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与2019年相同。年末,实有干部职工49人(机关19人,所属事业单位县应急救援中心12人,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18人)。

【安全生产】 全县全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4起(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0人,受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死亡人数增加5人、受伤人数减少8人,直接经济损失减少86万元。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27.3%、上升33.3%、下降40%、下降89.6%,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增长保卫战、脱贫攻坚大决战的紧要关头,始终统筹抓实抓好安全生产防范各项工作,召开2次县委常委会议、4次县政府常务会议、4次安委会全会及多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调整充实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县委理论中心组、县政府常务会议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听取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情况汇报。县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培训班。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安全生产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和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推动安全生产防范工作。

抓专项整治,从“两个根本”上解决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于4月作出系列部署和安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的统一基调,县于6月24日召开全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联席会议,7月18日印发《彝良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道路交通“生命防护工程”、煤矿过剩产能化解及置换、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及砂石料矿山整合、危险化学品整治搬迁、工贸企业标准化建设、消防“生命通道”、城市安全发展等工作重点,制定1+2+9共计13个方案,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关副县长为副组长、部门和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全县各层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措施制度和隐患清单,着力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有序有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

抓风险防控,全力遏制重特大事故。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有力有序推进专项整治。1至3月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按照“查清病因、开好良方”的原则,突出“会诊式”查改安全隐患行动,重点惩治典型违法行为,治理重大隐患,关闭取缔非法企业,加大实施联合惩戒。4至5月和“两会”隐患“清零”行动纵深推进。全县上下统一行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分解任务,同谋“一盘棋”,查改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风险。抓实安全度汛工作。针对入汛早、极端天气较往年增多等特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通盘部署下,全县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汛期安全防范工作,重点对工程建设、道路交通、矿山、危化品、学校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汛期安全隐患整治,专门对高等级公路建设领域汛期安全进行指导督促追踪,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进行逐一交办、逐一整改、逐一销号。全面启动冬季安全生产防范工作。县委第64次常委会议、县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分别研究冬季安全防范工作,全县开展岁末年道路交通抗冰保通、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燃气供应等领域集中整治,重点工程建设领域安全检查。五是购买专家服务,助力全县非煤、危化、工贸、交通、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企业排查隐患、化解风险、解决问题,进一步查清深层次不安全因素,解决根本性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抓督导督查,倒逼责任落实。开展综合督查检查。从多部门抽人组成督查工作组,对“两节”“两会”、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端午节、汛期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重要时节时段安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开展复查追踪。主要对市政府、市安委会督查组督查交办的问题事项,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交办的重要事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对全县前期工作督查发现的问题整治情况进行对标对表督导,对整改迟缓或治理不彻底的乡镇、部门进行全县通报。县政府相继对“2·08”“3·15”“5·11”几起事故启动责任倒查,严肃责任追究;对市安委会督查组交办的35个问题实时督导跟进整改。从严执法,加大力度,推进“打非治违”行动。全年,收缴非法烟花爆竹伪劣产品200余件,行政拘留4人;危化品立案查处1起;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5万起。强化警示约谈。对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问题不真查真改、安全监管指令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开展警示教育,盯紧企业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安全法规宣传】 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广泛宣传,强化理念渗透,筑牢思想防线,提升全民安全法治意识。全年,紧扣“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主题,制作宣传栏30余档,发放宣传单、小册子、围裙、扇子等宣传资料20000余份,宣传水杯22000余个,设置展板120块次,设置咨询台30余个,接受群众咨询10000余人次。邀请专家及部门监管业务“排头兵”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公开课”,全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300余人次参加宣讲活动,着力提升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扩充宣传渠道,构建“大宣传”格局。畅通“温馨提示”“彝良安全生产公众号”、手机短信提醒等渠道,积极营造落实责任、凝聚共识的浓厚氛围。

【防灾减灾救灾】 全县围绕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目标,加强部门协作联动,科学会商研判,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成功处置“6·30”洪涝灾害、“7·20”山体滑坡、“8·13”洪涝灾害、“11·07”滑坡等自然灾害,紧急转移安置1267人,紧急避险转移4646人。

受灾情况。全县不同程度受灾,相继发生风雹、洪涝、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14次(洪涝灾害6次、风雹灾害2次、山体崩塌灾害1次、滑坡灾害3次、干旱灾害1次、低温冷冻1次),造成死亡4人、失踪1人、受伤2人;涉及32个(次)乡镇124村834组32749户298935人不同程度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267人,紧急避险转移464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3818公顷,成灾面积11840公顷,绝收531.8公顷,草场受灾0.4公顷,毁坏耕地面积1.6公顷;倒损村民住房386户1070间(其中:倒塌房:37户166间、严重损坏97户253间、一般损坏房屋252户651间);直接经济损失19757万元(其中:农业损失7634.5万元,基础设施损失8322.8万元,公益设施损失80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982.1万元,工矿企业损失18万元)。

减灾救灾。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深入重灾乡镇指导抢险救灾,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分别前往灾区指导应急处置,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各负其责、各抓其职、协同作战,分别调集力量组成应急救援工作小队和专班,全方位开展救灾工作。同时,针对“6·30”洪涝灾害、“7·20”山体滑坡、“8·13”洪涝灾害、“11·07”滑坡等自然灾害,专门成立了抢险救灾工作组,负责抢险救灾、人员安置、设施抢修、思想宣传、防疫等工作。转移避险安置。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267人,紧急避险转移4646人。特别是“6·30”洪涝灾害,转移安置725人(洛旺乡486人,柳溪乡202,海子镇37),紧急避险转移4646人(牛街镇1500人,柳溪乡2324人,洛旺乡822人),以上安置均采用分散安置的方式,柳溪乡中学1057名学生中转到乡政府,全部移交给家长。柳溪坪上河沟村民小组6户群众转移到坪上村烟田小学,2户投亲靠友安置;洛旺乡木营村大地组12户,茶园村1户,小河坝社区1户,均采取投亲靠友、租房等方式安置;牛街镇上白水村1户转移到集镇旁边南厂村沙湾组,另1户转移到上白水村白果组安置。牛街集镇文兴街、振兴街、育才街3条街道被淹,涉及2户群众转移安置。“11·07”滑坡灾害,紧急转移27户92人,所有避险转移群众均妥善安置,并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在道路设施、通信、电力、饮水、学校等基本民生保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各救援小队帮助受灾群众清除屋内淤泥乱石,全力帮助灾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按照县委、县政府围绕“补短板、织底网、促协同”统揽基层应急管理建设有关要求,督促指导乡镇抓好应急管理及灾害防治工作,促使乡镇围绕有班子、有制度、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印章“六有”建设,15个乡镇组建应急管理办公室,所辖行政村和社区建立应急办工作职责、应急办工作例会制度、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应急值班制度等工作制度,着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灾害防治体系。

【灾情信息处置能力培训】 稳定灾害信息员、提升灾害信息报送质量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关键因素。国家、省、市各级对灾害信息报送的质量和信息员队伍能力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应急管理局、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打造覆盖全面、专兼结合、精干高效、相对稳定的灾害信息员队伍,切实提高灾情管理能力和水平。结合全县灾害信息员管理及灾情报送实际,针对乡镇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任务繁重、身兼数职等情况,自2019年以来,组织15个乡镇分管领导和灾害信息员相继参加市级、县级4批次培训,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灾害信息报送程序和质量。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以县消防救援大队为“主柱”,充分整合驰宏公司地下矿山救援队、天力公司危化救援队、小发路煤矿救援队等专兼职救援队伍和民兵预备队伍,形成覆盖县域境内各灾种主力救援网。充分整合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民兵预备役分队力量,组建兼职救援队伍,服务在基层、处置于先期、救援在一线。同时,充分考虑县域特殊的地域结构和自然特征给自然灾害防治带来严重困难等特点,专门调整充实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力量,并不断加强县应急救援中心和安全监管执法队建设,为新时代应急管理和抢大险防大汛救大灾做足准备。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全县着力建立完善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县总体应急预案及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修编备案完成自然灾害、水旱灾害等领域5个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道路交通等15个行业应急救援预案,及370余个企业专项预案。从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全县开展综合性预案演练10余次,开展自然灾害类、安全生产类预案演练80余场次,活动场景逼真、贴近实战。正值年“安全生产彝良行”活动时期,全县积极统筹,围绕汛期雨季自然灾害等方面,突出针对山洪、泥石流等灾种开展应急演练,力求增强人民群众逃生自救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意识。拉紧应急值守“链条”。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到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严格坚持1年365天每天1名领导、2名值班人员、1名驾驶员在岗值班,充分发挥应急管理的运转枢纽和参谋助手作用。四是强化联防联动。县应急管理、气象、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协调联动,适时做好极端天气、旱情汛情、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为自然灾害等的防治做好充分准备。

【救灾和物资保障】 加强救灾预案、物资管理、救灾应急等方面制度建设,制定《彝良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彝良县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预案》等制度,组织编制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和年度救灾物资需求计划,有效开展灾害救助和救灾捐赠工作,实时准确掌握全县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底数和物资台账。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救灾资金625万元,助力全面救灾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临时救助。

【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围绕“八个专项”目标和任务,强化领导,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统筹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全力整治,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共建美丽家园,确保爱国卫生运动工作落地见效。

党建引领举旗定向。全局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自治,共建共享”原则,与联治单位、小区物业、社区干部等形成“外网”,机关各股室为“单元格”,形成内网,切实将氛围营造、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有机融入党建工作中。领导先行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研究挂帅,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下设整治办公室和督导检查组即“一室一组”,织密工作底网。加大投入夯实经费保障。垃圾清运、宣传教育等工作经费保障有力,投入专项经费1万余元。集中整治补短板,常抓常治促长效。9月,按照县级统一部署,开展对责任区域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乱摆乱占、乱搭乱建、乱倒乱堆“五乱”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打好头阵,下好“先手棋”。整治中,对难以整治的存量垃圾、土培、废弃物等,雇用货运车辆统一清运。督导检查组定期检查、干部职工“大部队”定期打扫,对新出现的问题逐一落实整治,形成长效。强化宣传,增加内生动力。大喇叭喊话营造声势,印制宣传单宣传治理政策,制作固定标语宣传栏深入警醒,多渠道构筑宣传阵地。书写宣传标语3条,制作专栏2个、小提示4块,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

【党风廉政建设】 开展“政治扫描”,强化政治生态。认真组织学习秦光荣等案例,以案为鉴,强化教育警醒,查找隐患,深挖问题、剖析原因,杜绝“思想之乱”“意识之乱”“行为之乱”和“价值观之乱”。同时,充分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紧扣“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服务群众、提升效能、推动发展”主线,聚焦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浮拖”等方面的问题,在组织学习、查找问题、三亮三比、建章立制等方面下苦功,进一步强化政治纪律、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

全面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组成员、局班子、非领导职务领导定期向党组书记,在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大会上进行述责述廉,局领导定期听取股所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报告,做到定期检阅,重点督导,严格把关,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控重点岗位,守住关键环节。时常开展廉政教育,定期开展廉政风险评估、廉政谈话和廉政承诺,夯实廉政基础,坚持重点岗位定期轮岗,强化重点岗位监督措施等,防范重点岗位廉政风险。时常照镜,促进提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转、促、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项活动,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对照初心使命摆问题,让“红红脸”“扯扯袖””咬咬耳”成为常态,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社会综合治理】 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调整充实信访工作领导组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领导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制定有关方案、计划和工作措施,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事项,妥善处理安全生产行业领域违法案件的举报,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状态。接到来信来访10件,办结10件,没有发生群访及越级上访事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领导机构,安排专班人员,组建扫黑除恶办公室,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突出查找分析日常监管中涉及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等行业领域的乱点、乱象,摸排涉黑涉恶线索,分析监管行业领域黑恶势力滋生的根源,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有效将“扫黑除恶”与“脱贫攻坚”联系在一起。在遍访群众的同时,向他们讲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政策、举措和防范及举报等方面的知识,并侧面了解和摸索群众身边的黑恶势力。加强宣传教育。制作横幅标语并公布举报电话,利用微信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扫黑除恶十问等广泛传达学习,签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开承诺书,坚决筑牢干部职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心,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契机,不断营造“广泛动员、人人参与”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良好宣传氛围。

【脱贫攻坚】 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突出“精准识别对象、精准施策帮扶、精准脱贫出列”三个精准,有力有序决战脱贫攻坚。通过各方协同作战,全村357户1671人全部脱贫出列,村出列7项指标已全面达标。

【大事要事】 6月16日,生产安全事故、超标洪水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在天力煤化有限公司举行。

6月30日,县委副书记、县长陈祥彬指导牛街、柳溪、洛旺三个镇救灾工作。

8月13日,县应急局在角奎镇大马村参与洪涝灾害应急救援处置。

11月16日,省应急管理厅到彝开展“十四五”应急管理领域规划编制调研工作。

(供稿:县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