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母亲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

既然育儿自我效能在育儿领域如此重要,那么大家会问:如何才能提高妈妈的育儿自我效能呢?想要改善母亲的育儿自我效能,首先要明确其影响因素,然后针对其中可以改变的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母亲育儿自我效能是个多维度的复杂概念,受多个变量的影响。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我们将可能影响母亲育儿自我效能的因素分为与母亲相关的变量、与孩子相关的变量,以及与社会情境相关的变量;这三种类型的变量通过改变母亲的直接性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及生理与心理状态来影响其育儿自我效能(图1-1)。

图1-1 母亲育儿自我效能可能的影响因素

以上影响因素中,其中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母亲的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和宝宝的性别等,但这些因素是否影响母亲育儿自我效能以及如何影响,在不同的研究结果中存在争议。有的研究表明,越年轻的母亲,其育儿自我效能越低;而有研究却显示,母亲越年轻,其育儿自我效能越高;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产妇年龄与育儿自我效能之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这些存在争议的变量本身无法或很难发生改变,所以讨论的意义并不大。在其他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和产后抑郁两个变量是对母亲育儿自我效能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而且能够通过不同途径发生改变,对提高母亲的育儿自我效能有着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将对这两个变量进行简单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