员,并晋升为副院长,成为宫廷首席画师。但是,即使作为一个宫廷画师,戈雅对现实生活仍然保持了尖锐、深刻的观察方式,有足够冷静的态度。《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描绘了一排法军枪杀起义者,戏剧性的场面有各种对比效果,让人怦然心动。

总之,西班牙绘画有关宗教的神秘和人类对自身的信心之间既丰富又复杂的关系,已经成为解释人性深邃、永恒经典的一部分。这些丰富个性的人物形象以及极具西班牙地域特色的风景描绘,不仅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也从视觉形象上反映了这一时期西班牙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变化的生动局面。不过,由于普拉多博物馆的大部分收藏品来源于原来的西班牙王室,所以藏品集中于宫廷肖像画和宗教题材画这两大主题,也反映出西班牙历代王室的审美倾向。所藏作品真正对外开放的约1500件,90%都是油画,其余10%是雕塑和珠宝。

9-13

9-13 博斯 《尘世快乐的花园》三联画 1503—1504

另外,普拉多博物馆藏有荷兰画家博斯(Bosch)的作品最多,因为原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最欣赏他的画,并大力收藏,最值得瞩目的是《尘世快乐的花园》。同时藏有意大利古典绘画大师拉斐尔的《圣家族和羊羔》,提香的《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女神接受黄金雨》等,以及安吉利柯的《受胎告知》。除此之外,还有米开朗基罗、丁托列托、波提切利、维洛内塞、提埃波洛(Tiepolo)等人的作品;佛兰德尔的鲁本斯《三女神》以及约尔丹斯(Jordaens)、安东尼·凡·戴克等人的作品;法国有拉·图尔、布歇等人;德国有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的《亚当》和《夏娃》以及巴尔东·格林(Baldung Grien)、克拉纳赫(Cranach)、埃尔沙伊默(Elsheimer)、门格斯(Mengs)等名家的作品。这些藏品使普拉多博物馆跻身于世界著名博物馆行列之中。除荷兰大师伦勃朗的作品外,此间还展出了荷兰画派勃鲁盖尔(Bruegel)的《死亡的凯旋》和《雪天的风景》,以及从事各种题材的荷兰小画派作品;英国画派的庚斯博罗(Gainsborough)、罗姆尼(Romney)、劳伦斯(Lawrence)以及其他著名画家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馆所藏欧洲其他绘画巨匠的作品中,鲁本斯和提香的作品比欧洲任何一个博物馆中的都更有代表性。所以,在旅游指南上提到普拉多博物馆就会提及让西班牙人充满自豪的一句话:“想要充分了解提香、波提切利、鲁本斯,就必须到西班牙来;想要给予西班牙绘画正确的评价,只需留在普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