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语言发育
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与智力发育密切相关,对于今后宝宝学习、与他人交往、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语言能力的发育标志着宝宝的全面发育。宝宝语言能力的发育一般分为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
1.发音阶段
宝宝在3~4个月大时就开始咿呀发音,7~8个月时能发出“爸爸”和“妈妈”的声音,8~9个月时会特别喜欢模仿大人的口唇动作练习发音。
2.理解语言阶段
宝宝在发音的过程中,会慢慢理解语言的意思,比如将视觉、触觉等与听觉联系在一起,理解一些日常物品,如奶瓶、灯、椅子等。9个月的宝宝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再见、睡觉、喝奶等。这时候妈妈和家里人都能对宝宝的发音及时耐心地回复,能够很好地促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10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能有意识地喊“爸爸”和“妈妈”了,而不再只是简单的模仿发音。
3.表达语言阶段
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宝宝会慢慢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一般宝宝在1岁左右就能说一些简单的词汇,比如拿、走、没啦、拜拜等;18个月左右能说出10个左右的字音;2岁的时候能指出简单的家庭成员或物品,会说2~3个字构成的短语。
与大运动能力不同,宝宝的语言能力是需要外界干预的。所以妈妈和爸爸要多示范和多说,不断给宝宝进行语言刺激。为了帮助宝宝增强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妈妈和爸爸可以多跟宝宝说话,告诉宝宝周围发生的事情,尤其是当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换尿布和哺乳、喂饭的时候,比如,对宝宝说“妈妈在给宝宝洗澡”“宝宝在喝牛奶”等,这样可以慢慢帮助宝宝建立语言和环境、动作等之间的联系。
当然,除了给宝宝创造“多听”的语言环境外,妈妈和爸爸也要给宝宝创造“说话”的机会。有些妈妈认为让宝宝看电视或听故事音频就是在帮助宝宝学说话,其实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宝宝学习语言的表达。因为语言的学习除了听,更重要的是相互交流。所以妈妈和爸爸可以带宝宝多出去走走,然后把看到的东西的名称告诉宝宝,比如,告诉宝宝这是房子、这是书、这是车,然后让宝宝跟着说。不断重复之后,宝宝以后看到这些物品就会自己指着说出物品的名字了。比如在路上看到汽车,宝宝就会指着说“车,车,车”了呢。
宝宝在学说话的时候,妈妈可能会发现宝宝发音不太准确,这是因为宝宝还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舌头和口部周围的肌肉。其实大部分的宝宝要到3岁左右,才能发音准确清楚,让人听明白他们说的话,而在此之前,可能只有爸爸妈妈才能听得懂宝宝说的话。但是妈妈和爸爸要注意,这时候不要因为宝宝发音不准确或者含糊不清,而急于纠正,这样做一是会降低宝宝想要说话的热情和欲望,二是越急于纠正,宝宝越容易出现口吃的情况。妈妈和爸爸要做的就是鼓励宝宝勇敢地说话和表达,即使宝宝发音不准确,也要及时给宝宝回应,比如宝宝跟妈妈说“这是素”,妈妈在回应宝宝的时候,应该正确地发音说“对,这是树”,慢慢地宝宝就会自己纠正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