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机构人员】 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核定事业编制45人,设大队长1人(正科级),副大队长4人(副科级)。
2020年末,有大队长1人,正科;副大队长3人,副科;正式员工39人,抽调外单位5人,离岗病养1人,在职在岗工33人;编外制聘用协管人员98人,环卫工人346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2019年年末,武汉发生新型冠状疫情,2020年2月4日,城管大队除在机关值班工作人员外,正式干部职工、协管员120余人到角奎镇大河边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在县城各区域内用喇叭宣传、劝导、疏散扎堆人群。期间,发放疫情防控知书665份,在城区张贴疫情防控相关通告330份,张贴宣传标语56条。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队工作人员参与疫情宣传与防控
【市容市貌监管】 加强各类广告管理。加大巡查力度,明确管理范围,清理规范影响城市形象的乱挂横幅行为,对发放各类小广告行为进行处罚,督促专业清理人员清理城区乱贴乱画、乱写乱喷的广告。清除“牛皮癣”小广告20000余张,乱贴乱画1550处,拆除城区户外广告124处5000平方米,拆除墙体定钉98块,河道堡坎广告18块,横幅标语20条,门头横幅37条。加强城区建设工地的管理。组织执法人员对城区所有施工工地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防止施工材料乱堆乱放现象发生。城区6个施工场地所存在的问题已整改规范,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6份,清理施工工地内施工垃圾及白色垃圾35吨、整改工地围栏400米、覆盖裸露沙石、土方等物料约2000平方米;教育整改运输渣土覆盖不规范车辆20辆,处罚车辆4辆(处罚款2100元)。加强车辆秩序管控。对占用城市道路违法车辆进行劝离,背街小巷"僵尸车"进行清理拖移,渔湖大道延长线占道车辆配合交警部门联系清理,不听劝阻的已拖移。劝离车辆3000余次、锁定车辆400张、拖移摩托车2050辆、拖移轿车50辆、劝离人力车19人次。市政设施建设。结合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工作,不断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开展树池安装、道路修补、路灯维修、疏通下水道等工作。修缮井盖70个、道路维修20处、市政路灯整修450个、新安装路灯67盏、景观灯20盏、修剪树枝2600棵、疏通雨水篦子230个、维修地下管线路1500米、维修路灯总控制柜32处、下水道应急处理30处、新安装树池187个、雨水篦子应急排通40次、路灯安全隐患排查300盏,投入资金120余万元。
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推进门前"三包"管理。2020年,规范游散摊贩2600余人次,劝导教育1000余人次,实施占道经营处罚95起。其中,一般程序处罚1起,简易程序处罚94起。对占道经营和流动兜售行为进行常态化管理。坚持每天对辖区及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实行网格化模式管理,定点、定人、定责任目标,通过管理,县城区范围内遏制游摊散贩,交通秩序畅通无阻,人行道乱摆乱放现象明显好转。市场经营秩序及街道卫生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区域、分路段采用“定岗、定人、定时、定责”管理模式,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通过分片管理、徒步巡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对城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严防死守,并安排人员进行早晚、双休日及节假日值班。与工商户、居民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2600余份。推进“门前三包”后期监管工作,同时,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正面报道与反面曝光相结合,推进“门前三包”管理工作。
【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 根据《彝良县爱国卫生运动裸露垃圾全消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七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按照责任分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清垃圾”,做到裸露垃圾全消除。全面消除县城建成区、交通沿线裸露垃圾,推进城区清洁行动。坚持做好每天12小时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全天候不间断巡回清扫保洁,保洁工作采取人工保洁和机械洗扫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道路主次干道、人行道、边沟、下水口、树池、广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区域开展常态化普扫作业,消除建成区范围内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和裸露生活垃圾;避免垃圾在堆放处发酵、发臭、滋生细菌造成二次污染,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垃圾箱体、垃圾桶进行收集,密闭化清运至中转站。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净、不留盲区;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对车行道、人行道实行流水作业。城区每天安排洗扫车5辆、洒水车6辆、高压清洗车12辆、路面养护车1辆,对城区道路实施全方位立体化机械作业,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60%以上,每天城区内机械化清扫及冲洗面积110万平方米;针对问题清单,突出重点,落实责任,推进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有序进行。9月,落实“昭通市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暗访督查发现问题清单”及“彝良县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县级督查发现问题清单”。通过前期摸底排查出城区裸露垃圾点417处,全部清理达标。拆除乱搭乱建220余处、清理乱倒乱堆378处、更换损坏的果皮箱、垃圾桶40个,出动人员1700余人次,出动车辆370余次,清运废旧物品及各种垃圾2000余吨,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1628户3256份,投入资金60余万元。
大队工作人员参与城区道路淤泥清扫
“扫厕所”,做到公共厕所全达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全面消除城镇旱厕,加强公厕运维管理,确保城区公厕达到“三无三有”标准。设置公厕服务公示牌20块、公厕制度牌20个,安装水箱41个、换气扇20个,粘贴7步洗手法和洗手标志100张、投放厕纸15000卷、擦手纸9800包、熏香1700盒、洗手液700瓶、蚊香480盒、空气清新剂600瓶、洁厕净330瓶、草酸1000瓶、除臭灭蝇剂195千克、清掏公厕化粪池80车次1520余方,投入资金12万余元。
“勤洗手”,做到公共场所洗手设施全覆盖。推进洗手设施全配套专项行动,实行公共场所配置洗手设施建设全覆盖。城区内公共场所建设完毕的洗手设施与日常保洁和养护工作纳入同步工作内容,施行目标量化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和台账,确保后续管理到位,制度明确,效果明显,使用方便。
“净餐馆”,做到餐饮环境卫生全达标。全面落实餐饮店“门前三包”责任制,保持门前路面整洁,门前垃圾必须及时清扫,保持店面周边无杂物、无垃圾、无积水、无污物、无油烟直排,全面实施“不达标就整改,不整改就停业”。抽派4人协助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城区餐饮卫生整治,对城区餐饮单位排查整治200余家,存在问题的,督促整改,确保餐饮消费放心、安心、舒心。
“常消毒”,做到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进一步加大对环卫车辆、环卫工具房、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垃圾箱体、垃圾桶、果皮箱等进行全面擦洗和消毒工作,减少病毒在生活垃圾中的传播可能性。城区内安排3人对垃圾中转站1座、公共场所300余处、垃圾桶500个、垃圾箱体74个、果皮箱180个全面进行常态化消毒工作。使用消毒液100千克,消毒4400余次。
“管集市”,做到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达标。重点针对出店经营、乱摆摊点、占道作业等违规现象。按照《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整治,一律进店经营,进店操作。对出店经营、骑店经营,私拉乱接、乱悬乱挂、乱堆乱放物品进行清理。对非规划定点的农贸市场周边实施集中整治。对农贸市场周边占道经营、出店经营、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着力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出动执法人员140余人次,整治“以路为市”“乱摆设摊点”现象,清理游摊散贩1340余起、引摊入市1155起、取缔占道经营1400余起、暂扣商户占道物品243起、劝导流动摊点700余人次、规范店外经营1270余起,教育当事人870余人次,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125份,集贸市场周边环境得到改善。
“众参与”,推进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民参与。充分发挥爱国卫生社会性、群众性优势,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人人共享,每月统一开展一次爱国卫生大扫除活动。持续推进“门前三包”工作常态化。在全县爱国卫生运动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全体干部职工对办公区域和城区包干区域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卫生大扫除活动3次,出动450余人。大队服务窗口设置明显标志,服务窗口区域内设置1米距离的社交黄线,在醒目位置张贴云南健康码、禁烟标志,严格扫码进入办事,并提示进入便民服务窗口时佩戴口罩;窗口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严格按要求正确佩戴口罩。
【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大队党支部严格按照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做足大队党支部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和活动开展五个环节的基本功课。开展“三会一课”“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学习和培训活动,并按照程序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
落实“两个责任”。进一步细化责任,大队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各股室站、中队负责人分别签定责任书,层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根据行业性质,重点把控风险点,抓早抓小,严格落实。2020年,通报表扬18人次,约谈12人次,严肃处理3人次。强化监督执纪力度。按照纪委的要求,召开相关会议,把行为作风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方面,都通过支委会讨论,并坚持主要领导末位表态的原则,作出科学、民主决策;在财务、人事、建设工程和物资采购事项上,坚持“四不直接分管”原则。
反腐倡廉教育。2020年,将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工作和干部教育计划,结合“一岗双责”相关要求,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开展“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及纠正“四风”问题回头看活动,成立领导组,不折不扣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配套制度、风险风控机制,对干部职工加强思想教育,使拒腐防败的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4次。
【综治维稳暨扫黑除恶】 针对城市管理领域实际情况,持续推进对建筑施工秩序、市场经营秩序、市容市貌秩序、环境卫生秩序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领域行业内涉黑涉恶总体情况、表现形式及成因等进行全面排查分析,开展“问题”和“苗头”双重梳理。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横幅等广泛宣传,制作悬挂标语3副,永久性标语7副。“扫黑除恶”宣传工作。继续悬挂城管综合执法大队“扫黑除恶”举报箱,设置举报电话,并悬挂在醒目位置,鼓励群众举报涉及城管领域的黑恶势力。在建工地利用围墙对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工作的意义、打击重点进行宣传。
【脱贫工作】 进一步查缺补漏。安排下沉力量协同村"三委"干部,围绕“两不愁 三保障”,对照两头住、失辍学学生、安全饮水等突出问题,全覆盖开展排查,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为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劳动力转移工作。由于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返乡回流的劳动力不断增多,为不影响年度的脱贫攻坚工作,安排所有挂包干部动员所包保的劳动力就近务工,通过入户宣传、会议发动、细心劝导等方式,鼓励卡户劳动力参与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专列前往广东、浙江等地务工。截至2020年4月,组织外出务工1000余人次,其中乘坐专列到广东务工200余人次。
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迎检。在第三方评估期间,主要领导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下沉到单位包保的两河镇田黄村继续开展排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补弱补短。期间排查问题52户,其中两头住18户,饮水6户,教育1户,风险户5户,人居环境差20户,无感恩意识2户;带领下沉干部支援被抽中的两河镇田黄村,到指定位置开展迎检工作。
拆旧拆违。全村需拆除的危旧房144户,大队派出50%的力量参与,特别是易迁发界安置点的易迁危旧房屋的拆除,单位领导亲自指挥。拆除危旧房139户,其中易迁发界安置点的易迁危旧房24户。
【大事要事】 2月1日,城管大队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旅局及角奎镇政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8月27日,城管大队在城管大队会议室召开共享单车试运营工作会。
9月1日,城管大队召开“彝良县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推进会议。
【表彰奖励】
集 体
9月,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
个 人
9月,陈谊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供稿:张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