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机构设置及人员构成】 彝良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彝良县文联)是中共彝良县委领导的由全县各文艺工作者协会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是繁荣发展我县文学艺术事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县文联主办有《彝良文学》季刊。2020年有工作人员3人,其中副主席1人,四级调研员1人,女性干部1人。
【“圆梦工程”】 云南省“圆梦工程”网络培训项目是由云南省文联、广东省文联、山东省文联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20所高校的48名专家参与,针对云南88个贫困县定向“结对子”,开展音乐、美术、舞蹈、书法4个艺术门类的网络直播授课,采用线上教学方式进行,不受培训场地等因素限制,学员可通过电脑、手机,足不出户直接参加培训。县文联组织了46名学员参加云南省“圆梦工程”网络培训工作。
【文艺创作】 2月,《边疆文学》杂志第2期在诗歌栏目头条发表县文联陈衍强的15首诗歌,同期还发表了彝良籍作者柳燕的诗。此外,县文联组织县内10多名作者创作了大量抗疫诗歌,分别刊发在省市报刊和网络平台。5月,《边疆文学》杂志第5期推出“云南青年诗人专号”,彝良籍作者小玖、魏定会、柳燕、杜梅、安闯、昌盛云等6人上刊。其中小玖在该期发的诗歌多达8首。6月,《滇池》杂志第6期封面作家为彝良县新场中学教师李发强,该刊除在封面刊登李发强的照片外,还在头条以专辑的形式推出他的短篇小说《那些鸟去哪儿了》《深海鱼》共2篇,并配创作谈《一本正经的生活》。应红河州红河县委、县政府邀请,云南省作家协会于6月1日至5日组织省内10名作家前往红河县有关乡镇采风,创作展现脱贫攻坚一线风貌的文学作品,彝良文联陈衍强参加了采风活动并完成了该县教育扶贫的长篇散文《花朵的光芒》。8月,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会议审议批准,2020年发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663人。彝良作家李发强加入,成为继徐洪刚、陈衍强之后加入中国作协的第三位彝良人。9月,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奋斗杯”云南省群众文艺作品大赛获奖作品揭晓,彝良报送的由赵昱、孙良晶、彭洪拍摄制作的短视频《吴长碧——水田人民的好书记》获二等奖,彝良籍画家黄河创作的中国画《精准扶贫谱新曲》获三等奖。10月,彝良文联陈衍强写彝良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风土人情的诗歌《牛街古镇》《白水江》《小草坝》《清河村》刊发在2020年第10期《诗潮》杂志,另外以《我在彝良等你》为总标题的一组散文诗刊发在2020年第10期《散文诗》杂志。11月,《滇池》杂志2020年11期推出“云南90后10人诗小辑”,彝良籍90后诗人柳燕、小玖的组诗集中亮相。
【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爱国卫生大扫除、大消毒活动,干部职工始终围绕办公区域和所包的洛泽河大道2段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厕所等积极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整治活动,彻底清除了楼道的垃圾、蜘蛛网、墙壁上的小广告等。
(供稿:陈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