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奶喂养的基本知识
如果妈妈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比如妊娠合并症、传染性疾病、服用某些药物等,此时不得不给宝宝添加配方奶来完全替代母乳喂养,称为人工喂养。妈妈要正确面对、坦然接受人工喂养的方式,毕竟,保证宝宝的营养是第一要务。关于配方奶,妈妈应了解怎样选择配方奶、如何冲调配方奶、配方奶每日哺喂次数和喂哺量等几方面的内容。
(一)配方奶的选择
要选择有信誉的产品,而且相比品牌,更应关注种类。妈妈应根据宝宝的情况,从可信的渠道购买适合的配方奶。配方奶根据蛋白质结构、脂肪种类、碳水化合物成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蛋白质结构选择
配方奶可分为普通配方奶、部分水解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奶和氨基酸配方奶。普通配方奶中含有完整的牛奶蛋白,适用于母乳不足的健康宝宝;部分水解和深度水解配方奶利用技术手段,将蛋白分子分解到不同程度,降低配方奶的致敏性,前者适用于预防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后者适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而氨基酸配方奶中的蛋白质来源于植物蛋白,彻底规避了牛奶蛋白这个过敏原,可以用来判断宝宝是否对牛奶蛋白过敏。也就是说,如果怀疑宝宝牛奶蛋白过敏,可以添加氨基酸配方奶;若过敏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说明确实对牛奶蛋白过敏,至少3~6个月内要回避牛奶或含有相关成分的饮食,用氨基酸配方奶给宝宝提供回避期间的营养。如果6个月以内的宝宝确实需要补充配方奶,建议最好先选择部分水解配方奶,以防止出现过敏。宝宝满6个月后,肠道菌群基本建立,且肠壁发育相对完善,可以考虑逐渐更换为普通配方奶。
2.根据脂肪种类选择
配方奶可分为长链脂肪配方奶和中/长链脂肪配方奶。长链脂肪配方奶也就是普通配方奶,适用于健康的宝宝;中/长链脂肪配方奶适用于存在肠道功能问题的宝宝,比如慢性腹泻、肠道发育不良、早产或者经历过肠道手术的宝宝。
3.根据碳水化合物成分选择
配方奶可分为普通配方奶、含部分乳糖的配方奶和无乳糖配方奶。普通配方奶适用于健康的宝宝;含部分乳糖的配方奶适用于早产儿、肠胃功能不良的宝宝;无乳糖配方奶则适用于患急性腹泻,尤其是感染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和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宝宝。
如果是早产儿或出生低体重儿,则应根据宝宝体重及出生孕周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早产儿/低体重儿配方奶。这种配方奶中的高热量、高蛋白质能被宝宝快速吸收,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
(二)冲调配方奶的方法
1.冲调配方奶的步骤
(1)清洁与消毒哺乳器具。
(2)加入适量的开水。往奶瓶中加入40℃左右所需量的温开水。可将家用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备用;或将凉开水、沸水调成40℃左右的温水。具体水量参照配方奶奶粉包装上的说明。
(3)量取适量奶粉倒入奶瓶。一般情况下,奶粉包装内都附带一个专用量勺,只需按照说明加入与水量匹配的奶粉即可。量勺内的奶粉不可人为紧压,平整即可。
(4)加入奶粉后,套上奶嘴,将奶瓶沿顺时针或逆时针一个方向轻轻地摇动,使奶粉充分溶解。
2.冲调配方奶的注意事项
(1)温开水应为普通自来水煮沸后放凉至40℃左右。纯净水失去了普通自来水的矿物元素,所以不宜用来冲调奶粉。矿泉水由于本身矿物质含量比较多,且复杂,会引发新生儿消化不良和便秘,也不宜用来冲调奶粉。
(2)配方奶不能直接用开水冲调。水温过高,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消化吸收,并将乳粉中添加的免疫活性物质、维生素破坏,不利于新生儿的发育成长。
(3)仔细阅读配方奶包装上的说明。严格按比例冲调,以保证奶液浓度适宜。不要自行调整奶液的浓度,为了让宝宝吃得饱一些,就刻意少放水多放粉,或为了让宝宝多喝水,就多放水少放粉,这些做法都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4)冲调时应先加水后再加奶粉。顺序不要颠倒,否则不利于奶粉溶解。
(5)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6)忌自行添加辅助品。配方奶是根据新生儿需要而科学配制的,额外添加辅助品,会增加新生儿的肠道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便秘或腹泻,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7)当新生儿患病服药时,忌将药物加到奶粉中服用,这样会影响药效。
(8)夜间哺乳时可在睡前应准备好一壶开水,同时准备半杯或一杯凉开水,半夜起来就可直接兑出合适温度的水,用于冲调奶粉。如有奶瓶加热器,还可以直接将睡前晾好的凉开水放在其中加热,然后再调奶粉。
(9)奶瓶盖拧得太紧不仅会影响流速,而且瓶内会形成负压,使奶嘴变成扁形,宝宝吸吮会非常费力。可把奶瓶的盖子略微松开一些,让空气进入瓶内,以补充吸出奶后的空间,即可使吸吮变得通畅。
(10)配方奶尽量随喝随冲,不要提前准备,如果冲调1个小时后,宝宝没喝或者没喝完,不要继续给宝宝饮用,应及时倒掉。
(三)喂养量和时间
大部分配方奶包装上均会注明推荐喂食量和每日喂养次数。通常,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出生几天后平均每次奶量会达到60~90ml,每隔3~4小时吃1次(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比配方奶宝宝奶量少,但吃奶次数多)。至满月时每次奶量为90~120ml,吃奶较为规律,约每4小时1次。到半岁时,宝宝每24小时会吃奶4~5次,每次180~240ml。由于每个宝宝对配方奶的消化吸收不同,实际奶量和喂养次数均有所差别。
不管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最初都要按照需求给宝宝哺乳,或者只要宝宝饥饿哭的时候就喂,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会形成自己的规律时间表,进而安排喂养计划。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吃得少会影响生长发育,宝宝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应以生长曲线作为判断标准,而非单纯评估食量。只要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一直稳步上升,即使吃得少也没关系。但如果生长曲线在短时间内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或者始终不在正常范围内,就需要咨询医生,对喂养方式进行调整。此外,宝宝24小时吃配方奶的量不应超过960ml。如果吃得总是比这个推荐量要多,应咨询医生,可能有些宝宝吸吮要求多,只是希望继续吮吸安慰奶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