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简 史

第二章 简 史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原设北平,私立南开大学原设天津。自沈阳之变,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惟以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于平津,此三校实为其中坚。二十六年平津失守,三校奉命迁于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于十一月一日开始上课。迨京沪失守,武汉震动,临时大学又奉命迁云南。师生徒步经贵州,于二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抵昆明。旋奉命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理、工学院于昆明,文、法学院于蒙自,于五月四日开始上课。一学期后,文、法学院亦迁昆明。二十七年增设师范学院。二十九年设分校于四川叙永,一学年后并于本校。昆明本为后方名城,自日军入安南,陷缅甸,乃成后方重镇。联合大学支持其间,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

短短的文字简约地概括了西南联大的历史。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停止办学,前后共存在了8年11个月,期间迁徙辗转,颠沛流离,无论在长沙还是在昆明,物质条件都极其艰苦,因办学条件的限制,还曾经在云南蒙自和四川叙永有过短暂的办学经历,再加上屡遭空袭,生存环境非常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