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民族宗教工作
【机构设置】 县委统战部民宗局设办公室、党外干部股、非公经济股、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股、对外联络股、中华职教社、侨办。编制10名(行政编制5名,事业编制4名,工勤编制1名),在编人员12人(公务员7人、事业人员4人、工勤人员1人),实有人员10人(公务员7人、事业人员2人、工勤人员1人)。部长1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常务副部长1人,副部长4人(其中2人兼职,分别是县民宗局长和县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中共党员6人。
【协商民主建设】 按规定程序完成了政协委员的推荐提名及协商工作,今年共推荐提名和考察了24人,增补为县政协委员。配合民进昭通市委、民建昭通市委等民主党派赴彝开展民主监督及调研工作。召开党外人士、宗教人士、非公经济人士座谈会,通过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心聚力、共同奋进。
【统战代表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组织部门及统战部门协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把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纳入《人才发展规划》。向县委提名推荐了少数民族干部39名、党外干部50名。进一步完善统战代表人士基础档案,更新完善了党外副科级以上干部数据库。开展新媒体代表人士的调研工作,摸清基本情况,为探索做好新媒体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在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中配备了党外干部,法院、检察院分别配备了党外副院长、副检察长。建立统战部领导班子结对联系党外知识分子代表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联系和走访,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思想政治动态,加强沟通交流及政治引导。开展无党派人士认定登记工作,根据无党派人士认定条件、认定范围及认定程序,现初步认定登记无党派人士45人,为下步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提供依据。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全面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结合全县实际,进行高位规划、重点谋划,成立县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十进十促”工作目标,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高规格全方位统筹谋划推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不断推进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在全县20个少数民族村民小组中开展了“彝花绣”培训39场次1306人次。做好民族村寨政策宣传工作。先后深入钟鸣寨上等21个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开展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爱国卫生运动、扫黑除恶、“杜绝早恋、早婚、早育,引领婚育新风尚”等的宣传和教育。
【宗教工作】 建立县委、县政府班子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对挂联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定期走访、调研和指导。以“一网两单”工作开展为载体,指导、帮助宗教活动场所建立和完善了消防、财务、卫生防疫等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推动了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管理。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培训,2020年举办了2期共260人次的培训。通过培训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宗教事务条例》,全面提升教职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促使宗教人士团结带领广大信教群众自觉学法、守法、懂法,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接受党的领导,自觉抵御境外渗透,自觉端正教风,做到正信正行。坚持宗教工作中国化方向,深入开展“五进”宗教场所活动,2020年已完成22个“五进”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加强对基督教的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定期巡查制度,切实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基督教进行渗透,不断推动宗教工作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进行转变。
【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 充分利用商会活动及相关会议,组织非公经济人士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及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为非公经济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动员、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学习贯彻和落实好讲话精神,不断凝聚新时代发展共识,协调推进构建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共同体。
【港澳台侨统战工作】 拟定《中共彝良县委统战部涉港澳台侨海外工作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涉港澳台侨海外统战工作,安排侨眷代表人士作为政协委员。开展侨情普查工作。建立了本地联系的海外代表人士信息库,妥善处理台胞、台属、台商、港澳台同胞及其眷属、海外侨胞、归侨侨眷来信来访。做好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正当合理权益工作并形成情况报告。
【党建工作】 抓制度建设,保障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建立了党支部“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双重组织生活、请示报告、经常性提醒和批评制度和发展党员等制度,并且党建工作活动经费得到保障。抓思想建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抓好“转、提、促”学习教育,严格组织生活,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严肃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开展研讨活动。支委会围绕“五项制度”,结合党支部规范建设要求,认真组织每月、每季度的支部各项活动,高质量地把支部“三会一课”“党费日”“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积分制度”和“党课”落实到位,全年共组织党员大会6次、支委会12次、主题党日12次、党课5次,收看云岭先锋夜校4次。运用“云岭先锋”夜校访谈、“学习强国”等线上新媒体,推进党员干部关心、关注和参与“智慧党建”,推进支部“智慧党建”的常态化开展。强化党员意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注重激励关怀帮扶,突出政治关心,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激励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科级干部建立、上报廉政档案。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苏洪波》《作风与家风》《家风》,向干部职工家属发出《家庭助廉倡议书》,签订干部家属助廉承诺书。落实《彝良县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脱贫攻坚纪律作风监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脱贫攻坚工作】 以“统战+脱贫攻坚”为抓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广泛动员全县统一战线成员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工作。部门全员出动、半数下沉、精锐驻村,积极发挥部门作用,理清思路,确定目标,按照所挂村实际制定了挂钩帮扶工作计划。深入农户,走访调研,了解掌握情况,听取打算和诉求、分析致贫根源、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切实做到了“三个不漏”。统战民宗部门投入工作经费43.85万元,协调项目帮扶资金525万元,切实改善了村容村貌。深入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动员、联系全县31家非公企业结对帮扶31个贫困村实施精准扶贫,通过扶老济困、捐资助学等公益行动,在产业上和公益上共计投入200多万元和500多万元,安置就业2000多人,技能培训4000多人次,带动和惠及了全县1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疫情防控】 成立了统一战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文件,第一时间停止全县99个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集体活动和禁止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文体活动。迅速组织全县民族、宗教团体深入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家中进行宣传、引导,贯彻落实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制作“彝汉”“苗汉”双语疫情防控宣传片,利用宣传标语及录音广播等多渠道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做到科学防控。成立了150人的民族工作疫情防控突击队和80人的宗教工作疫情防控突击队,深入全县15个乡镇90多个行政村400多个村民小组开展宣传和动员工作。统战部、民宗局全体干部职工挂钩联系全县99个宗教活动场所,每天电话联系各宗教活动场所至少1次,每周实地走访各宗教活动场所至少1次,及时了解掌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并进行实地督促、检查和监管。
【大事要事】 1月19日,召开宗教人士座谈会。
6月10日,召开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会议。
6月15日,召开党建工作暨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0月26日,民建昭通市委专职副主委郎焱培带领调研组赴彝良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调研。
1月19日,召开彝良县宗教人士座谈会
6月15日,召开彝良县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10月26日,民建昭通市委调研组赴彝良调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27日,深圳市知联会一行赴彝良开展“推动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之乡村振兴建设”主题考察活动
(供稿:肖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