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大殿

圣母大殿

14-1

14-1 18世纪的画家帕尼尼曾经描绘过教堂广场的风景,对比着看,200多年过去了,教堂外观于今几乎没有变化

圣母大殿共有五道进口,六个有装饰圆柱的间隔方柱,二层有三大拱门,顶上屹立着圣母怀抱圣子的雕像,旁边各有两圣徒像,衣裾飞扬,仿佛被风吹拂而起。土红色的罗马尼克式方柱钟塔从右后鹤立而起,钟塔顶上是四棱尖锥顶。圣母大殿的顶上是球形建筑,球形上是十字架。据说该钟楼是罗马最高的一座(75米),而圣母大殿也是罗马四大圣之一,同时是圣母教堂中最大的一座。

14-2

14-2 圣母大殿灰白色的正立面由富卡设计,称得上雄伟富丽

14-3

14-3 里面虽然黑暗,但是顶上方形金龛精雕细刻,成四方连续图案密布全顶,看上去一派辉煌闪耀

14-4

14-4 圣母大殿精美的马赛克镶嵌画,犹以雅各布·托里尼的《圣母荣耀凯旋》最为珍贵

从正门进去,又是一惊,色彩以金为主色,更显单纯与庄重,也隐隐有显赫的富贵气,到底不是小家碧玉,据说是朱利亚诺·桑卡罗用从美洲运来的第一批黄金镀造的。周围墙壁及两排石柱用五色大理石拼建,云水纹、冷暖色搭配协调,身在其中,不由你不肃然起敬。对于罗马教堂设计师而言,建筑物是一个可以堆满装饰物的空场所。吊灯、镶着珠宝的十字架和圣器,圣物箱和镶银缀金的家具,雕塑着色、墙梁纹饰,无一不在堆砌这富丽堂皇的光彩,历代又在不断修饰增加,尤其是主教的教堂。以后教堂看得多了,就会觉得宗教也是一种全方位的文化体系,包含了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室内设计、绘画雕刻艺术、材料学、宗教史等,实在是需要系统的研究。由于马赛克精致图案的密布,整个教堂呈现出一种细密画的风格。

14-5

14-5 凯旋拱门下四根宝贵斑岩石柱支撑的大华盖也是富卡设计的,华盖下的正祭台,摆放着一口存放过圣玛窦教徒遗体的石棺

在正祭台前有地下室,是信仰的宣示圣触所,由威斯比纳尼1874年用罕见大理石装饰。祭台的铁栏杆后存放着圣婴卧过的五块马槽,收藏在银匣内。是不是真实的呢?我心里充满了好奇。也许产生这样的怀疑就是错误的。祭台对面跪着祈祷的白色大理石像据说是教宗庇佑九世,写实的手法精湛,因此雕像的表情颇显虔诚,栩栩如生。两壁小雕像亦十分精彩。意大利中世纪的教堂,祭坛下一般都会是用于埋葬殉道者、圣徒或信徒的墓室,这样开敞的两层是第一次见。

走上地面,侧堂有红衣主教正主持弥撒,众信徒手划十字,表情令人感动。在两边的忏悔室上贴着与神父交谈的可用语言,有的竟有五六种,显示了神父的语言能力。有人正跪在一侧忏悔,正面的木窗打开,白衣神父正歪头以手支颌,细心聆听,俨然一幅生动的图画!看到这样的画面,也会感到自己的罪孽消掉了一半。

教堂供奉烛台的设计也是独特的,投币入口,供桌上就会有新的如烛电灯亮起,代替了蜡烛,倒也简便。但是,过程是不是更为重要?没有了点燃敬上的过程,虔诚也打了折扣。何况烛光摇摇曳曳,恍恍惚惚,自有一种无可替代的朦胧气氛,适用于神秘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