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时,应该怎么办?
腹泻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可以促进肠道有害物质的排出。宝宝发生腹泻时,不可盲目止泻,而应尽快找到腹泻的原因,对症治疗。宝宝腹泻期间,妈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送检大便
收集宝宝的大便,放于清洁塑料瓶或新鲜保鲜膜中,并于2小时内送检。
2.适当补液
可采用口服补液盐的方式补充水分、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条件不允许时,可在米汤中加适量盐代替补液盐。同时,需密切关注宝宝脱水情况,如出现连续4小时没有排尿、口腔黏膜干燥、哭泣时没有眼泪、眼窝凹陷,则提示有脱水现象,需立即就医,进行补液治疗。
小贴士
口服补液盐时,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最好每隔2~3分钟喂水1次,每次10~20ml。大概3~4小时即可纠正宝宝脱水。
3.喂养要点
婴儿的喂养是一项精细的过程,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禁食,但妈妈可适当减少哺乳次数、缩短哺乳时间。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需停止喝配方奶,禁食6~24小时后,宝宝腹泻次数减少,可换回配方奶。
(3)吃辅食的宝宝,在腹泻缓解、排便次数开始减少后,方可进食。进食必须从少到多、从稀到稠。可先进食蛋花汤、蔬菜汁等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质食物。
4.臀部护理
腹泻期间,宝宝会频繁大便,不可避免地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妈妈需要做好臀部的清洁,否则会导致尿道感染。每次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擦干并涂爽身粉,以保持臀部干燥清洁。如果臀部因擦拭次数太多导致擦伤,可以局部涂植物油缓解。
5.腹部护理
注意腹部保暖,腹部受凉可使肠蠕动加快,加重腹泻。
6.及时就医
如出现下列情况,提示宝宝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1)大便带血或有黏液、发热。
(2)宝宝持续半小时严重的腹部绞痛,可能表现为胸膝卧位,大声啼哭,在腹泻后仍未减轻。
(3)1岁以内的宝宝12小时内腹泻次数8次以上。
(4)腹泻或呕吐加重,24小时内超过12次。
(5)宝宝持续呕吐、无法进食。
(6)伴发皮疹、呕吐、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