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的“悲喜剧”

7. 丰田汽车的“悲喜剧”

 “祸福相倚”是中国古老格言中的老生常谈,日常生活里却依然每天都在发生着这一类“悲喜剧”或“喜悲剧”。日本最大企业“丰田自动车”70余年的发展史,就非常形象地演示着这一古老智慧。太平洋战争期间,丰田生产军用卡车,其爱知主工场被美军锁定,成为计划轰炸的重要目标。结果投掷在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让战争提前结束,丰田“因祸得福”,得以在战后继续发展。1950年丰田遭遇特大经营危机,创立者丰田章一郎社长被迫去职,由非家族的石田退三继任,开始了旁姓掌控家族企业的时代。朝鲜战争的爆发,让“苟延残喘”的丰田得以恢复生产军用汽车的老行当,于是起死回生。从此,作为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典型支撑企业,丰田逐渐发展成世界级的汽车制造和销售跨国公司。但是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丰田首当其冲,经营又陷危机,社长丰田达郎在狂澜冲击之下,不支病倒,不得已让位于副社长奥田硕,其后传位于张富士夫,直到当今的渡边捷昭,又持续了14年的异姓社长时代。

丰田家族通过持股和担任企业的其他要职,依然维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和决策权,但他们长期淡出了第一线的曝光圈,以至于年轻世代本末倒置,误以为“丰田自动车”是以公司所在地丰田市命名的。其实丰田市早先有个土得掉渣的旧名叫“举母”(发音为“koromo”),正是因为“丰田自动车”的成名,该市才附庸风雅,在1959年改称现名,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城市之一。再说这三代异姓社长,兢兢业业,让丰田企业在“平成不况”的黯淡大环境里,不仅渡过艰难,而且再度辉煌。从1999年丰田销售530万辆汽车起,2006年销售量达880万辆,2007年更达到934万辆,创下丰田史上最高纪录,距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在1978年创造的世界最高销售纪录955万辆,也只差21万辆。在一片欢乐喜气中,丰田计划此后年增50万辆,即在2008年销售980万辆,超越GM并改写其最高纪录,然后在2009年一举突破千万辆大关,成为制造、销售双料“世界第一”。为此,丰田近年来已经投资2兆日元以上,扩大强化生产设备,迎接成为世界汽车业新霸主时代的来临。

丰田的营业额在2004年度达到18.55兆日元,2005年度一举跃至21.369兆日元,2006年度连续第七年增长,达到23.948兆日元,2007年度突破25兆日元的大关,超过美国通用的24.881 8兆日元(以120∶1的当时汇率计算)。丰田真可谓“富可敌国”了,一个企业的营业额,竟然是日本国家预算82兆日元的近三分之一,和大国俄罗斯2006年的国家预算不相上下。作为日本第一纳税大户企业,丰田2007年缴纳税金1兆余日元,占国家年税收48兆的相当比重。谁料想,常言道“物极必反”“盛极而衰”,进入2008年,这些古训竟然全部应验。先是油价突破160美元一桶,随之原材料价格高腾,接着日元比美金汇率节节上升,9月在美国飙起金融飓风,让隔海依靠外销的丰田应声轰然跌倒。

2008年丰田的汽车销售897万余辆,虽然打败了GM的835万余辆,将其从占据了78年的霸主位置拉下,取而代之,实现了创业72年以来的“悲愿”,可销售量却比计划短少83万辆,比上一年的销售实绩短少37万辆;而且从2007年庞大的1.65兆日元纯利润,不可思议地在2008年竟然变为赤字3 500亿日元!丰田登上霸主地位后,发现虽然已经“前无古人”,但宝座的基盘业已颓圮,而且四周浊浪滔空,有沉沦之虞。毫无喜色的渡边社长不禁哀鸣:“我们陷入了百年一度的危机状况!”只差“怆然而涕下”了。这种是祸是福、亦祸亦福、祸福相倚的诡谲场面,丰田算是同时淋漓尽致地体会到了。

许多论者将丰田的挫折归咎于其过分追求“第一”而扩大生产线,没有充分估算市场的变数,而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踣踬倾跌,追究其“用兵之罪”。笔者觉得并不尽然,像丰田这样具有实力和创新技术的大企业,力争第一,本来就是“题中之义”,是其“宿命”,不争第一,终究也会被市场淘汰。在这一波的金融风暴中,日本世界级的大企业有几家能幸免呢?举凡名牌如索尼、东芝、三菱自动车、松下、本田、日立、夏普和NEC等,2008年清一色转落亏损,而且赤字都达到上千亿。与其责难“用兵”,倒还不如说声“人算不如天算”吧。

丰田毕竟是经过大风浪的企业,在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立刻宣布调整经营方针,由素有“丰田王子”之称的丰田章男(前社长章一郎的长子)在今年(2010)6月接任社长,试图重新唤起家族式的创业精神,克服危机,渡过难关。日本的媒体解读此举为“大政奉还”,将其比喻为1876年江户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将政权交还天皇家,开始明治维新的光复时代。132年后重演这出戏码,让人觉得气氛颇为悲壮。战后由丰田等日本家族企业揭橥并形成以“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制”为支柱的传统经营模式,近年来被美式自由市场经济荡涤到面目全非,重归第一线的丰田家族,也许会重新祭出这一传家“法宝”,通过企业上下团结、齐心协力,来共渡难关。

果不其然,2010年1月16日《日刊现代》等媒体报道,丰田公司由2200余名部长级干部自发组织的“部长会”,呼吁为了扭转该年第一季度注定的严重亏损,发动部长级干部购买“自社车”。媒体将此称为“爱社之踏绘”。“踏绘”(踏み絵)原指供踩踏的雕绘,德川幕府为了取缔基督教,将基督教圣像刻在铜板或木板上,让人践踏,不敢践踏者则判定为信徒,加以囚禁发配等迫害,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幕府末年。现在使用“踏绘”一词,有“试金石”的意思。是否购买本公司汽车,将被视作是否“爱社”的标志,估计很多干部都会响应购买。家族气氛浓厚的丰田公司,其26万员工当中,由于期待升迁、继续受雇或者周围压力等原因,有不少员工应该会跟进,当然也不乏真正的爱社如家者。这一波“爱社”自救运动,能够奏效到何种程度,还得拭目以待,不过据说这一类做法已经被很多大型家族企业视为渡过危机的有效措施,群起而“效颦”,如三菱自动车为鼓励公司所在的冈山县仓敷市居民(多为其关联企业的职工)购买三菱汽车,宣布对每一名购买者实施10万日元现金补贴。

53岁的社长丰田章男拥有美国MBA学历,在公司从“平社员”(平头职工)做起,已经历练了24年。章男重视第一线“现场”和资讯收集,尤其具备丰富的海外市场开发经验(经营过美国子公司并负责中国和亚洲市场),近年来负责日本国内市场的开发以及扩展,资历完整,众望所归,并不单单是因为顶戴着丰田一姓的桂冠而得升迁。据说他最服膺卓别林被问及何为其得意之作时的回答:“Next one”(下一个)。问题是这位肩负“再造”丰田大任并置身于“被造神”中心的“丰田王子”,是否真有“下一个”,或者他将端出什么样的“下一个”呢?既然“祸福相倚”,但愿“否极”就会“泰来”吧。

原载:2010年6月4日 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