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法
【机构人员】 中共彝良县委政法委下设5个科室:办公室、政工室、综治维稳室、执法监督室、政治安全室。行政编制数14名,现有在职职工11名,女1人,少数民族2人。
【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2020年7月11日,召开全县政法工作会议暨扫黑除恶“重点县”推进会。立足彝良实际,分析形势,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政法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县委书记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安天荣传达了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议精神。县委书记和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签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目标管理责任书》(以下简称《责任书》),安天荣和部分行业部门代表签订《责任书》,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陆丹和部分乡镇代表签订《责任书》。
【平安城市创建】 贯彻落实“平安彝良”创建总体工作部署,着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协防“四位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认真执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贯彻落实《彝良县重大决策及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和《彝良县重大决策及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始终坚持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形成决策、上项目的前置程序,把风险评估贯穿于项目评估、决策与实施的始终,做到应评尽评,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目前建成城区及15个乡镇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头1024个,电子信息采集设备12套,视频抓拍卡口32套,无线WIFI管控设备146套、动态人脸识别设备39套、交警电子警察3套。布建彝良县发界安置点视频结构化解析系统,总投入1390万余元,拟建摄像头398个,标卡2个,停车场卡口4个,天眼2套。严格落实“135分钟”打击圈防范工作机制,建立“指挥长+调度中心+处警单元”三级响应勤务指挥机制,推行“交巡合一、巡盘一体”勤务模式,建设公安检查站、执勤服务点各1个,中心警务亭2个,治安岗亭12个,治安卡点15个,护学岗6个。推进通讯保障系统建设,完善扁平化调度功能,完成公安三、四级网络升级改造,购置350兆对讲机25部,无线对讲机40台,移动警务终端312台,移动警务核查终端5套,反恐终端1套。投入30余万元推进合成作战中心建设,整合部门资源,打通警种壁垒,成立实体专班,实现调度与勤务精准指挥、风险与隐患精准研判,形成管控与侦查合战效能,实现精准勤务指挥。不断充实基层防治力量。全面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扎实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警务室3个、行政村(社区)警务室(站)146个,治保会146个,落实“红袖标”2500余人,组建“彝良义警”队伍2000人;推动警力下沉,基层派出所正式警力配备120人,占民警总数的40.1%。积极推动彝良县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全县147个村(社区)建立治保会,落实治保主任各147人。
【综治中心建设】 按照《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等文件要求,统筹整合办公场所、部门资源、人员力量,通过与党群服务中心同步推进建设,建立集治安防控、矛盾化解、平安创建、维护稳定、网格管理于一体的综治实战平台。全县共建立县级综治中心1个,乡镇综治中心15个,村(社区)综治中心105个。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与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实行一班工作人员、一套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理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党建+网格+服务”的网格化单元格管理体系,不断创新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和谐稳定。目前,全县共划分2794个网格,共配备兼职网格员4051名。
【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 严格贯彻落实《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切实防范“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县各调解组织共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00余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14件,调处成功2271件,调处成功率为98.14%,其中复杂疑难案件178件,协议金额1139.62万元,履行协议2242件,履行率为98.72%,兑现了2019年度人民调解以案定补经费12.54万元。
【重大信访积案化解】 结合彝良信访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信访事项催办督查制度》《特殊个案心理疏导制度》《接访劝返每日小结制度》《重大信访问题专报、通报制度》《信访积案化解结果导入公证制度》等18个制度。严格遵循《信访条例》规定,及时全面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信访、人民网留言、手机信访、微信信访等多种渠道提出的信访事项,2020年我县共受理群众信访964件1966人次,办结926件,办结率96%,其中来访372件1235人次(集体访56件864人次),来信208件345人次,网上信访384件386人次。建立了解决特殊疑难信访专家库。为更好地化解特殊疑难信访问题,抽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专家、部门精英等精干力量入库,通过部门联动、专家会商、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矛盾联调,充分发挥专业力量在化解信访问题中的作用,推动信访问题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更多渠道调解化解,一年来,共使用特殊疑难信访资金35万元,推动解决信访疑难问题24个。
【特殊人员管理】 进一步调整充实各乡镇安置帮教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办公室职能职责,完善刑释人员一人一档工作。2020年共接收刑释人员502人,一般帮教493人,重点帮教9人,帮教率100%,全县共有在册刑释解教人员2552人。不断充实司法所社区矫正队伍,聘用了33名社区矫正专职辅助人员,办理新入矫279人,矫正解除人员253人,受理调查评估225件,现在册社区服刑人员380人,其中缓刑344人、假释29人、暂予监外执行7人,衔接率100%。
【命案防范整治】 制定下发了《彝良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命案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和《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切实防范“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防控工作重点、职责任务、责任追究等措施,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别是婚恋纠纷、邻里纠纷、债务纠纷等易引发“民转刑”的矛盾纠纷,实行专案攻坚、集中突破和重点化解,严防命案发生。今年1至11月全县发生命案4起,破获4起,破案率100%,同比2019年7起下降3起,下降42.86%。
【社会政治稳定工作】 成立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县委办公室主任兼任国安办主任,县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国安办副主任,在县委政法委增设基层人民防线办公室,协助国安办工作。县委网信办密切关注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和监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坚决防止各类不正当言论在网络中蔓延。切实开展国家安全防范宣传发动工作。制定下发了《2020年彝良县“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于2020年4月15日在县城、乡镇人口密集区域开展“4·15”国家安全日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国家安全法》《反恐怖法》及有关国家安全宣传传单,努力营造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宣传氛围。政法、民宗、统战部门还利用礼拜日深入乡镇宗教堂点积极开展国家政治安全、法治和扫黑除恶宣传,同时开展信教人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严防境外意识形态渗透,积极抵御“颜色革命”风险。紧紧抓住重点环节,强化反恐维稳。组织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车站、银行、快递、超市等相关重点目标单位开展反恐督导检查,共签订反恐责任书34份,建立重点目标基础台账179个。
【防范和处置邪教】 紧紧围绕“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继续推进防范境外宗教渗透专项治理,严防、严打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2020年,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扫黑除恶工作的部署要求,始终围绕“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长治”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进一步提升犯罪预防能力,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工作目标,坚持“更好破大案,更多破小案”工作思路,狠抓大案要案攻坚和违法犯罪预防。进一步提升高危管控能力,固化地域性犯罪综合整治“整治专班+管控场所+整体移送”“走出去打防+请进来管控”“双管、双控、双打击”工作经验,破解外流盗窃犯罪人员管控难题。进一步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以扫黑除恶乱点整治、行业领域乱象、乱点整治为契机,以常态开展“三查”“五查”行动、集中开展“三查六告知”行动为载体,推动形成乱点整治、综合治理、行业监管多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交通管理方面以“减量控大”为重心推动交通事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应急三堵重点三治”专项治理。深入开展“两站两员”“警保合作”建设,强化安全劝导。整治交通违法,查处交通违法。校园安全方面,狠抓“一校一警、一院一警”落实,促进校园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 制定下发了《彝良县2020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0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集中宣传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做好配合2020年度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的紧急通知》和《关于深入做好配合2020年度下半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的紧急通知》,压实各部门责任,细化措施,持续做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提升工作,进一步扩大安全感满意度知晓率、提升全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制作了群众安全满意度宣传视频6个、PPT1个、倡议书2份通过微彝良、彝良圈、彝良警方、彝良警方抖音号、政法委微信公众号、政府对外公屏等媒体上进行宣传。政法委制作了“12340”测评电话宣传折页40000余份,发放宣传,同时将市政法委制作的宣传海报、挂历19000份分到15个乡镇和学校进行发放宣传。积极发动医院、酒店、超市等企业,利用LED显示屏对0871-12340测评电话进行宣传;充分利用“96885”、农讯通、校讯通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各乡镇、各单位积极利用微信工作群开展宣传。
【党 建】 始终把推进政法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实施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的组织保障,作为全面建设政法铁军的重要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着力在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坚持每月召开1次支部会议,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支部共组织集中学习20次,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党员干部学习时间达到了100小时以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更严更实的党风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推动党建工作各项任务在政法机关落实落地。县委政法委严格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干部职工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便于工作联系和为人民服务。牢牢把握党建的引领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现依法治县、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
【扶贫工作】 派出1名政法委副书记到双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名政法委副书记和1名正科级干部为驻村工作队员,其他干部职工为挂联帮扶工作队员,共12名干部先后深入双河村14个村民小组,对机关干部挂钩的96户贫困户进行扶贫帮扶工作。驻村期间积极广泛宣传扶贫政策。认真配合双河村“三委”做好脱贫攻坚相关工作的宣传,让群众充分了解脱贫相关政策,并在入户时给群众讲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向群众宣传彝良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工作。大力推进全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抓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旧房和拆除危房重建,并于2019年底完成易地搬迁。争取县上补助,大力发展产业,种植花椒、天麻、魔芋、车厘子等经济作物。解决全村的安全饮水问题;保障学生群体教育,对符合申请“雨露计划”的学生全力予以申请保障,严格控制辖区中小学生失学辍学。帮扶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对卡户劳动力实行送岗上门。
(供稿:郑发赟、何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