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务服务管理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与2019年相同。
【政务中心】 进驻县政务中心共24个部门,包括农业、林草、水务、民政、生态环境、发改、工科、应急、交通、投资审批、住建、卫健、文旅、自然资源(含不动产登记中心)、司法(公证)、市场监管、教育、人社、工会、民政、医保,中城燃气、水投公司、供电局。进驻人员67人,进驻人员同比2019年保持稳定,进驻事项增加到817项,同比2019增长了102%。2020年受理事项62516件,办结62799件,按时办结率100%,办件量与2019年保持稳定。政务大厅分为社会事务服务区、企业服务区、投资审批服务区、综合服务区,能够满足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中介服务等业务全面进驻集中办理需求,同时设置有咨询服务、办事等候、自助服务、投诉受理、视频监控和会议室等功能区域,在大厅各位置设置引导、提示、警告、禁止等标识,方便办事群众。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办事服务。严格贯彻各级政府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决策部署措施,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建设、优化公共服务程序,落实省、市、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中关于乡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最大程度畅通便民利企的渠道,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县15个乡镇、139个村委(社区)全部在乡镇、村委(社区)挂牌成立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有专门的便民服务办公室集中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每个乡镇、村委(社区)建有一套基层综合服务平台网络设备为群众提供网上办事服务,并融合应用到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受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县依托云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完善云南政务服务网上大厅建设工作。乡村实体大厅建设。通过督查整改,15个乡镇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已具备。
【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建设】 按要求在省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完成办理事项录入调整、主题分类、更新、发布工作,梳理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事项信息,力争网上事项信息与公开数据同源、内容一致、信息完整,政务服务网上录入事项二级以上办理深度事项达到录入事项的90%及以上。办理实现在法定时限的基础上压缩了50%以上。完善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县级和乡镇政务服务实体大厅项目化办事配置、栏目配置并展示在网上大厅页面。按时回复群众咨询、投诉,无超时办件,没有不满意评价。
【投资项目审批】 投资项目审批工作以“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为目标,全面公开办理事项,编制办事指南,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审批流程,开展容缺后补联合审批、并联审批,着力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同时,结合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精神,全年县投资审批服务中心受理审批事项393件,办结事项232件(含接转件),按时办结率100%。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接件200件。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进简政放权。全年,对506项行政职权事项进行调整,其中,调整实施机关143项、取消114项、合并实施154项、变更名称71项、新增3项、承接19项、取消审批改为备案2项。
【优化营商环境】 配合第三方评估公司开展营商环境“红黑榜”评估,牵头整改省级、市级评估反馈问题,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促提升,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电子政务】 全年完成政务服务网上平台61家部门修改账户实名制368个,电子印章模板采集128颗,证照采集69个,上级备案成功47颗,备案中26颗,未备案55颗,备案率57%;加强大厅信息化建设,建成投入使用“好差评”系统、窗口吊牌、LED显示大屏,更好服务群众,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强化网上政务大厅和“一部手机办事通”宣传推广应用,切实以“网上办、指尖办、预约办”,打造“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年,全县实名认证用户数101092人,人均实名认证率16.01%,排全市第1名;累计办件量653512件。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合理规划设置开标厅、评标厅、专家抽取室、监督室、询标室等核心区;完成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分支系统建设,设置评标专家电子抽取终端、电子开标室、电子评标室;通过专线建成保证金收退系统,同时与银行签订了相应的保密协议;完善《开标纪律》《评标纪律》《专家抽取管理办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职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档案管理职责》等管理制度。全年完成各类进场交易项目40个,预算金额77296.38万元,中标金额75161.02万元,节约资金1145.36万元、增值资金227.342万元,其中,19个建设工程类项目全部按照远程异地的方式完成评标,配合其他县区完成远程异地评标10个项目。
【政府采购出让中心】 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为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下属副科级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主要承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全县采购项目代理业务,受采购人委托完成其他政府采购项目代理业务;承担公共资源交易目录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国有产权出让(转让)等代理业务;提供政府采购与出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等;负责审核县级电子卖场供应商资格和注册信息,对商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价格抽查、市场调查、价格比对等,督促供应商守规守纪规范交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等工作。县级电子卖场累计完成审核各类供应商进驻23家,商品审核2600项,电子卖场交易金额约230万元。
【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县纪委全会精神,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3次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履行“三项”责任。认真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印发局党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健全完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股室(中心)负责人—股室(中心)其他工作人员”党风廉政建设管理体系,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强化责任分工,推动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三项责任落地生根。营造良好氛围。开展专题廉政党课暨廉政提醒谈话2次,主要领导与单位干部职工集体廉政谈话1次,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交心谈心8人次,其他班子成员与分管股室、中心谈心谈话10余人次,积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及秦光荣流毒影响,确保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党中央政令通畅、令行禁止。
【扶贫工作】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挂联帮扶荞山镇田坝村。田坝村2019年有贫困人口663户2778人,其中已脱贫621户2625人,未脱贫42户143人,通过各项扶贫措施的落实,全村2019年整村脱贫出列。是年,对照未脱贫户一户一册短板弱项,通过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42户未脱贫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顺利脱贫。
落实帮扶措施。落实产业帮扶措施。2018年、2019年脱贫户全部加入岭上专业合作社,实行入股分红,同时在辖区大力发展花椒、天麻、魔芋等种植业,确保产业稳定增收。落实就业帮扶措施。按照县、镇就业扶贫工作要求,全体驻村工作队员、包保干部进组入户,加大外出务工动员宣传,确保有劳动力、未发展产业的贫困户至少有1人外出务工,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落实教育帮扶措施。及时完成全村义务教育家庭学生就读情况摸底。全村无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学生。落实医疗扶贫措施。实现患四类慢病家庭签约医生全覆盖,并定期开展入户随访,所有建档立卡户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享受180元补助,全年全村建档立卡663户2778人参加医疗合作,并配合县医保局完成符合慢性病卡的群众办理了慢性病卡。落实社会兜底扶贫措施。全村困难群众有低保487人(非卡户190人),特困供养16人,残疾人115人,以上人员低保、五保、残疾人两项款都按时发放。落实住房安全保障措施,经排查,全村所有农户住房安全均达标。实施抗震房31户,完工15户。落实饮水安全保障措施。通过近年安全提升巩固工程、小水管网等工程实施,全村群众饮水安全都已达标。
【疫情防控工作】 成立领导组以主任领导为组长、副主任为成员的疫情防控工作为领导组。强化责任落实。及时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动员会议,传达学习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文件精神,明确当日值班工作人员,在政务服务大厅做好宣传、消毒及疫情排查、登记工作,做好重要信息的收集和及时报送工作;强化宣传引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通过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大厅显示屏等媒介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强化联防联控。加强与县卫健和疾控等部门联系,建立联络机制,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并采用疾控中心提供的84消毒液对新政务服务中心办证大厅、厕所、电梯等进行清洁消毒,累积消毒面积为1500平方米。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分类进出,减少人员交叠;加强进出管理,强化疫情防控;提醒到大厅办事的群众自觉佩戴口罩。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请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等温馨提示,做好“外防输入”工作;加强消毒杀菌,确保环境卫生。
【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按照爱国卫生专项行动要求,广泛普及爱国卫生知识,认真履行好爱卫会成员单位职责。
加强机关环境卫生管理。健全卫生管理组织、制度,有分管环境卫生的领导和科室,定期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卫生设施完善,厕所符合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要求,上下水通畅,清扫保洁到位。政务服务大厅干净,绿化美化,院内可绿化面积绿化率达到90%以上。室内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楼道、墙壁整洁,有专人负责日常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无乱堆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无卫生死角。单位门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卫生秩序良好。
完成18个文明卫生窗口创建工作。
开展机关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禁烟活动,办公室、会议室、楼道等区域有禁止吸烟标识,室内外无乱扔烟头的现象;设置宣传栏、开办讲座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健康体检,落实工间操制度。
【政务公开宣传工作】 在“彝良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信息85条,其中,行政审批信息、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类信息75条,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机关职能、机构设置、政府集中采购、三公经费等信息10余条。申请事项办事指南发布率达99.8%,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发布率达82.02%,政务服务平台发布资讯126条,“互联网+监管”发布监管动态112条。完成《彝良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的编制和发布。四是运用政务新媒体开展解读回应,通过热门公众号“彝良圈”“微彝良”、政府网站利用图文加视频等群众易于理解的方式解读办事通2.0版可办事项。五是落实公文属性,发布彝政务通文件5份。通过以上多渠道、多形式及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着力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供稿:县政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