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 政
【机构人员】 县财政局内设机构15个。行政编制20人,行政工人编制3人。实有公务员14人,行政工人3人,副科级及以上干部4人。其中,局长1人(副处级)、副局长3人(正科1人,副科2人)。高级会计师1人,中级会计师1人。
下设事业单位2个,分别为投资评审中心和票据监管中心。其中,投资评审中心事业编制24人,在岗人员24人;票据监管中心事业编制20人。在岗人员19人。
【预算执行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1894万元,同上年比增收1222万元,增长2.41%,完成年初预算51686万元的100.40%。上划中央“两税”完成20537万元,比上年同期25591万元减少5054万元,下降19.75%。
公共财政支出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37628万元,同上年比下降26.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基金收入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4032万元,比上年44017万元减少19985万元,下降45.4%。基金支出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919万元,比上年31874万元减少6955万元,下降21.82%。
【财政改革管理】 投资评审。根据《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及国家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加强评审制度的完善,规范相关的程序,完善投资项目管理机制。2020年,组织审核结(决)算项目27个,政府性投资工程项目送审金额27164.37万元,审定金额24194.2万元,审减资金2970.17万元,审减率10.93%。采购监督。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对防疫物资的采购实施绿色通道。以省、市、县相关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网站为载体,公开发布政府采购信息,打造“阳光采购”。政采云平台的推广运行。2020年,全县在省政府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申报采购项目审核通过288项,采购金额19542.46万元。
【财政信息公开】 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为原则,政府预算信息、各乡镇及预算单位预算信息及“三公”经费等信息于6月全面在网上完成公开,并实现公开常态化、制度化,主动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并拓宽财政信息公开内容,推进债务信息、扶贫资金信息及绩效管理信息、项目文本等内容的公开公示,进一步提高财政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民生保障】 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克服财政收支矛盾,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按照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再保其他方面支出的基本顺序安排预算支出,精打细算,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干部职工工资正常发放,保障机构日常运转,保障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农林水等各项公共服务支出,牢牢守住“三保”底线。2020年教育支出完成120598万元,同上年比增长19.1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608万元,同上年比增长37.99%,卫生健康支出43601万元,农林水支出147837万元。
【政府债务管理】 按照“开好前门、严堵后门”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守住债务底线,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将政府性债务余额控制在法定债务限额内,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20年,按期偿还债券资金本息1.3亿元,置换到期债券本金2.79亿元,履行政府债务本息偿还责任。充分发挥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和财政部债务监测平台作用,对政府债务进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债务数据,适时核查,落实债务监测平台月报制度,做好债务数据统计、分析、监测,严控隐性债务增量。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债券支持领域,持续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对接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新增债券资金额度,用于支持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债务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将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债券存续期、债务举借偿还情况等信息依法依规公开,促进政府举借债务程序公开透明。
【扶贫资金整合】 紧扣脱贫攻坚任务需求,与相关部门沟通对接,按照“应整尽整、能统则统、以收定支”的原则,对能统筹整合使用的中央、省、市、县涉农资金,一律纳入统筹整合范围。2020年,全县到位上级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61782.3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746.31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736万元,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6175.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统筹整合24107.79万元,省级财政统筹整合2067.76万元;东西部协作帮扶4000万元;携手奔小康到位500万元,为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疫情防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剧,中央建立特殊转移支付直达机制,帮助地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支出抗疫特别国债207万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央结算资金440.81万元,抗疫特别国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853万元。
【“三公”经费管理】 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规范公务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2020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38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1.71%。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978.1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47.35%,公务接待费466.08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1.13%。
【监督管理】 开展财务大检查。为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检查方案的通知》精神,成立彝良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检查领导小组,制度印发《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检查方案》,按照方案对全县15个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开展财务检查和扶贫项目检查。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实际,9月15日,组织开展对全县15个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2019年以来的财政资金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加快2019年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进度,对2020年所有涉农、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实行旬通报预警、约谈督促制度,及时督促指导项目实施单位、乡镇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支出进度。配合协调审计、纪检监察及上级相关部门开展实施的各项资金监督检查。
【扫黑除恶】 为确保政法机关扫黑除恶专项工作年度目标如期实现,进一步强化政法经费保障机制。2020年,共拨付扫黑险恶斗争专项经费420万元,全年,扫黑险恶斗争专项经费支出494.47万元。同时从完善资金监管机制入手,建立健全专项经费监管机制。深化预算约束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强化财务管理,严格审核政法部门用款申报计划。切实履行监督职责,严禁违规使用资金,杜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经费挪用、挤占、截留现象,确保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管好、用好”经费,加强资金绩效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大事要事】 1月6日,县第三自来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专项债券4000万元成功发行,项目已完工,通过初验并投入使用。
(供稿:许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