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

【机构设置】 县扶贫办内设机构12个,分别是综合股、社会扶贫股、革命老区股、项目股、东西协作办、动态管理股、易地扶贫股、信贷扶贫股、联席办、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办、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财务管理股。行政编制16人(工勤编制2人)。其中,主任1人(正科级),副主任4人(副科级)。2020年退休1人,在职在编11人(工勤3人),空编5人。下属事业单位1个,即彝良县外资项目管理中心,机构规格:股所级,核定事业编制26人,实有在职在编26人。

【脱贫攻坚】 精准统筹,促进责任落实。及时传达县扶贫开发领导组指令,做到脱贫攻坚政令畅通,确保责任压实到乡镇、到部门、到相应县级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扶贫格局。主动加强上下、内外沟通与联系,及时学习传达贯彻上级脱贫攻坚政策,确保扶贫政策执行不偏。精准把握工作重点、掌握工作方法、了解工作动态、吃透脱贫政策,切实发挥好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传递者,第一时间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精准传递到县直单位和乡镇。根据全县实际情况,制定并做好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目标责任状签订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全年提请召开扶贫开发领导组会议4次、脱贫攻坚调度会议6次,专题会议若干次。

抓实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确保对象精准。精心组织乡镇对国办系统建档立卡人口56648户255068人及边缘户3796户16901人开展入户摸排核查并实时更新信息,开展常态化动态管理。根据常态化动态管理文件要求,全县操作自然增加2884人、自然减少2027人、新增脱贫监测户46户222人、新增边缘户143户621人。继续推进数据比对闭环和“账账相符,账实相符”。5月根据省市关于“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和清查摸底相关要求,结合数据闭环工作步骤,对全县56648户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全面排查,为脱贫普查工作奠定了基础,确保脱贫普查顺利通过。11月,动态管理后国办系统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6495户256281人,按照国务院扶贫办、省、市动态管理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制定《彝良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关于做好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两评两定一比对一公告”程序完成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自下而上制定“一户一策”,乡村坚持分类引导、综合施策,抓补短强弱工作。经县级再次核查,全县未脱贫2210户8215人全部达到退出标准,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村、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抓好省烟草公司项目推进。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投入3亿元资金帮扶彝良县脱贫攻坚,规划实施教育、卫生、安全饮水、产业发展等15个项目,15个项目中,10个已完工,5个正在建设,在建项目计划年底全面完工;资金已到位1.5亿元,已完成拨付1.1548688亿元。

加强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为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监督管理,杜绝扶贫资金使用单位随意调整项目、先斩后奏,弱化县级主管部门监管等现象发生,县扶贫开发领导组办公室出台《彝良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彝开组办通〔2020〕2号),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及资金管理,科学合理制定了扶贫资金分配方式,进一步明确项目审查(评审)批复环节,强化项目实施和管理,严格落实扶贫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和扶贫项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同时,强化项目监督管理,实行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全年下达七批次中央、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资金、专项资金和中央补短板资金共计98440.71万元。整合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批次中央、省级财政统筹、专项、中央补短板资金实施项目1036个,在建233个,建设完工799个,前期准备(组织报件)4个,完工率77.12%。资金支出79888.06万元,支出率81.15%。

2020年,按照省、市要求,全县就脱贫攻坚项目库进行两次动态调整,10月10日,召开项目库建设和录入的培训,11月1日,完成县级项目库、乡级路线图和村级施工图动态调整,调整后总资金投入规模878343.07万元。涉及易地搬迁工程概算方面投入279683.84万元、农村危房改造方面概算投入54051.67万元、产业扶贫方面概算投入170090.89万元、转移就业方面概算投入20777.38万元、交通扶贫方面概算投入43149.58万元、教育扶贫工程方面概算投入95345.09万元、健康扶贫方面概算投入23062.62万元、生态扶贫方面概算投入17532.46万元、兜底保障方面概算投入59216.29万元、文化公共服务方面概算投入2167.72万元、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及土地方面概算投入65828.62万元、脱贫巩固及贫困村振兴方面概算投入47436.89万元等十二大类。其中:2020年投入资金196080.56万元。

有序推进革命老区建设工作。中央彩票公积金100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使用991万元,占计划使用资金99.1%,用于修建生产路和联户路共76千米;未投入使用9万元,用于荞山镇硬化咪咡村田坝组至田坝村彝地组产业道路1.5千米段余下工程建设。规划实施项目18个,实施期1年,涉及荞山、龙海、牛街等3个乡镇16个贫困村。截至12月3日,1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已竣工17个项目,1个项目正在建设,综合竣工率97.22%。上海新沪商项目建设800万元建设牛街水田小学,年底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

有序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市级下达年度扶贫小额信贷指导性计划指标0.5亿元,通过简化放贷程序、跟踪贷款投向,精准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全年,全县建立风险补偿金7466.74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7308笔7.72亿元,惠及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易致贫户17025户85529人,支持种植业发展7681户3.51亿元、养殖业9033户4.07亿元、农产品加工311户0.14亿元,有效破解了产业发展资金难题,较好地助推产业发展。

抓好东西扶贫协作工作。资金使用方面:全年到位财政资金4500万元(市级财政资金4000万元,携手奔小康资金500万元),用于实施项目20个,全部用于深度贫困村,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占比45.8%,就业帮扶项目投资占比26.0%,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占比27.1%。项目建成后可带动贫困人口65532人。使用资金4128.1万元,资金使用占比91.7%。人才交流方面,东莞选派干部2人,专业技术人才31人到彝良挂职;彝良选派干部2人,专业技术人才12人到东莞挂职交流。举办党政干部培训班2期,培训党政干部人次6133人次;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39期,培训专业技术人才2192人次;输出(引进)技术2项。产业合作方面,成功引进10个企业在彝良落地和增资,新增投资714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7482人;认定扶贫产品16款,价值总量达6516.7万元,实际销售金额达5687.6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6680人。劳务协作方面,完成技能培训87期7615人,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410人,其中到东部地区就业4782人,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2311人,帮助贫困群众在省内就地就近就业1317人。到东部就读职业学校贫困生702人,已就业89人。携手奔小康方面,在原结对的基础上新增麻涌镇结对柳溪乡、黄江镇宝山社区结对小草坝镇三道村、望牛墩镇芙蓉沙村结对奎香乡坪地村、道滘镇大岭丫村结对洛泽河镇太坪村、麻涌镇大步村结对柳溪乡茶坊村。到位携手奔小康资金500万元,用于实施致富带头人培训及建设角奎镇、龙街乡等11个乡镇卫生公厕。到位社会帮扶资金604.3万元,其中415万元用于项目实施,用于实施项目6个,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占比14.0%,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占比67.7%,教育帮扶项目投资占比18.3%。累计使用资金299万元,资金使用占比72.1%。

问题整改全面清零。3月,成立县作战办,统筹全县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围绕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的问题、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和省、市、县挂牌督战作战反馈问题等,建立脱贫攻坚问题排查限时整改交办机制,举一反三,分类细化整改措施,采取“一日一交办、分级定责交办”进行整改,推进各类问题清零销号,交办彝良县2019年以来中央、省级巡视、督查、调研等问题共计301个,已全部整改完成。

【党 建】 全年,扶贫办党支部现有党员30人,其中正式党员29人、预备党员1人,女性党员7人;有在编在职党员23人,退休老党员7人。有入党积极分子2人。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费日等制度,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切实加强支部建设,组织开展支部活动,党员意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得到加强。

明确责任分工。党组班子明确分管党建工作的副主任负责,细化支委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责任。支部换届后,细化完善了党支部班子分工文件,明确岗位职责,支部工作做到了有人分管、具体党建工作有人主抓,工作任务有党务干部落实的良好局面。

强化制度落实。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党费日等制度,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办党组书记和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实现班子成员讲党课全覆盖。由党支部牵头,形成中《彝良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机关工作规范(试行)制度》,由党组印发执行,完善一系列制度,规范机关各项工作的运转。坚持每月第一个工作是党费日制度,全年收缴党费5986元。

强化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武装。抓好党员思想教育工作,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主题党日活动,坚持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开设读书班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理论文章,对《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优秀共产党先进事迹选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学习全覆盖。学习通过“小册子”形式,将知识要点摘录印发党员,做到会上学、会后学、常态化学。扶贫办班子积极参加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课时及学分,党员带头,干部职工参加中国干部网络学院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法宣在线及万名党员进党校、下载“学习强国”和“云岭先锋”App、支部工作条例、党员教育管理等学习活动。主要领导积极参加干部时代前沿讲座,提高了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支部书记为县直单位、村党组织书记等党员干部讲授脱贫攻坚专题辅导4次,将党建扶贫双推进知识传达到基层党员干部。

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开展党员“亮身份、找差距、作表率”活动、党员“三亮三比”暨“我是共产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创新落实岗位公示制度,制定“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对机关在职20人党员实行身份公开,其中“党员先锋岗”主要聚焦雨露计划咨询、扶贫小额信贷咨询、信访接待和出具建档立卡证明的窗口服务岗位;“党员示范岗”聚焦机关工作有示范引领的党员同志,由支部委员会集体评选,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每季度由党员评议后确定。通过党员亮明身份,增强党员自豪感,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工作载体。普通党员利用微信群学习脱贫攻坚知识点和主题教育知识点,集合丰富多彩系列活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8月开始,常态化抓实爱国卫生运动,对扶贫办包片负责的河道及河岸斜坡,坚持每月最后一个周五下午党旗引领、集中清理、日常卫生监督员常态化巡逻清理的制度,环境卫生得到持久有效维护。投入挂钩帮扶村5.6万元支持阿都村扶贫工作,促进挂钩村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开展评先进优活动。对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表彰,树立标杆和比学赶超氛围,促进扶贫办做到部门领先、干部争先、业绩创先。全年扶贫办党支部确定表彰优秀党员2人、优秀党员先锋岗2人、优秀党员示范岗2人,宣传并要求支部全体党员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党员以他们为标杆,向优秀学习。坚持“党工共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体检一次,做到关心关爱扶贫干部。

关心关爱困难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关于在元旦春节期间、“七·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党员有关规定,建党节期间走访慰问贫困户和退休老党员3名,慰问金900元。春节慰问阿都村特殊困难群众5人、单位生活困难退休老党员2人、单位生活困难职工2人,慰问金2700元。

【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签订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坚持“一岗双责”,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班子分工明确一位副主任分管党风廉政建设,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年度脱贫任务,以支部党员为重点,以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为抓手,强化措施、标本兼治、注重预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全体干部职工始终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遵守党的“六大纪律”,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路线,强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作风建设和党风党纪教育常态化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强化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廉洁警示教育等为载体,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读原著、学原文、读原理,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始终与党中央、省、市、县保持统一的意识,统一的思想,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大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1次,领导干部学党课1次,组织全办职工开展警示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警醒我们党员知禁围、惩戒越、守礼孝,还统一集中观看《政治掮客苏洪波》《围猎:行贿者说》《清流毒—云南在行动》等警示教育专题片,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秦光荣等案件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明干部职工的纪律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重大事项请示报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党内监督集体领导、集体决策等制度,坚持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

【宣传思想工作】 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县扶贫办明确办主任、党组书记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主任具体抓,综合股负责日常业务的工作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制定扶贫办宣传思想工作要点。每年向上级党委(党组)报告1次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利用干部职工大会通报年度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办主任在年度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报告县扶贫办年度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完成全年理论中心组8次集中学习,党组班子会议专题研究2次意识形态工作,5名班子成员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个人述职报告。

强化“学习强国”平台注册学习。县扶贫办将“学习强国”作为一项长期性、常态化的工作抓,明确专人负责党员和非党员的学习构架,有人员变动做到及时维护管理,不定时提醒全体干部职工加强学习,积累学分,县扶贫办37人在职在编干部职工全部注册学习。

完成重大理论读本的征订。扶贫办按照县委宣传部和县直工委要求,订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25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8套,《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单行本40册,将该理论读本及时发放给领导和党员干部学习。完成《求实》《秘书工作》《人民论坛》《中国纪检监察》《半月谈》《长安》《时政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中央办公厅通讯》等党刊党报的征订。

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宣传。县扶贫办向县直行业扶贫部门收集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典型做法,整理成宣传信息报市扶贫办,加大全县脱贫攻坚典型事迹宣传力度。面向全县收集“我所经历的脱贫攻坚故事”,向市扶贫办和国务院扶贫办报10篇文字类的和2个视频类。

利用干部职工大会组织职工学习《民法典》。以会上学习和会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把《民法典》贯穿融入干部职工的工作和学习中。12月4日,国家第七个宪法日,开展宪法进机关活动,11月11日,党组书记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专题讲党课,并召开干部职工大会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县委宣传部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工作方案。扶贫办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组织干部职工全面做好“全民禁毒宣传月”和“2020年度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集中测评工作”。

【大事要事】 1月16日,县扶贫开发领导组第24次会议在县行政中心一号楼13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审定通过《2019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彝良县工作方案》《彝良县扶贫项目管理办法(修订)》《2020年财政整合涉农资金分配办法》《进一步加强财政扶贫资金支付管理实施意见》;副县长李章和通报了专题调研反馈的情况。

3月16至18日,由省扶贫办、卫健委、发改委、教育厅、民政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组成的省级脱贫攻坚挂牌作战彝良小分队一行11人到县调研。小分队分为4个小组,采取进村入户、座谈访谈、调阅资料、系统比对等方式,实地调研了11个乡镇、17个村委会、27个村民小组、80户农户(脱贫户43户、未脱贫户33户、一般户4户),指导县解决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年度脱贫任务的完成。

3月25日,县扶贫开发领导组第25次会议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动员会议召开。县委副书记陈霖传达学习近期脱贫攻坚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各乡镇党委书记向县委呈递“彝良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目标责任状”。

4月16至21日,由云南师范大学第三方团队组成的考评组,对县脱贫攻坚成效进行考核评估。考评组对县实行全覆盖考核评估,累计考评全县15个乡镇24个村165个村民小组,调查农户1715户(建档立卡对象849户、非建档立卡对象866户)。期间,考评组开展访谈县政府领导、县直属部门领导、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乡镇主要领导等工作。5月7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昭阳等31个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的公示》,彝良县位列其中。

5月27至28日,广东省东莞市麻涌代表团到县调研。期间,代表团在柳溪乡茶坊村召开座谈会并慰问贫困户;分别在钟鸣镇庙林村、荞山镇海坝村召开座谈会并举行捐赠仪式和慰问贫困户;在县行政中心一号楼7楼县政府常务会议室召开“麻涌·彝良”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并举行捐赠仪式。

6月17日,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党委书记叶锦锐一行到县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高层互访,并召开“黄江·彝良携手奔小康”联席会议。向彝良捐赠资金200万元。会后叶锦锐到牛街镇水田村查看黄江镇帮扶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慰问建档立卡户杨应华。

7月18至8月12日,根据国家和省、市安排部署,由威信县、永善县组成的脱贫攻坚普查工作组646人,对全县全覆盖进行脱贫攻坚工作普查,累计普查全县132个村(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6649户。

8月30日,彝良脱贫攻坚经审核,普查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验收。

7月21至23日,省脱贫攻坚普查督导组到彝良督导。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和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彝脱贫攻坚普查现场登记和数据审核工作进行全面督导。督导组先后对角奎镇寨子村、小草坝镇小草坝村、龙安镇摸槽村及发界安置区扶贫车间开展督查,对全县的普查工作给予了肯定。

7月23至24日,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党委书记吴润玲率队到彝开展帮扶工作。召开“望牛墩·彝良”东西部扶贫协作联席会、到发界安置区扶贫车间进行考察,并慰问贫困户,向彝良捐赠资金和物资(折成人民币)210万元。

7月18至8月31日,县抽派551名干部到昭阳区进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9月4至8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事后质量抽查组一行5人,在国家统计局出版社副总编辑、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云南抽查组副组长孙志强的率领下,分别到两河镇田黄村、角奎镇位卓村、奎香乡奎阳村开展抽查工作。7日,抽查组到昭阳区靖安安置区,对由奎香乡奎阳村易地扶贫搬迁的4户搬迁入住户进行访问。

9月15至19日,省扶贫办督查处处长李曙强带队一行4人到彝良开展“点穴式”调研,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提升六大行动、返贫监测、问题整改完成情况、防贫帮扶机制建立、“四不摘”等方面调研。9月15日晚,在扶贫办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明确提供材料。16日、17日,到荞山镇、奎香乡调研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合作社运行模式、驻村工作队驻村、安置点易地搬迁、危房拆旧、小额信贷、脱贫户监测等情况。

9月17日,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到彝良调研,按照“四不两直接”的要求开展“点穴式”调研,18日上午在县委常委会议室召开“点穴式”调研座谈会。

11月6日,县委副书记罗光华县委常委会议室主持召开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县级确定会,15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各涉标单位领导参加,一致同意全县未脱贫户2210户8215人脱贫。

11月20至26日,来自楚雄州的第三考核小组一行12人对全县5年脱贫攻坚成效进行成效考核。20日开始对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访谈县政府分管副县长罗小勇,人社局、财政局、扶贫办相关领导和支教、支医人员;21日,在府瑞酒店召开对接会;22日,考核组通过入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核查、访谈谈话等方式进行。在5天多的考核中,考核小组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严格按照考核要求,较真碰硬、真考实评,核查角奎镇、海子镇、牛街镇、钟鸣镇、龙安镇、小草坝镇、树林乡7个乡镇7个行政村。累计入户调35个村民小组141户,其中脱贫户108户(脱贫不稳定户7户)、非卡户33户(边缘易致贫户20户)。调查访谈干部27人(其中,县级行业部门负责人10人、村干部7人、驻村第一书记或队长7人、其他干部3人)。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整改落实,以实地核查为主、访谈和调阅资料为辅,对照县、乡、村三级的两个总结报告和各类台账资料,对贫困退出、扶贫项目实施、问题整改、务工情况全面开展核查。实地核查7个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7所学校,核查角奎镇发达村生猪养殖场、荞山镇咪咡村养牛场等5个项目。抽查问题整改61个,核查案例8件,外出务工情况核实51人,调阅了182份档案资料。

12月18日,县抽派529名干部到镇雄县进行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表彰奖励】 1月28日,罗维忍被市政府表彰为“战疫情稳就业促发展先进个人”。

3月5日,罗维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昭通市第五届先进工作者”。

(供稿:王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