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一)妈妈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产后1个月内通常是乳腺炎的高发期。妈妈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将乳腺炎对宝宝的影响降到最低。
1.未形成脓肿时
乳腺炎初发阶段主要以乳房表面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发热。这个阶段要多让宝宝吸吮乳房,刺激乳房排空,减少乳房处于饱胀状态的时间,这不仅有助于康复,也可以减轻疼痛。在哺乳前湿热敷乳房3~5分钟,并按摩乳房,轻轻拍打和抖动乳房,哺乳时先喂患侧乳房,因为饥饿时宝宝的吸吮力强,有利于吸通乳腺管。每次哺乳时应充分吸空乳汁,同时增加哺乳的次数,每次哺乳至少持续20分钟。如果宝宝的吸吮不足以排空乳房内的乳汁,可以使用吸奶器加以辅助。哺乳后妈妈应充分休息,饮食要清淡。
2.已形成脓肿时
如果在乳腺炎早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是任其发展,原本患有炎症的部位就会积脓,并伴有高热,此时妈妈必须去医院就诊。根据实际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手术的方式切开引流脓液。要注意,当症状严重、发热、怀疑菌血症、败血症、乳房脓肿等时需暂停该侧乳房的喂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但一定要及时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不要积存在乳房内,否则不利于术后恢复。
(二)如何顺利吸出母乳?
当妈妈暂时不能哺乳时应及时将乳汁吸出。吸母乳时,妈妈应选用便捷、高效的吸乳用具,并掌握正确的吸乳步骤,才能顺利吸出母乳。
1.准备工具
虽然徒手也可以挤出母乳,但吸奶器特别是电动吸奶器,会让吸出母乳更便捷。挑选吸奶器要注意甄别,劣质吸奶器不但无法有效吸出乳汁,还会过度刺激乳房,造成乳房充血、乳头疼痛、长期使用不仅不利于坚持母乳喂养,而且影响泌乳量。以电动吸奶器为例、挑选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能模拟宝宝吸吮过程 宝宝吸奶可分为两个阶段:未吸到乳汁时,是短而快的刺激,以此来引发喷乳反射,也就是奶阵;当吸到乳汁后,就会变成慢而深的吸吮,以保证能够吃到足够的母乳。喷乳反射是吸奶的必要前提,因此选择一款能模拟宝宝吸吮,且有刺激喷乳反射功能的吸奶器会更省力。
(2)吸力柔和且强弱可调 吸力大并不等于可以吸出更多乳汁,反而会导致乳房疼痛,因此应选择吸力柔和的吸奶器,并保证吸力可调。使用时,如果逐渐增加吸力感觉不适,可以调弱一档,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大舒适负压,此时最易刺激出奶阵,吸奶也更多更快。
(3)零部件易清洗 吸奶器与皮肤和乳汁直接接触,为了卫生安全,要确保所有的零部件都能够拆卸下来清洗,不要带有死角区域,否则会滋生细菌。
(4)吸乳护罩应尺寸合适 确保使用尺寸适合的吸乳护罩,这是进行有效吸奶的基本条件,有助于促进乳汁流出。
2.吸奶步骤
不管是手动吸奶器,还是电动吸奶器,使用步骤基本一致。
(1)净手 不管使用哪种吸奶器,妈妈都要先洗净双手。
(2)连接部件 将洗净并晾干的吸奶器各个部件连接好,取少量水或乳汁涂抹在吸乳护罩内侧,使其很好地吸附到乳房上,防止抽吸时漏气。
(3)控制速度 如果使用手动吸奶器,要先模仿宝宝的吸吮动作,短促快速地抽吸,刺激乳汁分泌;当泌乳增多时,减慢抽吸节奏,转换为频率稍低、相对稳定的速度,并持续一段时间。
(4)控制吸力大小 如果使用电动吸奶器,要先使用较小的吸力,再逐渐加大吸力,降低损伤乳头的风险。为了更高效舒适地吸奶,建议使用双侧双韵律电动吸奶器。它既可以减少吸奶时间,避免一侧吸另一侧漏的尴尬,对部分妈妈来说,双侧同时吸还有提高泌乳量的作用。
(5)标日期存储 吸奶结束后,先在储奶袋上写好吸奶日期,然后将乳汁从储奶瓶倒入储奶袋。注意:储奶袋不要装得太满,留出1/4的空间为宜,最后排出空气封口。当然,也可以使用能直连吸奶器的储奶袋,避免乳汁浪费和二次污染。
(三)如何储存和加热吸出的母乳?
正确储存、加热吸出的母乳,才能保证宝宝吃到优质的口粮。
1.储存乳汁
(1)如果宝宝在4小时内饮用,可以常温避光保存,要确保室温维持在20℃~30℃。
(2)如果宝宝在24小时之内饮用,要放在冰箱冷藏室(≤4℃)。指南显示≤4℃的环境下,母乳可以短期储存(<72小时),但家用冰箱冷藏室很难保证温度达标且恒定,因此建议冷藏保存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而且,不要放在冰箱门上或冰箱门附近,因为频繁开关冰箱门会使这个区域的温度不稳定。另外要注意,母乳应尽量与其他食物分开存放,避免受到污染。
(3)如果短期内宝宝不饮用,应在<-18℃的冷冻条件下长期储存(<3个月)。由于母乳只能解冻1次,因此每个储奶袋最好保存宝宝一次的饮用量,避免浪费。存放时,应将挤出时间较早的母乳放在冷冻室外侧,而新挤出的母乳顺次往后排,以方便先取用封存日期较早的母乳。
2.加热储存的母乳
(1)如果乳汁常温保存或放在冷藏室中,取用时只需把储奶袋或奶瓶放在40℃的温水中加热。建议使用恒温温奶器,不要使用微波炉加热或在炉火上直接加热。
(2)如果乳汁储存在冷冻室,取用时需先放到冷藏室解冻,再按照上述方法加热。
(3)乳汁温热后,再把储奶袋上的封口打开,倒进奶瓶,以防止乳汁出现分层。分层的乳汁虽然对营养价值影响不大,摇匀后也可以正常饮用,但味道比较腥,个别宝宝可能会不喜这种味道。
3.注意事项
(1)关于储奶容器,推荐选择储奶袋,避免使用金属制品,因为这类容器会吸附母乳中的活性因子,影响母乳的营养价值。要注意储奶袋的密封性,防止母乳变质。
(2)如果储存的母乳加热后没有吃完,剩下的就要扔掉,不能反复冷藏、加热,以免对宝宝健康不利。
(3)储存的母乳可能会分成乳水和乳脂两层,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哺喂前可轻轻摇匀。用储奶袋直接加热再倒进奶瓶,能缓解这种分层析出的现象。
(4)冷冻的环境会使母乳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对消化系统不是很完善的宝宝来说,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