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

【机构设置】 2020年末,县自然资源局有工作人员159人,女47人;少数民族8人。有公务员18人、参公管理事业单位25人、行政工人22人、纯事业人员94人。局党组书记1人、成员5人。局长1人、副局长4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1人。

安全生产】 地质灾害防治。全县纳入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628个,完善县、乡、村、组、点五级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实行包保责任制,分解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强化宣传力度,加强应急演练及巡查排查,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通过企信通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向县、乡、村、组、隐患点五级群测群防网络发出预警信息10万余条;发放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5000余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3000余份,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1300余份;指导乡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38次1680余人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15场900余人次。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65起,无人员死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启动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个,车站路后山滑坡治理工程概算1700万元,已进入施工阶段;海子镇海子中学滑坡治理工程概算500万元,正组织征地;两河镇两河村坪子组滑坡治理工程,工程概算2000万元,已进入施工阶段。非法小煤窑监管。全县纳入监管的非法煤窑井口1436口,覆盖62个行政村;纳入重点监管的非法煤窑有231口,涉及43个行政村。以乡镇为单位,对非法小煤窑实行人员包干、工作包干、责任包干,层层落实责任。履行县打击关闭非法煤矿领导组办公室职责,每月组织对各乡镇非法煤窑的打击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抽查,出动执法人员260余人次,出动车辆70余台次,发出督查通报12期,未发现私挖滥采现象,监管井口关死关严。全年,安全生产实现地质灾害和非法小煤窑零死亡。

【规划引领】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结合县实际分3个阶段梯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时做好过渡期内现有空间规划的衔接协同,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一张图”管理。完成专题学习,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第一阶段编制工作内容,并保障编制经费。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编制单位。完成涉及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基础资料收集并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比对;完成中心城区地形测量工作,绘制电子地形图,并进行现场调绘校验,形成中心城区1∶500精度的地形图成果。完成已收集的相关资料数据清理入库,建构县自然资源及城镇开发等基础底图,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编制初步方案。针对县重点项目的开发需求,与供电、住建、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联系,保证各项规划的一致性与衔接性。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全县行政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16.82平方千米。同时,根据省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成果已通过省级专家审查,已按省级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用地保障】 用地报批。2020年获批1个城镇批次用地,面积22.6272公顷(其中耕地14.1878公顷),专项用于发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用地保障;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彝良(海子)至昭通段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面积188.7179公顷,1月19日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用地;渝昆新复线昭通至泸州高速公路彝良至镇雄段项目用地面积31.5648公顷,8月1日获自然资源部批复用地;宜宾至昭通高速公路彝良(川滇界)至彝良(海子)段建设项目单独选址报件资料已组件完毕,通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查,10月9日报至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项目涉及农用地168.8634公顷转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6.2229公顷转为建设用地。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用地。全县发改立项规划建设安置点42个,安置点用地总面积113.566公顷,其中27个未占基本农田的安置点用地88.6629公顷,15个占基本农田的安置点用地24.9031公顷(含基本农田5.3975公顷)。保障安置点用地108.1685公顷,其中,增减挂钩项目保障63.8488公顷,城镇批次用地保障38.9177公顷,村庄批次(农村建房)保障5.402公顷。27个未占基本农田的安置点用地已获得全面保障;15个占基本农田的安置点已保障19.9056公顷,未保障用地5.3975公顷全部占用基本农田,完成基本农田现场踏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暨基本农田补划方案已获批,已通过用地预审,开展组件上报审批,获批后安置点用地将得到全面保障。土地供应。组织供地19宗,面积25.6493公顷,出让成交总价款9572.610044万元。其中,拍卖出让10宗,面积12.3706公顷,成交价款9497.275644万元;挂牌出让2宗,面积0.3938公顷,成交价款75.3344万元;划拨供应7宗,面积12.8849公顷。收缴2020年前年度出让价款18306.976214万元,其中,彝良旭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7887.21513万元、彝良小草坝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78.46万元、云南帅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41.301084万元。

【增减挂钩】 2020年,全县11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方案获省自然资源厅批复,涉及拆旧规模5576亩,建新区规模1241亩,完成部分复垦复绿,有6个项目经通过省级终验。2018年省级下达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任务1512亩(高标准农田311亩)全部超额完成,2019年省级下达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任务1460亩在实施中。全部获得跨省域调剂资金6.4914亿元,所得收益将优先和重点保障产生节余指标深度贫困地区的安置补偿、拆旧复垦、扶贫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易地扶贫搬迁等。

【土地整治】 两河小溪土地整治项目已通过市级终验,建设规模1363.1748公顷,新增耕地43.7477公顷,总投资4553.72万元;小草坝镇三道土地整治项目完成外业工程和工程量复核,建设规模150.177公顷,新增耕地4.6739公顷,总投资466.27万元;奎香乡寸田土地整治项目(乌蒙重大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外业工程并通过省自然资源厅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外业初验,建设规模1180公顷,新增耕地24.4公顷,总投资5400.61万元;角奎镇马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外业工程,建设规模53.8528公顷,新增耕地1.3165公顷,总投资218.82万元;龙街尖山土地整治项目通过市级验收,建设规模1240.7725公顷,新增耕地25.1993公顷,总投资3834.71万元。

【耕地保护】 县、乡、村三级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格设施农业用地审批备案,为稳定生猪生产提供用地保障,备案供地22宗,总面积52.18公顷。完成全县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的制定调整工作,成果上报省人民政府,已批准公布实施。

【执法监察】 县城规划区违建管控。对县城规划区巡查300余次,出动车辆300余次,出动人员700余人次,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491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416份,《行政强制拆除决定书》41份。制止正在修建的违法违规建筑81宗;在县城规划严控区内张贴《彝良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县城规划严控区内建设的通告》15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巡查110余次,车辆110余次,出动300余人次,立案查处非法开采23宗,关停临时砂石料场33个。“两违”查处。立案查处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97宗,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6宗,31宗正在查处中,收取罚没收入128.7万元。人居环境提升。巡查40余次、出动车辆40余车次、出动200余人次、下达相关法律文书70余份,制止违法建设工地16处,违法建设证据保存60余件。强制拆除48宗,督促当事人自行拆除11宗。“大棚房”排查整改。清理排查疑似“大棚房”问题285个,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认定标准,一般问题另案处理69宗,已按相关要求开展整改销号工作。

【矿政管理】 行政审批。经“智能审批系统”上报矿业权申请登记事项16件,完成矿业权联勘联审5宗、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估10宗、涉及各类保护区矿业权缩减勘查开采范围后相关规划审查意见7宗。矿业权清理。在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将各类保护区设置为限制勘查区和禁止开采区;全县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涉及8个矿业权(省级发证5个、市级发证2个,县级发证1个),已关闭退出且注销省级发证采矿权1个和县级发证采矿权1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省级发证探矿权纳入自行废止名单3个,县政府通告关闭退出市级发证采矿权2个,省级发证探矿权拟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依法予以自行废止1个,并注销采矿权。非油气固体资源统计。完成固体资源统计10个,完成进度100%,上报错误率为零。矿业权人信息公示。应公示采矿权18个,实际公示18个,公示进度100%;应公示探矿权8个,实际公示8个,公示进度100%。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对全县18口责任主体灭失的露天矿山废弃固体建筑物已全部拆除完毕,各种挡墙、截排水沟、客土回填覆盖、苗木栽培等修复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项目工程已通过上级有关部门实地核查验收。

【服务群众】 2020年,全县完成不动产登记接入上报数据3949条(接入国家平台统计数据),其中证书记录1634条、证明记录2315条。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统一时点更新调查,完成国家下发2446个图斑外业调查以及内业数据,顺利提交省质检单位核查后报国家质检。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统一开展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启动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云宅调”调查;优化营商环境,按“放管服”要求,梳理并压减建设用地行政许可事项,保留建设用地行政许可事项6项,全部入驻政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乡(镇)村企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审批、临时用地审批等4项行政许可事项,法定办结时限为全面提交材料后20个工作日,压缩办理时限,在业主全面提交所需材料后,县级审查审批10个工作日内办结。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1件(重复件1件),其中,网络信访3件、县长电子信箱交办3件、市县信访局交办件19件、群众来信来访4件、12345市长热线交办2件,全部办结并录入网上系统。

【扫黑除恶】 全年,收到上级各相关部门转办(交办)涉黑涉恶问题线索4条,经核查均不属涉黑涉恶线索。收到政法机关发出的检察建议书(提示函)3条,全部办理完毕。全县自然资源领域开展乱象集中排查治理发现37宗,整改完毕36宗,按相关程序完善手续1宗。征地拆迁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组织排查2133次,发现违法用地15起、违法用矿方面4起,均属于普通违法行为,已按相关规定处理。

【爱国卫生运动】 强化组织保障。局党组高度重视,做到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安排、亲自过问,抽调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形成一套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干部职工全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要求;机关干部职工签订《彝良县干部职工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履职责承诺书》,向干部职工发放《彝良县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宣传手册》及提醒卡各171份;强化宣传发动,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爱卫知识3次,开展爱卫知识测试1次。突出工作重点。按照《云南省党政机关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指南》,推进机关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做好办公楼日常管理、环境卫生保洁、车辆停放等,确保机关环境干净卫生。落实网格责任。主要牵头负责老政府片区、静心园片区、国土小区等区域的环境卫生,对照《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考核办法,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随机开展实地督导,压实网格责任,确保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集中整治17次,出动执法人员330人次拆除私搭乱建58处,整治老矿业公司、冯家巷、胜利巷等16个点位,出动干部职工1500余人次。

【党的建设】 全年组织开展讲党课5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8次、党风廉政建设集中学习7次,各支部党建知识学习30余次。强化责任担当。局党组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纳入自然资源党建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总体布局,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全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全县自然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邀请县纪委监委派驻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对全县自然资源系统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廉政谈话,敲响纪律警钟。召开全系统党风廉政工作会议1次、警示教育大会1次,组织干部职工到罗炳辉纪念馆学习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7部。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打造一支业务精专、能力突出、作风扎实、敢于担当的自然资源干部队伍。提拔股(所)级干部7人,轮岗交流干部11人,公开招录公务员2人,发展党员积极分子2人,党员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3人,党员如期转正2人。同时,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推荐副科级干部2人,向县委组织部推荐一级主任科员1人、二级主任科员1人、三级主任科员3人。

【精神文明建设】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自然资源行业特点,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始终,与业务工作一起安排部署、一起监督检查,推动全县自然资源系统精神文明工作开展。在办公楼各楼层精心设计格言标语牌,采用宣传栏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先进典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展示部门形象。参与爱卫行动、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利用传统节日对干部职工进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围绕自然资源中心工作和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把握和关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大事、要事,宣传县自然资源,推介县自然资源,树立良好形象。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为契机,结合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知识以及群众关心的非法占地、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防治、不动产登记发证等问题,在县城和15个乡镇开展法律宣传、咨询、群众接访等活动。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做到单位内部全面禁烟。落实工间操制度,每天定时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工间操,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全民健身,确保干部职工身心健康,营造宽松、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脱贫攻坚】 上级下达县2017年度、2018年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补助资金2161.15万元,部门结合脱贫攻坚实际,在钟鸣镇山河村,洛泽河镇岭东村,龙街乡元宝村、坪子村、卓基村、梭嘎村开展6个项目土地整治,已通过验收。挂联帮扶的龙街乡坪子、元宝两个贫困村建档立卡户601户2746人,其中坪子村261户1151人,元宝340户1595人。龙街乡元宝村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472.63万元,土地平整528亩,饮水管网19.45千米,建设500立方水池3座、200立方水池2座、100立方水池1座、50立方水池1座、取水坝1座,田间道路硬化269米,项目实施后,元宝村7个村民小组358户1549人受益。龙街乡坪子村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426.86万元,土地平整570亩、饮水项目建设25立方水窖72个、田间硬化道路一条长4789米、道路挡墙228米和户间道路及院坝硬化3200平方米,坪子村3个村民小组115户512人直接受益。两个村都满足“村脱贫7条标准”,已脱贫户都满足“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全面通过第三方检查、全国脱贫攻坚普查、国家脱贫攻坚抽查。在坪子、元宝两个挂联村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力贫困村脱贫,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确保了部门帮扶的村脱贫出列。

【大事要事】 8月6日,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汪宏静到碗厂沟开展河长制巡查。

【表彰奖励】 1月,秦俭获得市人社局授予的脱贫攻坚专项“记功”奖。

9月,邓鸿雁被中国自然资源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供稿:黄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