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以上的幼儿

一、1岁以上的幼儿

针对1岁以上幼儿的心肺复苏术,具体步骤及方法如下:

1.评估现场

先评估现场对家长和孩子是否安全。

2.确认反应

轻拍幼儿的肩膀,呼喊幼儿的名字,询问幼儿“你还好吗”,以确认幼儿有无反应和意识(图7-1)。

图7-1 评估幼儿有无反应和意识

3.及时呼救

如果幼儿没有反应,则大声呼救寻求附近他人的帮助,如果可以的话,自己或清他人拨打急救电话。

4.检查呼吸与脉搏

让幼儿躺在固定的平面上,比如地面上,解开其衣物检查呼吸与脉搏。为了尽量减少心肺复苏的延迟,家长可以在检查脉搏的同时查看幼儿是否有呼吸,评估呼吸和脉搏的时间不可超过10秒。①检查呼吸:扫视幼儿的胸部,观察幼儿胸部是否有起伏,同时也要区别叹息样呼吸和正常呼吸。叹息样呼吸并非正常的呼吸形态,其可能发生在心搏骤停后的数分钟内。如果家长发现幼儿的呼吸听起来像哼声、鼾声或呻吟声,幼儿呼吸时看起来想要快速吸进大量空气的样子,那么就要警惕是否为叹息样呼吸。②检查脉搏(图7-2):用2~3根手指触摸孩子的颈动脉(气管和颈侧肌肉之间的沟内)或股动脉(即大腿内侧,躯干和大腿交汇处的折痕以下),观察是否有搏动。③如果在10秒内没有明确感受到幼儿的脉搏,则从胸外按压开始复苏。

图7-2 评估幼儿脉搏(颈动脉)

5.急救准备

根据幼儿的呼吸与脉搏的情况,采取急救措施:

(1)幼儿呼吸正常且脉搏存在:密切监测幼儿。

(2)幼儿没有呼吸但脉搏存在:提供人工呼吸。

●将一只手置于幼儿的前额,然后用手掌推动,使幼儿头部后仰,另一只手的手指置于幼儿下颌靠近骨性部位,避免压迫幼儿软组织,并提起下颌。该方法为仰头提颌法,可以使幼儿气道打开(图7-3)。

●用放在幼儿前额的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正常吸一口气(不必做深吸气),然后用嘴包住幼儿的嘴巴,要注意完全包紧,保证不漏气(图7-4)。

●缓慢将气吹进幼儿嘴里,每次持续1秒,频率为每2~3秒1次,即每分钟20~30次。同时观察幼儿胸部是否隆起。若胸部未隆起,则松手重复抬头动作及人工呼吸(图7-4)。

图7-3 仰头提颌法

图7-4 缓慢吹气

●同时需要每2分钟观察一次幼儿的脉搏,如果在给予有效人工呼吸的情况下,幼儿的心率每分钟仍等于或少于60次或出现血流灌注不足的表现(四肢冰冷、意识下降、脉搏细弱、皮肤苍白或发紫),则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和急救呼吸。

(3)幼儿没有呼吸或仅有叹息样呼吸,且没有脉搏: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进行心脏按压。家长一手的掌根放在幼儿胸部的中央(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伸直双臂,将两侧肩膀置于双手的正上方。垂直按压幼儿的胸骨,每次深度约为幼儿胸部前后径的1/3,约5cm,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压都要确保胸廓完全回弹(图7-5)。

●每按压30次之后,按前述方式给予2次人工呼吸。即按压和通气比为30:2。同时注意,按压中断间隔时间尽量减少到10秒内(比如人工呼吸)。

图7-5 心脏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