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的母乳

二、不同阶段的母乳

有很多妈妈以为母乳在哺乳过程中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母乳是非常神奇的,它根据宝宝生长的不同阶段发生变化,不断地调整以适应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同时期的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成分及比例是有所不同的。因此,妈妈不必担心母乳的营养不够,记住,母乳绝对是宝宝最好、最安全的口粮。

1.初乳

分娩后7日以内的乳汁为初乳。初乳看起来并不讨喜,呈淡黄色、质地黏稠,而且分泌量特别少(每日15~45ml),但是非常珍贵。初乳具有高蛋白质(90%为乳清蛋白)、低脂肪的特点,维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含量丰富,并含有初乳小球(充满脂肪颗粒的巨噬细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初乳可以提供给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内需要的所有液体、营养,以及珍贵的免疫力。这个阶段,不用担心乳汁量的问题,因为新生儿的胃容量还很小,单次需求量很低,但是也正因为胃容量小、消化得快,所以需要频繁喂哺。

2.过渡乳

分娩后7~14天乳房开始分泌过渡乳,这是初乳向成熟乳的过渡。过渡乳的分泌量开始增加,同时乳汁中的脂肪含量也开始增加。很多妈妈在这个阶段会体会到喷乳反射,俗称“奶阵”。这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当产后刺激乳头时,大脑会刺激分泌催乳素,使乳腺细胞以及乳腺管附近的肌肉收缩,形成压力,将乳汁推入乳窦进行储存,如果再次刺激乳头,乳汁便会喷出,这就是喷乳反射。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学会刺激奶阵会更好地帮助泌乳。过渡乳分泌时期,乳腺会根据宝宝的饮奶量来逐渐调整泌乳量,在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之前,乳汁的分泌如果大于宝宝的饮奶量,就会出现涨奶的情况。反之,如果乳汁分泌量不足,可以通过勤哺乳的方式让乳腺感知这个事实。一旦乳腺有所感应,就会更加卖力地分泌,以满足宝宝的需求。妈妈切莫灰心,不要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添加奶粉,加奶粉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让乳腺以为自己分泌的乳汁已经够用了,本可以实现纯母乳喂养,也会变成混合喂养或者人工喂养。

3.成熟乳

分娩14天以后的乳汁为成熟乳。妈妈在产后6个月内平均每天泌乳量逐渐增加,泌乳总量每天可达700~1000ml。同时,随着泌乳时间延长,母乳中蛋白质、矿物质、乳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而脂肪、能量的含量则在过渡乳中达到高峰,在成熟乳中维持恒定,并能完全满足6个月内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成熟乳分为“前奶”与“后奶”。哺乳开始的时候,宝宝先吸出来的奶为前奶。前奶较稀薄,含水分、矿物质和蛋白质较多,比较解渴,脂肪和能量不高。哺乳快结束之前、前奶以后的乳汁,颜色较白且比较浓稠,称为后奶。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营养物质,可提供热量,使宝宝有饱腹感。有的妈妈担心宝宝后奶摄入不足会导致体重增长缓慢,会挤掉一部分前奶,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前奶蛋白质含量高,后奶脂肪含量高,二者缺一不可。不吃前奶,宝宝摄入的蛋白质不足,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不吃后奶,宝宝摄入的脂肪不足,宝宝会偏瘦小。因此,正确的哺乳方式是吃空一侧乳房,下次吃空另一侧乳房,有的妈妈乳汁分泌多一次吃不完,需要挤一部分,挤奶时也要科学地挤,哺乳时这次挤掉前奶吃后奶,下次可以挤掉后奶吃前奶,交替吃前奶和后奶宝宝摄入的营养就会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