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警

武 警

【概 况】 1950年4月,根据任务需要和上级指示,为了加强县武装力量,维护地方治安和社会秩序,保卫革命胜利成果,由野战军抽调一部分骨干,以此为基础成立县公安队,建立党支部,属连级建制单位,隶属地方公安机关直接领导。担负县党政机关警卫、维护社会治安、看守罪犯等任务。

1982年6月19日,党中央批转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中发(1982)30号文件】,决定将解放军担负的地方内卫任务及其执勤部队移交公安部门,同公安部门原来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三个警种统一组建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3年1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彝良县中队正式成立,归昭通地区支队建制领导,担负县看守所看守任务和维护驻地社会治安任务。2001年5月,昭通划地区改市后,更名为武警彝良县中队,隶属于武警昭通市支队建制,归支队建制领导。主要担负县看守所的看守任务和维护驻地社会治安以及处置突发事件等各类临时勤务。2017年11月,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昭通支队执勤四大队彝良中队。是年,中队党支部在支队党委的指导下,认真分析今年建队形势,以《军队安全管理条例》《八个方面安全基本工作规范》为延伸,深入贯彻总队党委“基础扎实、特色鲜明、全面过硬”抓建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再创新高”总基调,持续在“按纲抓建、精细管理、后勤突出、军事过硬、纯正风气、提升能力”上下功夫,努力再创“四铁”先进中队。

结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存在、在外人员管理隐患凸显、执勤任务压力大、军事训练风险高”的实情,全年因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检查考核未正常进行,支部一班人按照上级党委要求,真抓实干,紧抓快干,严格工作标准,加快工作进度,狠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实现任务与建设双促进,保证部队的安全稳定,执勤目标的绝对安全。

【组织建设】 中队党支部坚持把提升政治素质作为强化组织功能和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做法是凝聚思想。支部一班人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为载体,开展讨论交流和谈心交心,支部创造力、凝聚力有了进一步增强。模范带头。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费缴纳等制度,提升全体党员的思想认识,激发工作热情;通过党(团)日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士官在中队建设中做主人,落实工作唱主角,完成任务当主力,为中队建设凝聚兵心士气。纯正风气。中队注重带动“两个群众性组织”发挥作用。在入党、士官选取、评先选优等敏感问题上作用发挥明显。团支部严密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创新活动类型,官兵喜闻乐见,有力促进中队建设。

【思想政治】 全年,中队合理统筹安排、创新教育模式、科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抓实主题教育。在每个专题开始前坚持专人谈话,摸清官兵教育薄弱环节和喜欢的配套活动,正、副书记认真准备授课,扎实组织课后讨论,组织对规定的书目进行集中学习,定期进行笔记展评,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利用强军故事会、演讲比赛、群体讨论等活动,提高了官兵参与热情,有效激发爱岗敬业和履职尽责的精神动力;注重发挥影视教育的作用,组织官兵观看《建国大业》《高山下的花环》等优秀主旋律影片,提高教育效果;结合驻地红色资源,组织官兵参观罗炳辉纪念馆,鼓励官兵讲红色故事,提高教育思想认同。抓好基础教育。组织官兵原文学习《习近平论强军兴军(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书籍,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先后组织官兵及时开展敏感时段的形势任务教育,结合百日安全活动竞赛,搞好枪弹安全教育、防疫教育和隐患排查,引导官兵清醒看待形势;大力开展以心理健康、法纪和四反教育为重点的政治教育,深化官兵思想认识。搞活经常性思想工作。针对官兵现实思想反映及九月份满服役期人员思想活跃的特点,中队支部提前介入,搞好摸排,掌握主动,充分运用“三互”“双四一”“三帮一带”等有效载体,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

【军事训练】 深究积弊练。中队按照年初既定目标,持续推行落实“军事训练4个100%”“军事训练一票否决”和立功受奖70%用于练兵备战的硬指标,积极开展军事训练表彰奖励,激发官兵训练热情,营造浓厚的训练氛围,树立了正确的训练导向。中队一名班长被总队表彰为“优秀教练员”,一名荣立三等功。严格标准练。按照上级月训练计划中训练课时安排和中队训练实际,组织教练员进行备课和试讲示教,每周组织对军事体育通用五项和专项训练进行摸底测试,对测试成绩张榜公示,既解决了偏训、漏训、粗训的问题,又极大调动了训练热情。紧盯短板练。在指挥训练上重点解决好“协同配合”,每月开展“军事教学日”活动,组织开展两官进行编组作业;战术训练立足任务,灵活设置情况,切实练熟“五个基本”,同时,中队针对教练员能力素质不高、编写教案质量低、组训方法不灵活的实际,中队让班长和新改转士官捆绑起来练教学组训,并利用军职教育平台,丰富教学方法,有效促进教练员教学组训水平提升。科学合理施训。在训练方式内容上,重点抓好擒敌术,五千米武装越野,器械体操等技能、体能科目的训练;训练中,干部坚持随队训练,严密组训。其他科目采取“五小”练兵、以点带面“一对一”的新老结合形式,激发比学赶帮超的训练热情。

【部队管理】 加强学习贯彻条令条例。以“条令法规学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官兵学条令条例,开展好“日学一法”,切实使条令条例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在抓学习的同时注重抓好日常养成,依照条令条例严格规范中队的一日生活制度,正规中队的“四个秩序”(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努力做到“四个一个样”(即操场上下一个样、营区内外一个样、检查不检查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通过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学习贯彻,强化官兵的条令条例意识,使官兵自觉用条令条例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加强检查督导。充分发挥“三互”“双四一”等有效载体的作用,抓住“四个”(外出、电话、汇款、会客)控制,加强检查督导,促进管理向全时制、全员额、全方位发展。加强依规建设意识。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加强部队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继承和发扬尊于爱兵、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确保部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切实把总队整治“七十个陋习”贯穿到部队的日常管理中,以班长骨干转变观念,深化治理重点问题为关键,抓好部队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依法治警、从严治警方针,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让按条令管,按《纲要》建的意识深入骨干心中。

【战备工作】 推进战备建设,强化遂行任务能力。中队坚持任务牵引,结合上级专项活动,及时完善各类战备预案,充实战备物资,落实战备制度,做好“两会”“7·5”等重大节日和敏感期间的战备工作,同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形势任务、职责使命和敌社情教育,铸牢官兵“险情就在身边,战斗随时打响”的忧患意识,针对天气实际加强战备演练,严密组织开展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滑坡泥石流救援等演练,进一步检验方案、明确分工、熟悉任务、磨合协同,不断增强中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中队根据用兵相关规定,依据县委县政府用兵需求,做好了牛街镇泥石流抢险救援准备。严密组织执勤工作,确保任务圆满完成。中队严格落实执勤制度,狠抓执勤规范,突出哨兵“六交接”,结合每周支队勤务交班讲评以及中队每日勤务晚交班讲评中发现的执勤问题,重点对哨兵“形象差、打瞌睡”“拖岗误哨”等执勤中“常见病”“多发病”现象加以纠治,通过实地查和调阅监控方式加大执勤检查力度,做到形象不好不放过、隐患不解决不放过,有效提升了勤务质量。全面推进隐患整改,切实筑牢安全屏障。对照执勤隐患排查出的问题,积极协调目标单位和支队业务股室,强力推进隐患整改。

【后勤建设】 严把饮食关,将食堂卫生、炊具清洗、餐具消毒、食物留验等制度作为监督管控重点;严把枪弹关,坚持每周保养武器,每日安全检查等制度,确保了枪弹绝对安全;严把卫生关,严格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相关要求,坚持每月进行卫生常识教育,每日对营区消毒一次,使官兵了解防病常识,积极做好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四是健全生活设施,中队支部切实把解决“五难”问题作为一项重点改转来抓,并通过抓工作的落实强化支部的落实能力和工作作风,有效提升了官兵生活质量。

(供稿:郝世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