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耳鼻护理
(一)耳朵护理
1.要不要给宝宝清理耳垢?
耳朵具有一定的自洁功能。通常情况下,耳垢会随着咀嚼或张口等动作自动从耳朵中掉出来,并不需要人为清理。家长们平时只需要用温热的毛巾将宝宝的耳郭清洁干净即可。但是当宝宝耳朵的耳垢很多或者很硬,无法自动排出时,需要给宝宝清理耳垢。
2.如何给宝宝清理耳垢?
不建议家长们直接用棉签去给宝宝掏耳朵,以免耳垢被推向外耳道深处;也不要用大人常用的“挖耳勺”去给宝宝掏耳朵,以免宝宝乱动时耳道被划伤。宝宝耳垢较多较硬时,可以选择去医院进行清理。由医生先用滴耳液将硬结的耳垢软化,然后再用镊子将耳垢轻轻夹出。家长们自己在家不可以直接尝试这样的方法,需要先咨询医生。
3.宝宝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当宝宝的耳朵不小心进水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外耳道内的耳垢会因为吸水而软化膨胀,甚至可能滋生细菌,引发炎症。当发现宝宝耳朵进水后,可以在外耳道放入适量干燥松软的棉球,5分钟之后取出来,此时外耳道的水基本被吸干。不要用棉签去蘸外耳道的水,以免将耳垢和水推向耳道深处。如果发现宝宝的耳朵进水后,宝宝出现发热、哭闹不止、耳道流出异味液体的情况,应尽快带宝宝就医。
在生活中如何避免宝宝耳朵进水呢?在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用手指压住宝宝的耳朵,使耳郭往前遮盖住外耳道。能独立坐稳的宝宝在洗头时还可以戴上宝宝专用的洗头帽。带宝宝游泳时,可以给宝宝佩戴耳塞。游泳结束后用棉球将耳朵周围的水及时擦拭干净。
4.怎么保护宝宝的听力?
保护宝宝听力需注意以下几点:①不要在宝宝耳边大声喊叫,特别是要提醒家里的其他小朋友们。②使用家用电器(电视机、收音机、音响等)、电子产品时限制音量,一般最大的音量不应超过正常的说话声。③避免给宝宝玩噪音特别大的玩具。④如果家位于闹市区,或者周围正在施工,可以安装隔音玻璃来降低噪音。⑤洗头、洗澡或者游泳时,保护好宝宝的耳朵避免进水。洗完或游泳完毕后,用棉签或棉球蘸干宝宝耳郭周围的水。
(二)鼻腔护理
1.正确认识鼻黏膜
鼻黏膜位于鼻腔表面,具有分泌功能。我们常说的鼻涕就是由鼻黏膜分泌产生的。很多家长认为应该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分泌物,避免宝宝呼吸不畅。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频繁的清理鼻腔,不仅容易造成鼻黏膜受损,还容易刺激鼻黏膜分泌更多的分泌物,常常导致明明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宝宝却还是有很多鼻涕、鼻屎的情况。事实上,当我们通过鼻腔吸入空气时,鼻腔分泌物能够帮助清除空气中夹杂的一些粉尘和病菌,还能够湿润空气。所以,家长们不要过于频繁地给宝宝清理鼻腔。
2.如何给宝宝清理鼻腔?
当鼻腔分泌物过多时,根据分泌物的不同性状,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清理。分泌物比较干时,家长们可以先在鼻腔内滴入几滴盐水软化分泌物,然后用涂抹了橄榄油或香油的棉签去擦拭鼻黏膜,清理分泌物。配制盐水的方法:将1小勺盐和一定量的温水混合,然后装入空瓶中给宝宝使用。分泌物比较黏稠时,直接用抹有橄榄油或香油的棉签去擦拭鼻腔,鼻腔受刺激后会引起宝宝打喷嚏,从而排出分泌物。此外,也可以用吸鼻器将分泌物吸干净,但是吸鼻器不能频繁使用,以免操作不当反而损伤鼻黏膜。
3.宝宝鼻塞了怎么办?
宝宝出现鼻塞常常是由两个原因引起,一个是鼻腔分泌物过多,另一个是鼻黏膜水肿。家长们可以用手电筒去观察宝宝的鼻腔,如果发现鼻腔内有很多鼻涕,鼻黏膜没有红肿,那说明宝宝鼻塞是由分泌物过多引起,此时给宝宝清理鼻腔即可。如果发现鼻腔的空间变得狭窄,说明鼻黏膜肿胀了。肿胀不严重时,家长们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湿敷宝宝的鼻子,或者使用雾化器湿润宝宝的鼻腔。肿胀较严重时,需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4.宝宝鼻腔干燥怎么办?
冬天空气比较干燥,特别是在开暖气的房间里。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宝宝鼻腔干燥,让宝宝感觉鼻子不舒服,出现爱抠鼻子,甚至是将鼻黏膜抠破出血的情况。家长们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湿润空气,保持合适的室内湿度;还可以用棉签蘸满橄榄油或香油,给宝宝涂抹鼻腔,使宝宝的鼻黏膜保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