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的护理
产后妈妈的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生殖系统以及乳房的变化最为明显。宝宝虽然出生了,但妈妈的机体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复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间通常为6周,医学上称为产褥期,俗称“月子”。月子期间的护理也就是指产褥期(产后6周)的相关护理。在这期间,产妇尚处于身体恢复期,抵抗力较差,非常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所以“坐月子”确实是有必要的,但“坐月子”绝不是传统认知上的不刷牙、不洗澡、不下床!产妇应该科学坐月子,预防产褥感染等疾病。
1.会阴护理
产后恶露会增加会阴感染的风险。如果恶露清理不及时,很可能会滋生细菌,造成阴道感染。因此,产后要重视会阴的清洁护理,以免患上阴道炎、宫颈炎或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会阴护理最重要的是保持会阴清洁和干燥,每天应冲洗1~2次。使用由开水放凉的温开水,而不是在开水中掺入冷水,以防未经高温消毒的冷水中含有细菌进入阴道造成感染。准备专门清洗会阴的毛巾和水盆,且每次清洗完毕要对这些物品进行消毒,并在阳光下晒干。尽量用流动的水冲洗(可用小水杯舀温开水),如果条件不允许,可用温湿毛巾轻轻擦洗,要从前向后擦,避免肛门附近的细菌进入阴道引发感染。清洗完毕,要用干毛巾或干净的纸巾将会阴擦干,并保持干燥。每次如厕后,也要用清水从前向后冲洗,避免细菌感染。
2.个人卫生
产后1周内,妈妈体内潴留的液体通过皮肤排泄,在睡眠时更明显,醒来时会满头大汗,俗称“褥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此,产妇要经常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不仅能够保持个人卫生,且有利于产后恢复。自然分娩且体质较好的产妇,可以在产后2~5天根据自身情况洗头洗澡;如果是剖宫产,要根据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医生建议确定。每次洗澡时间以5~10分钟为宜,时间太长会因浴室空气不流通、温度高,引起头晕、胸闷等。采用淋浴的方式,严禁盆浴,避免引起阴道感染。若因会阴有伤口不能淋浴,可以选择擦浴。此外,洗澡时应控制室温和水温,洗完澡后要尽快擦干头发和身体,避免着凉。
3.口腔护理
每天坚持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但是,有不少产妇被“产后刷牙会让牙齿变松,会掉牙齿”的说法吓到,以至于整个月子期间不敢刷牙。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月子里不刷牙,反而会影响牙齿的健康。因为唾液含酸量高,牙齿容易受损。同时如果长时间不刷牙,口腔很容易滋生细菌,易引起牙周炎、牙龈炎和龋齿等口腔疾病。因此,月子期间要重视口腔卫生,除了早晚刷牙,每次进食后也要漱口。建议产后保持刷牙习惯,选择软毛牙刷,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或损伤牙龈,每次刷牙最好用温水。
4.乳房护理
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刺激泌乳。产后第1~3天开始,泌乳量会逐渐增大,妈妈应学会正确护理乳房及哺育宝宝的方法(详见第三章婴儿的喂养护理)。乳房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干燥。哺乳期建议使用棉质乳罩,大小适中,避免过松或过紧。每次哺乳前可以柔和地按摩乳房,刺激泌乳反射,应用清水将乳头洗净,并清洗双手。乳头处如有痂垢,应先用油脂浸软后再用温水洗净,切忌用乙醇等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哺乳时应让宝宝吸空乳房,当乳汁充足尚有剩余时,应用吸乳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分泌,同时可以预防乳腺管阻塞、乳腺炎等情况。
5.产后保暖
产妇产后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身体调节能力较差,因此保暖很重要。但是切勿过度保暖,尤其是夏季,否则极容易中暑,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如果天气炎热,可以开空调,使室温保持在26℃左右。注意,空调风不要直吹妈妈和宝宝,以免着凉。月子期间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开窗时,妈妈和宝宝可以先转移到其他房间,待通风结束关好窗后再返回房间。
6.饮食护理
月子期间的饮食都以清淡为主,食用温补、营养、易消化的膳食,滋补汤水和绿色蔬菜合理搭配,切忌食用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香精或重口味调料。注意荤素搭配,切忌一味地大补,妈妈刚生完宝宝,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若在这时候就一味进补,对产妇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负担,进而影响泌乳,导致宝宝腹泻。除进食鸡汤、鱼汤、骨头汤等温补食物外,还应包括蔬菜、水果等,改善食欲,同时预防产后便秘。若担心蔬菜、水果性凉,在烹饪蔬菜时可以加些姜丝,水果选择温性水果,如苹果。产后也需补充优质蛋白质,适当进食牛奶、肉类、蛋类及豆制品,并多食用一些汤菜,做到干稀搭配、荤素搭配,保证母乳喂养需求。月子期间,产妇的饮食应做到少食多餐,一般以每日4~5餐为宜。
需要提醒的是,产妇在出院后1周内、产后14天、产后28天一般会有社区医疗保健人员进行2~3次产后家庭访视,以了解妈妈及宝宝健康情况,包括妈妈饮食、睡眠及心理状况,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情况,会阴伤口或剖宫产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等。妈妈也可以在此期间通过询问医护人员获得相关的指导和帮助。此外,产后42天(即产后第6周结束时),妈妈应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了解妈妈产后全身恢复情况以及宝宝发育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产后6周内子宫尚未修复,应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后,根据产后检查情况,可以恢复正常性生活,但应做好避孕措施,哺乳妈妈应选用合适的工具避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