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的取号和“被”取号

5. 政治家的取号和“被”取号

日本的外号文化

政治家不断被曝光于媒体,举手投足经常受到注意和品评,爱嫌好恶之下,自然比常人得到更多的外号别名。能准确勾勒出政治家行为举止特征的外号,一经媒体传播,经常不胫而走,迅速构成或颠覆政治家的公众形象。政治家外号的流行程度,每每反映出一个“公民社会”的开放水平。不过不少外号出自“恶意”攻讦,与其说是在行使“批判”的权利,还不如说是在“宣泄”失意者和局外人的愤懑和戏谑。至于政敌间“诋毁”性质的取号与被取号,经常出于阴暗的政治动机,流于阴险刻薄,并不可取。

美国的外号文化异常发达,下自细民,上至总统,多喜给人取号,以此享受“命名”的快感。远的不说,晚近每一位总统都有绰号。日本人也爱好给他们的政治家取号,似乎比美国人而毫无逊色,尤其是在晚近,网络上充斥着征集“绰号”(ニックネーム)或者“诨名”(アダ名)的网页。比起美国人的“幽默感”来,日本人的取号,似乎过于认真严肃,有不少迹近谩骂和诋毁,有着明显的恶意和敌意,不过因其刻意求深的功夫,传神者还真不少。

如田中角荣在位时被称为“今太阁”,暗指他是丰臣秀吉(官至太阁)再世;他下野后仍在目白住所呼风唤雨,左右朝政,因此得名“目白闇将军”(“幕后将军”之意)。三木武夫当了50年议员后熬到首相,因此被称为“议会之子”,他一生廉洁,又被叫作“清廉三木”。中曾根康弘的政治光谱瞬息万变,左右摇摆不定,因此得号“风见鸡”(风向标),他卸下长年首相职务后,还一直活跃于政坛,直到21世纪初80余岁才被“劝退”,因此得名“平成的妖怪”。宇野宗佑拜相不久,被曝光在外相任上,曾经伸出三根手指(即月30万日元),要“包养”赤坂的一名艺伎,因此得号“三本指”。大平正芳和小渊惠三都被称为“钝牛”,指其勤于任事,埋头拉车,结果都在任中病倒,未久物故。森喜朗口无遮拦,出言经常引起争议,因此有“失言连续剧”之嘲,最后还为了失言辞职。他的政策“口惠而实不至”,因此被称作“蜃气楼”(海市蜃楼),空有一片幻景。安倍晋三少年得志,为相后既缺乏丰富的经验,又匮乏坚忍的意志,被称为“甜瓜王子”和“赤坊”(孺子)。麻生太郎喜欢看漫画,他在车里放置漫画书,有人见他看一本主人公叫“ローゼン”(《蔷薇少女》)的漫画小书津津有味,于是获得绰号“ローゼン(蔷薇少女)麻生”,风行朝野,他的内阁因此被唤作“漫画脑政权”。刚刚辞任的鸠山由纪夫,也有很多绰号,其奢谈理想、好高骛远却又缺乏韧性的做派,为他赢得“宇宙人”“15分钟男”和“近未来的来客”等雅号,他的不切实际,最后让他在短短八个半月后就丢了政权。

取号女王

和“贵公子”小布什相仿,日本最出名的“贵公主”田中真纪子(前首相田中之女),是日本的取号之王。出身相门的高贵和优越感,让她不把任何政客放在眼里,取号随心所欲,所向披靡。她给人取号无数,如上述森喜朗的“蜃气楼”,便是她的命名。1998年7月,三位候选人竞选执政的自民党总裁,看热闹的田中各给一号,即称小渊为“凡人”,指他缺乏“魅力”,小泉为“变人”(怪人),指他为党内“异端”,另一位最年长的梶山静六为“军人”,指其出身于旧陆军士官学校,为过时老耄。三“人”绰号由于高度概括了三位候选人的行为特征,风行一时,成为当年的流行语,也让田中名满天下,成为取号“女王”,此后一发而不可收。

不过田中的取号,缺乏温柔敦厚的初衷,往往流于刻薄乃至刻毒,让被她扫到的人忌恨连连。她似乎对继承她老爸的派阀掌门人小渊特别不假辞色,极尽攻讦之能事,甚至在他“鞠躬尽瘁”后,仍然无所顾忌。譬如她在声援小泉的街头演说中,攻击已故小渊首相在执政一年间借金百兆日元为造孽,然后她以谐音称“オブチ”(“小渊”的发音)如今已成“オダブツ”(陀佛,日本人将去世者称为“陀佛”),挖苦说是“自作孽”。这就是有名的“陀佛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她因对死者的不敬而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还被迫写了检讨。

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当自民党从森内阁改朝换代,直到安倍、福田和麻生内阁,江山几变,田中依然一一给予辛辣的绰号。她把安倍叫作“51岁的复制人”(51歳のコピー人間),讥讽他没有自己的特质。安倍晋三的“晋三”(しんぞう),和“心脏”(しんぞう)在日语里同音,她调侃说吃不准安倍“是肝脏还是心脏”,暗指他缺乏“头脑”。她还称安倍为“无种西瓜”,表面说他华而“不实”,不具备长久性和未来性,但当人们得知她是在影射安倍夫妇“膝下无子”时,就不由得为之蹙眉了。“无种西瓜”的刻毒语言,曾经引起罹患不孕症的日本男女国民的严重抗议。田中“大小姐”还是我行我素,不为所动。当福田康夫继安倍出任首相后,她又给他一个绰号:“阴气的蚕豆”,蚕豆在日语里也称“空豆”,大概她是指福田也是徒具“空壳”而已。她给麻生外号“吹火男总理”(ひょっとこ总理),“吹火男”是日本民俗中的一种猥琐滑稽人物假面,大小眼、尖嘴猴腮,祭祀时常用来套在头上舞蹈。麻生说话时,两嘴角有高低,田中曾经加以挖苦说“不明白他的嘴巴为什么搞成这样的曲线”,这一以生理特征作为嘲讽对象的外号,实在有失厚道了。不过在田中的取名“宝典”里,本来就没有厚道一词。

原载:2010年8月26日 香港《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