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阳光下的艺术——沉迷在蓬皮杜艺术中心

3 暴露阳光下的艺术——沉迷在蓬皮杜艺术中心

蓬皮杜艺术中心落脚在巴黎最富市民气息的传统地带波布。从城市桥上过去,再往北,走到Renard街,一眼看到红蓝的建筑管道,那就是蓬皮杜艺术中心了。蓬皮杜艺术中心,全名为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和英国建筑师里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的设计,从681件竞争作品中一举中标,并在1972—1976年建造完成。这是一座未来主义风格的杰作,由纵横的玻璃管道、硕大的玻璃墙体和错综的钢架构成,于1977年1月开馆。

蓬皮杜艺术中心旁边的水池上,运动的机械雕塑兀自转动,红红的嘴唇在喷泉下骄傲地噘着。走到广场上,就可以看到正面巨大的暴露式建筑,红色的管道是电梯,黄色的管道是电路,绿色的管道是水管,空调的管道是蓝色,全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外面,还有暴露在外墙的铅灰和银色管道,构成了建筑的新美学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1

3-1 斯特拉文斯基喷泉 1982—1983

从一层正门进入,地下一层到地上二层被称作Le Forum。前门大厅有信息中心、儿童游乐场、特别展览室,以及倡导现代化设计的“青春设计”工作室。蓬皮杜艺术中心由工业创造中心、公共参考图书馆、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四大部分组成,供成人参观、学习并从事研究。左面的错层是开放式工业设计展览厅,空地上展出着可折叠的自行车、小汽车、割草机等,好像是一个发明设计展,出售奇思异想、造型前卫的小生活用品。二层到四层是文化中心的主体图书馆,图书馆藏书35万册,2000个座位,免费向公众开放,犹如文化集市。

从外墙圆形管道的透明电梯上楼,可以看到外面真实清楚的巴黎城。到第三层的平台,远处的埃菲尔铁塔、圣心大教堂从如海洋波浪般的建筑中浮起。

五楼到六楼是国家现代美术馆。每层都是一个长166米、宽45米、高7米的巨大空间。乘电梯到楼顶,正有悬念大师希区柯克(Hitchcock)的纪念展。最早知道希区柯克,是看派克(Peck)主演的《爱德华大夫》,后来又看了褒曼(Bergman)主演的《煤气灯下》,以及她和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合演的《蝴蝶梦》。《爱》片里梦境的设计来自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希区柯克一共拍摄了60多部电影,美国作家帕特里克·麦吉利根(Patrick McGilligan)在《希区柯克传》里评价道:“倘若眼睛能够尖叫,你将长久地在他的激情里战栗。”近年来,中国出版了希区柯克的系列悬念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和惊险让小说十分畅销。这个展览学术性很强,有电影片段、希区柯克介绍、家庭录像、相关艺术等。其中介绍了影响希区柯克的画家、音乐家,如拉斐尔前派画家琼斯(Jones)、罗塞蒂(Rossetti),都有原作展示,旁边陈列着褒曼的肖像。还有超现实主义的马格利特、表现主义的格罗兹(Grosz)、象征表现主义的蒙克、神秘浪漫主义的勃克林(Bockln)、分离主义的维亚尔,以及梦幻象征的雷东、神秘孤寂的霍伯(Hopper)、抒情优雅的瓦洛东(Valltton)等人的绘画。由此说明希区柯克受象征性绘画的影响,表现出对超现实、神秘以及女人的迷恋。眼睛和乌鸦是希区柯克特别钟爱的两个艺术形象。一部短电影用大眼睛里反映出的场面、人物来说明情节。一个桌上陈列了许多乌鸦模型,墙面还有乌鸦的阴影,地上则有玻璃的倒影,而对面的墙上则放映着乌鸦群飞的黑白镜头。整个展览令人印象深刻

3-2

3-2 雅克夫·阿加姆的光效应绘画(局部)的空间,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却有着炫目的视觉效果

3-3

3-4

3-3 3-4 考尔德的活动雕塑和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绘画,形成抽象造型的各自表述

乘电梯下去,一路看建筑的内部结构,觉得局部的构造形式感很强,有优美的线条韵律感。到第五层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现代艺术陈列——专门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结构派、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幅作品。

正对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入口的是瑞士现代雕塑家让·廷格利(Jean Tinguely)的大型组合雕塑——用工业齿轮组合焊接在一起,大大小小地富于变化,而且可以连带地转动。展厅里有很多纸上现代素描。当然,素描的定义得以极大扩展,有一些线条的感觉看上去十分敏锐生动;而有一些除了与众不同之外,表面看则有些游戏性质,仅仅为了不同而不同,并不能成为艺术生发的理由。

3-5

3-5 让·廷格利的机器雕塑。机械化的运动成为创造幻想作品的手段,大小轮子组合在一起,倒也具有一种韵律之美:“机器比什么东西都更令我进入诗境。”

美国雕塑家考尔德(Calder)的活动雕塑,悬吊着的、涂色的抽象有机形态铝片,在风中微微摆动,有一种轻盈的诗意在里面。相似的是西班牙画家米罗的大型抽象油画(其实是考尔德受到米罗星座绘画的启发,制作了一些富于幻想的星座雕塑),有肌理的蓝底上漂流着几笔响亮的红色、黄色和黑色,也是无法形容的诗意迷醉。印象派后期的画家,像野兽派的马蒂斯、德朗等也有作品陈列,现在看起来却是悦目的,一点也不粗野。

以前在画册上熟悉的作品在这里看到了原作。比如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冷抽象作品,色彩丰富得有音乐般的旋律与变奏,造型抽象并不冷峻。俄罗斯画家马列维奇(Malevich)的至上主义作品,有明确的单纯与清雅,不过现在看起来显得有些简单。相比之下,美国画家罗斯科那漂浮在空间中的、松散的色彩矩形有渗透与扩展的湿润感,这种富于感官的色彩美,以毫无中心焦点的宁静扩散着。法国画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像洞窟一样的立体绘画,白色壁面贯穿着他那图案般的有机曲线,有着变幻流动的视觉美感,像好动的小孩子在洞穴里玩耍。

3-6

3-6 杜布菲 《冬天的花园》 1969—1970

自然,这里也少不了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达利的人形桌构思巧妙,桌腿设计戏剧化,陈列在玻璃罩里,令人眼晕。还有意大利画家契里柯(Chirico)的神秘主义绘画,恩斯特(Ernst)富于质感知觉的超现实的梦幻绘画,阿尔普(Arp)的有机抽象作品。出生于巴黎的毕卡比亚达达风格的绘画和莱歇(Leger)机器形式的立体主义作品都大得极有气势,占据一个侧厅。还有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斯泰拉(Stella)的作品。

热拉尔·弗罗芒热(Gerard Fromanger)的《中国,户县》创作于1974年,是用照片加工成的绘画。背景的灰暗老屋上挂着“为人民服务”的牌匾,前景的人物是色彩鲜艳的老农,都站在那里仿佛欢迎什么人物。绘画带有时代的特色,也带有政治波普的特征,但是比较中性。因为画的是中国,所以印象深刻。弗罗芒热在1968年巴黎动乱时期,创作了许多革命宣传画,并于1974年访问中国,这幅画也许就是利用在中国抓拍的照片绘制而成。弗罗芒热省去了素描,直接把绘画运用到画布上,他采用青蓝灰冷的颜色描绘背景,而把人物的色彩突出出来。这种主观运用冷暖色彩图画照片的效果,并没有要“表现”或者“叙述”什么的意图。或许,这就是弗罗芒热艺术的特色。

3-7

3-7 弗罗芒热 《中国,户县》 1974

此外,还有POP艺术与现成物艺术的陈列,例如杜尚的小便盆,这个也许是复制品。光效应绘画有几件作品不错,最后是影像作品。看多了,一眼瞥到墙边的防火器具,也疑心是现成物艺术。后来在一个展厅里还当真看到了当艺术品陈列的两个灭火器,以及拖在地上拉得很长的黑管子。

侧厅墙面全都是被网住的干掉的月桂树叶,打上了幽暗的光,树叶隐约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营造出精密的氛围。中间场地上支棱着一对既似树枝又似人肺组织结构的模型,铜色的枝杈向四面八方伸展,仿佛呼吸散发出来,却有着一种诗意。这是意大利艺术家朱塞佩·佩诺内(Giuseppe Penone)的《呼吸6号》,作于1978年。

3-8

3-8 佩诺内 《呼吸6号》 1978

现代设计展更是引人注目。床头的活动台灯、厕所的淋浴设备,都令人耳目一新。房屋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例如干裂的地面拱起,在裂缝里呈现隐藏的建筑。种种匪夷所思的建筑设想都通过模型和电脑制作加以展现,告诉你有想象力的建筑是什么。还有20世纪60—70年代的建筑草图及照片展示,其中就有卡波里岛上的一座红色别墅,坐落在礁崖之上,是作家库兹罗·马拉帕特(Curzio Malaparte)所造。我曾去该岛游览过,亲眼见证了这座传奇的建筑。

3-9

3-9 威尔汉 《犀牛》 1999

据说蓬皮杜艺术中心拥有世界上现当代艺术最完善和完整的收藏——5000位艺术家的54500件艺术品。其中,1619位艺术家的5500件绘画作品;1509位艺术家的17272件素描和画作;695位艺术家的16279件摄影作品;266位艺术家的4518件建筑作品;274位设计师的2419件设计作品;472位艺术家的2440件雕塑作品;323位艺术家的1026部电影作品。当然,这些数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增加。蓬皮杜艺术中心也不断有各种临时展览,例如为庆祝建馆30周年,在2007年盛夏8月举办了“巴黎的空气”大型展览,展览反映出蓬皮杜艺术中心对当代城市文化发展问题的密切关注,将艺术与设计等领域结合起来加以展示。或许,这也是蓬皮杜艺术中心吸引人们的原因之一。

3-10

3-10 王度 《吻》 2005

3-11

3-11 意大利卡波里岛上的一座红色别墅,坐落在礁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