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玛利亚新堂/圣罗伦佐教堂

11-1
11-1 教堂正面正沐浴在晨光下,以白为底,以绿为线,两种色彩的大理石交织出富于立体感的图案,仿佛彩绘一般
圣玛利亚新堂由阿尔贝尔蒂(Alberti)设计,建于1246—1360年间,一组建筑物中包括了尖削的钟楼、教堂、庭院与墓地。看惯了罗马青灰石柱的高大教堂,再看这全然不同的风格,顿觉耳目一新。而此种又与昨日所见土褐砖石的简朴一派形成佛罗伦萨的两个极端。大门之上有大圆窗,圆窗两旁有巨大的日晷与昼夜平分浑仪圈,把科学仪图装饰到教堂上,也是别出心裁。

11-2
11-2 圣玛利亚新堂室内。教堂的朴素愈加衬托出空旷的意味

11-3
11-3 基尔兰达约 《洗者约翰的史迹》 1485—1490
教堂里面有马萨乔(Masaccio)的《天主圣三像》和利皮(Lippi)等人的壁画,其中基尔兰达约(Ghirlandaio)的《洗者约翰的史迹》、安德烈亚·博纳尤托(Andrea Buonaiuti)的《西班牙人小堂壁画》都颇为精彩。
参观圣罗伦佐教堂,三面棕红木门分外显眼。及至进入里面,发觉内部设计与装饰也确乎与罗马所见不同。虽然顶上依旧是金方格的装饰,但是已然简单。地板的镶嵌图案是灰白交错的菱形图案,抽象单纯,远不是罗马教堂的花哨文饰。按说教堂原主人美第奇家族权富一时,实际统治佛罗伦萨,不会简朴至此。查指南,知道教堂最早建于4世纪,后几经改建,最后在15世纪时,由美第奇家族的老科西莫(Cosimo)聘请菲利普·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改建,并有著名的米开朗基罗参与。也许有米氏,所以才有着不凡的品位?
教堂两侧有对称六龛,内置油画。其中一幅描写圣约瑟夫与圣子,巧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构图富于气势,张力感强,用金粉于背景,更增强阳光感,手法效果都相当现代,也许是近现代的作品。祭台前两侧各置有唐纳泰罗(Donatello)雕刻的青铜讲道台,是他临死前的作品。圣体祭台为德西里奥·达赛第尼亚诺雕制。祭台上的圆顶壁画色彩鲜艳,造型清晰,估计有近代的修复。左墙出口边有大型壁画,多用灰、粉红两色表现,裸体肉色鲜明,色调明快,极有可能是现代作品。虽然教堂的色调清冷,然则它的细节表明今日教堂生命力的活跃。出了教堂,在侧面却还有进口,需要买票进入。以后看得多了,就知道佛罗伦萨与罗马的另一处不同是佛罗伦萨教堂更懂得如何敛钱,它们多将本教堂有些名气的艺术品藏于更衣所,然后售票参观。有的珍贵场所也是要买票进入,然则对欧共体国家的小孩十分优惠,可以免票,其他国家那是半票的好事也休想。

11-4
11-4 马萨乔 《天主圣三像》1427—1428

11-5
11-5 圣罗伦佐教堂门面与圣玛利亚新堂相反,是砖石无装饰建筑,只是在平板的表面,浮凸一条条平行的砖线,饶有参差
圣罗伦佐教堂的旧更衣所由布鲁内莱斯基设计,内有唐纳泰罗的雕刻。在美第奇家族的伟人祠堂里,则看到了不同于教堂的华丽,原来将家族的富贵显示在这里了。在厅堂中间的华盖下陈列着冠帽一顶。周围立着24幅用黄褐单色描绘的油画,展示着美第奇家族荣耀的历史。四周壁上有六具石棺,两具上有雕像。

11-6
11-6 圣罗伦佐教堂青灰色的大理石墙肋,石柱除了冠头拱沿几乎全无雕饰,青灰石色与白色的粉墙形成教堂的基本色调与节奏,朴素庄重

11-7
11-7 旧更衣所环堂上下都是用五花八门的彩色大理石、水纹石拼建,甚至极为精致的花草、纹章、瓶盘图形也都是彩石镶嵌,可以说是我所见彩石建筑中最为华贵的
其中,令人难忘的是米氏的新更衣所。它的空间并不大,却是比例严谨,整体感强,集中体现了雕塑跟建筑的关系,也是灰色弧拱直梁和白色的墙面,与教堂如出一辙。灰色形成了整体性构架,拱顶开有圆口。这种色彩单纯、装饰简约的风格高度控制了教堂,这是米氏的刻意追求吗?起码可以说米开朗基罗就如同他创作雕塑一样,对于教堂的设计也是不肯被教条所约束,而是极有独创的,从雕塑到教堂,出于一人之手,完美地协调了雕塑与建筑的关系。
新更衣所有两组纪念墓地,一是朱利亚诺墓,一是罗伦佐·德·美第奇墓,二者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米氏在墓上所做的雕塑,象征《夜》与《昼》的两具男女裸体雕像令观者如痴如醉。造型的丰满力度和精神性的充分传达淋漓尽致。尽管米氏的女性躯体塑造得如男性般强壮,有意夸张的肌肉却并不显造作,反倒表现出受到压抑的生命力量的勃勃涌动。相对的《晨》与《昏》,女性从乳房看似乎更年轻一些,欲起的模样,动作却有些慵懒,灯光形成的点点高光在光滑的形体表面流荡。男性的表现则略逊于《昼》的造型。两组像龛内的坐像,一是《行动——朱良诺·美第奇》,二是《沉思——劳伦佐·美第奇》,生生死死,默想欲行,令观者做不绝的哲学思索。这两组雕塑杰作明媚抢眼却并不抢夺空间,而是配合得恰到好处。在这样的空间里,杜绝了外界的市声,是极适合于静思的。

11-8

11-9
11-8 11-9 在圣罗伦佐教堂藏有利皮的《圣母受胎告知》,描绘了圣母得知消息时惊讶的姿态。美丽的持花天使清纯的眼光注视着圣母,画面后方站立着两个小天使,前边一个转过头来注视着画外的观众。画面的建筑利用透视造成强烈清晰的纵深感,而红色的运用更让我印象深刻

11-10
11-10 米开朗基罗的《夜》与《昼》
当时一位诗人写下了这样一篇赞美《夜》的诗歌:
夜,为你所见到的妩媚的睡着的夜,
那是受天使点化过的一块活的石头,
她睡着,但她具有生命的火焰,
只要她醒来——她将与你说话。
米开朗基罗回答道:
睡眠是甜蜜的,
成为顽石就更幸福;
只要世上还有罪恶与耻辱的时候,
不见不闻,无知无觉,
于我是最大的快乐,
因此,不要惊醒我啊!
讲得轻些。
在这里,人人都被米开朗基罗所震惊,所折服。米开朗基罗是佛罗伦萨人,就埋葬在离家不远的圣十字架教堂。他的作品藏在佛罗伦萨的各大博物馆里,甚至,他的大卫永远地从半山的广场上俯瞰着佛罗伦萨这个美丽的城市。

11-11
11-11 米开朗基罗的《晨》与《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