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机构设置】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县人民政府工作职能部门,属正科级单位。局机关行政编制19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4人。内设11个股(室),分别为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工资福利与退休股、劳动关系与仲裁股、政策法规与劳动监察股、就业促进股、社保基金监督股、社会保险股、农村社会保险股、农民工工作股。下属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就业服务局、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3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2个纯事业单位。

人员编制情况:全局在职在编干部职工91人,行政编制19人,实有18人;行政工勤编制2人,实有3人。参公管理的事业编制25人,实有24人;事业编制48人,实有46人。

年内,调入2人(李杰、刘阳)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调出1人(钟福超调昆明市盘龙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工作)。

【就业创业】 劳动力转移就业。2020年,全县以未脱贫2210户3549人劳动力和易迁劳动力为重点,抓住各地优质企业用工窗口期,化危为机,坚持疫情防控与劳务输出“两不误、双推进”。积极为务工者搭建就业平台,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安全有序组织劳动力就业和转移输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三超一清零”,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全县农村劳动力30.79万人,已就业24.75万人,就业率80.38%;建档立卡劳动力14.54万人,已就业12.54万人,就业率86.24%;2016年至2020年有易迁劳动力28281人,已就业26032人,就业率92.05%。全县800人以上的安置点6个(包含靖安、卯家湾),有劳动力19806人,已就业18498人,就业率93.4%;全面鼓励县内企业、种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在建工程项目和扶贫车间等提供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其中扶贫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113人,开发护林员、公益公服岗位托底帮扶贫困劳动力就业12254人,有劳动力的易迁、卡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举办“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春风行动·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招聘会”“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乡镇专场招聘会”“千场招聘进千村”及“彝良县发界新区县内企业专场招聘会”等117场次,提供岗位16.21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021人。通过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介,高频率发布各类务工优惠政策信息和14.35万个招聘岗位,政策宣传5万余户,发放宣传资料10.53万份,实现岗位推送和政策宣传全覆盖。充分利用县、乡镇、村干部和驻村队员,加大就业扶贫政策、岗位信息等宣传,有效扩大了群众知晓率,打通信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昭通市城乡人力资源系统中完成全县30.79万(卡户14.5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的动态管理,保持卡户劳动力与人社部、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回流人员就业。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地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影响已外出群众稳定就业,导致部分群众失业返乡。为切实做好在家劳动力和返乡人员就业服务工作,县印发了《关于做好外出务工回流人员统计和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彝良县稳就业工作群”、转发全市24个驻外工作站联系方式,加大对在家富余劳动力和外出务工回流人员的摸排统计,每日加强省内外优质企业用工岗位收集和推送,积极促进在家富余劳动力和回流人员尽早尽快就业。年内,全县县外务工回流人员771人,就业760人,就业率98.57%;卡户476人,已就业472人,就业率99.16%。2016年至2020年易迁劳动力127人,就业125人,就业率98.42%。未就业11人。

10月15日,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燕萍(左三)到县调研指导政府服务工作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稳就业。是年,受疫情影响,利用QQ群、微信群、政府公开网等媒体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卡户劳动力、易迁劳动力等宣传职业技能提升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劳动力就业创业,到企业、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易地搬迁安置点等地开展“三进三送”活动,并按照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培训与发展地方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就业培训。完成就业困难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企业职工、卡户劳动力培训216期11081人,其中企业职工4期180人,发界安置区易迁劳动力15期1016人,就业困难人员410人,农村贫困劳动力9475人。

9月23日,县在浙江流动党员总支部、嘉兴流动党员支部和驻嘉兴就业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

援企稳岗政策稳就业。严格落实阶段性减免、缓补、降低社保等相关政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应对疫情稳定就业,在疫情期间对大型企业单位缴纳部分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执行减半征缴,对中小微企业单位缴纳部分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全部执行减免,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费的企业可申请延期缴纳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保费至疫情结束后的3个月内补缴,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年内,累计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460家27964人次1922.71万元(免缴:养老保险136家1915人1225万元、工伤保险166家4836人339.9万元、失业保险〈针对中小微企业单位缴纳部分失业保险费全部减免〉113家3113人131.92万元;减半:养老保险15家8704人200万元、工伤保险15家8704人15.2万元、失业保险〈针对大型企业单位缴纳部分失业保险费减半征缴〉15家692人10.69万元);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缴费的企业可申请延期缴纳失业保险保费至疫情结束后的3个月内补缴,累计办理申请延期缴纳社会保险费78家,缓缴金额68.5万元。

严格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间的失业保险。全年,全县发放稳岗返还63家,占任务52家的121.15%,惠及职工3462人,占任务1900人的139.05%,发放金额252.78万元,占任务260万的97.22%;发放临时物价补贴623人次、14.24万元,发放失业金发放837人次、103.93万元。

就业再就业常规工作。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30人,占任务的10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58人,占任务的10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627人,占任务的101%;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3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2432人占任务的105.74%),占任务的100.5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有序推进各项惠民工程。开展职业介绍工作,开发公益性岗位409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409人。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4.4517万人次,占任务的100.04%,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培训1.6223万人次,占任务的100.14%(技能培训8175人次,占任务的223.46%)。完成青年见习人数12人,占目标任务5人的240%。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彝良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以“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为导向,严格初审筛查程序,完成“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发放756笔10993万元,占目标任务756户的100%。完成创业培训14期,其中创业培训班10班349人,网络创业培训4班140人。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新增高技能人才51人,占任务40人的127%。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20年全县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人数1712人,已全部开展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就业服务,已就业1592人,就业率93%;接收高校毕生档案1916份,全面进行规范性管理。

【社会保险事业管理】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年,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035人,占目标任务9900人的111%;基金征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任务预算数6239万元,完成6629万元,占目标任务6239万元的106%;累计发放企业职工养老金7809万元,发放率100%,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7.06%;办理48名城镇企业职工死亡人员丧葬费发放205.67万元,清退7人不满15年个人账户费5.87万元。办理企业职工退休申请163人,其中正常退休155人、提前退休8人;对2197名离退休人员进行生存认证,企业退休人员有1999名通过认证,认证率达90.99%。其中采用信息比对确认方式的有867人,采用远程自助确认的有780人,社会化服务工作方面有352人。梳理符合“两保接续”退役军人的养老保险业务共2批220人;全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目标任务23422人,完成26142人,完成率121%。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全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系统信息在职人数10398人,占任务9377万人的111%;基金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目标任务预算数1.93亿元,完成2.06亿元,占任务1.93亿元的106%;累计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1.27亿元,发放率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8%;完成全县提前退休人员355名从财政到社保经办机构发放工作。工伤及失业保险。全年,全县工伤保险参保20585人,占目标任务22000人的93%;征缴工伤保险年度预算数853万元,完成658万元,占任务853万元的77%;累计支付工伤保险待遇998万元(包含两名工亡人员待遇),发放率100%。完成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778人,占年任务数1.06万人的1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全年,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参保人33.1549万人(占市人社局下达任务33.0247万人的100.39%),全县31759人全部领取养老金;对年满60周岁、未领取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员,按照省厅111号文件精神,组织核实基本信息后为其申请待遇,确保100%每月待遇领取。全年,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制作社保卡32.3万张,县医保局制卡19.2万张,全县目前已经制卡完成51.5万张(任务数48.79万),完成率105.55%。被征地农民已经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未按照被征地农民身份参保,覆盖率已达100%。全年,全县审核征地45项,涉及被征地农民2.21万人,征地面积数1.59万亩,应缴纳专项资金3.13亿元(征收标准2万元/亩),县财政专户收到被征地农民保障金2.053322亿元。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全县借“春风行动”“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宣传之机,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宣传72场次,深入50余户企业、建筑工地发放宣传资料发放宣传资料21000份,接受咨询2940人次,张贴海报34张悬挂宣传标语114条,投放宣传展板14块,投放电子显示屏8块,利用网站宣传2个。组建县劳动争议纠纷调委会,并在各乡镇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组建率达到100%,搭建“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覆盖到全县15各乡镇及6个大中型企业,在“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上处理案件3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人社部、省人社厅的相关规定,在建工程项目延缓缴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办理缓缴手续的有8个项目。7月份正式办理农民工保证金缴存15户,缴存农民工保证金241.43万元,保证金账户内资金余额4034.7万元。全年受理农民工投诉拖欠工资案件629件,涉及6118人,工资5462.89万,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64件,结案264件,结案率42%。为2111名农民工讨回工资2522.58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未达96%,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未达98%,受理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险待遇等信访案件54件,已处理46件,还在办理的8件,其中涉及工资的2件,社会保险的6件。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83件,办结83件,结案率100%。其中,调解处理案件18件,调解成功率100%;裁决处理案件65件,仲裁裁决率100%;终局裁决案件35件,终局裁决率54%。

【人事人才管理】 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管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按照干管权限,依规审核办理干部人事调动手续392人(县内调动240人、县外调入46人、调出县外106人),工人工作转移手续6人。完成涉改23位在职人员的转隶工作及办理2019年夏秋冬季退役士兵官15人的安置手续;完成对4个先进集体及9个先进个人的初审及申报工作。

规范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员招聘。全年共拟招聘646人,其中全年6.13专项招聘,教育聘用513人,卫计聘用48人;紧缺专业招聘,教育聘用1人,卫计聘用2人;聘用特岗教师36人;定向招聘大学生村官7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拟招聘35人,其中定向招聘村干部10人。岗位管理及职称评审。全年,完成全县260个单位岗位调整工作,其中涉及岗位变动8284个,管理岗433个,专技岗7404个,工勤岗447个。教育系列的中级和初级、农业系列、工程系列的初级职称评审会议已全部圆满结束,全年有766人申报职称评审。其中,申报高级职称资格有176人,中级职称资格有315人,初级职称资格有275人。

工资福利和津补贴管理。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办理机关(含参公)工勤人员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197人,机关(参公)工勤人员晋升档次198人,办理事业单位正常增加薪级工资7345人,调整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标准4610人,办理事业单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一个月基本工资额度7360人,办理事业单位晋升职务岗位工资1801人、学历变动人员工资73人、落实工龄后重新确定工资15人、受处分人员降低工资9人;完成机构改革工资转隶19人。开具调动人员工资转移介绍信377人。

【脱贫攻坚】 落实网格责任。建立脱贫攻坚指挥部,以挂村领导任总指挥,村级脱贫攻坚总负责人具体统筹负责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片区驻扎到组开展工作。结合马腹村山高坡陡、道路不畅、往返费时的实际情况,将全村21个村民小组以2-4个村民小组为1个片区,共分为7个片区,分别驻在4个点,并实行片区长牵头、包保干部具体负责的方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片区组长分别由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镇干部、支书、主任担任),主要负责基础数据摸排及突击期间工作。道路方面。为实现马腹村在年内村出列的目标,结合马腹村实际,帮助协调资金硬化村组公路7.33千米投资423万元,分别是硬化洪沟交通洞至碉上组公路3.8千米投资229万元、马桑石板组公路硬化2.8千米投资154万元、硬化水库至宋坪苗寨公路0.8千米投资40万元;新建产业路5.9千米投资88.5万元,新建宋坪至大关道角产业路长3.4千米,概算投资51万元;新建陈湾至月亮湾产业路长2.5千米,概算投资37.5万元;维修坪上公路邱征万家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投入资金6.5万元。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带动了片区经济快速发展。

指导发展蛋鸡养殖,通过“政府投资建圈舍、村集体经济公司代为管理、最大限度分红给贫困群众”的方式,在半坡组(小地名毛狗坪)建设了1.2万只规模的蛋鸡养殖场,完成了圈舍及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项目的实施将120户没有稳定收入的卡户群众增收致富。结合村情实际,将全村21个村民小组按海拔高度分为三大片区,精准实施适宜产业。在马桑、石板、马腹、纸厂、小马5个村民小组实施花椒提质增效500亩,在马腹、纸厂、大地、小马、半坡、洪沟6个村民小组种植辣椒550亩,在坪上、小沟、白良、上下寨、宋坪、杨柳、大窝、良子片区种植魔芋1000亩,在坪上至良子片区规划连片种植方竹3000亩,同时辅以生猪、山羊、肉牛等传统养殖业,解决在家不能外出群众的增收问题。继续主打劳务输出支柱产业。先行帮助已稳定在外务工群众返岗务工,再对没有一技之长、不想不敢外出的群众进行培训后,输送到工作环境好、工资有保障、适宜农民工的企业和岗位务工,最后通过协调本地工程项目(宜昭高速公路项目等)、组建劳务施工队承担村内项目建设等方式吸纳就近就业,通过务工增加收入。

人畜饮水提升工作。马腹村全年实施人畜饮水及巩固提升项目1件,投资29.09万元,全村达到安全饮水标准。

【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坚持日常监督巡查机制。制定《彝良县人社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地检查工作值班安排表》,每天安排值班工作组(由1名副局长和6名工作人员组成)到责任区开展卫生巡查检查2次,重点整治是否有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乱张乱贴、乱挂乱画等“五乱”影响环境卫生和文明的问题现象。向群众宣传讲解爱卫知识及工作要求,提倡文明新风,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

党旗引领党员示范。组建一支30人的环境卫生整治突击小分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党旗飘扬在哪,党员就冲锋到哪,不定期深入责任区加强日常监督和巡查,重点整治“五乱”突出问题,常态化推进党旗引领党员示范专项行动。购买乳胶漆4桶、刮刀50把、滚筒30把、自喷漆20支;党员干部主动请缨,亮明身份,按照“谁清理、谁负责”原则,由党员干部认领包保至每栋楼,既负责清理,又要防止死灰复燃,清除了各楼栋的小广告。

源头治理,巩固成效。着力从源头遏制“小广告”产生,采取蹲点蹲守和巡查巡防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成功地现场截住贴“小广告”当事人2人,及时送至公安机关进行教育处理,有效遏制了新的“小广告”产生。

重点整治,破除顽疾。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每月组织一次的卫生“大扫除”,全局力量下沉一线,营造声势,针对无人认领的户外杂物、空地建筑垃圾、沿途渣土石块等影响卫生的重点问题,及时联合城管、社区、交警、市场监管、环卫站等部门开展集中整治,先后投入人力200余人次、清运车辆4辆、城管执法车3辆、交警巡逻车2辆,集中清理转运大面垃圾40余吨。因地制宜解决卫生死角问题。针对楼栋修建不齐产生的卫生死角小巷,常有垃圾堆放或扔垃圾的问题,通过“地毯式”排查后,采取先集中清除垃圾,再采购板材请专人封钉封堵;针对路边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美观的坑凼,采取填埋和钢管支撑铺就板材的方式予以加固整治;针对污水露天排放问题,采取疏通下水道后安装水管予以整治。局聘请3名固定的保洁人员,在责任区开展全天候的卫生保洁工作。

【疫情防控】 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局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和安排部署。在单位工作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决定》,督促全局干部加强自学,使全体干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预防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工作。

配合疫情防控相关职责职能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回流人员情况进行电话核实,做到逐人筛查核实,并做好信息数据的收集、上报等工作。抓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履行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伤认定、临时性工作补助等保障政策的落实。抓好疫情防控期间人社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定期汇总发布优质企业复工复产、用工岗位等招聘信息。多渠道采购口罩、酒精、中药等应急医用医药物资,适量配发至干部职工,认真做好内部防控工作。严格执行扫码“进出”,在单位主要入口、各股室门上均张贴相关二维码,并坚持执行、疫情排查等各项工作。及时加大对省外人社部门对接力度,加强复工企业信息及用工岗位收集、推送工作,通过拼专列、专机、专车和包专列、专车等方式,实施“点对点、一站式”集中组织输出,让农民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想尽一切办法把农村劳动力输出去,通过组织、鼓励农村劳动力返岗就业和外出务工推进了复工复产工作。

【大事要事】 2月29日,浙江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葛平安调研彝良劳务输出工作。

3月19日,市人社局局长申时燕带队到县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稳就业”及其他人社重点工作督导调研。

4月20日,省纪委领导莅临县人社局督促检查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6月9日,省就业失业处张泽斌处长一行到发界安置区就业创业服务站检查指导工作。

7月31日,省委政研室调研组一行到发界安置区调研扶贫车间运行情况。

9月23日,县委、县政府在浙江举行流动党员总支部、嘉兴流动党员支部和驻嘉兴就业服务工作站揭牌仪式。

11月19日,省人社厅扫黑办副主任徐骏到县人社局督导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供稿:王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