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弥格神甫—以前事迹

卜弥格神甫—以前事迹

卜弥格(Michel-Pierre Boym)神甫,望族裔也,其家原匈牙利人,后徙波兰,波兰国王列之为贵族。居Lwow城,信教虔,饶有资财,常尽力于市政,族人多为医师、商贾。父保禄,曾为国王Sigismond Ⅲ医师。弥格在Lwow城肄习古典学毕,于1631年8月16日入Cracovie修院。1638—1642年间肄习神学,作第三见习后,请求耶稣会会长派之赴华传教。弥格熟习数理博物等学,颇宜赴华,故会长许之。1642年在里斯本(Lisbonne)登舟,抵华时,中国北部已沦陷于满洲,而永历自立于南部。根据耶稣会作家书目[20]著录之年代,与吾人所调查者不尽相合。据载弥格于1612年出生于Lwow,1629年入耶稣会修院,1643年出发。开始传教东印度,于1650年始赴中国。罗马耶稣会档经宣教部一种记录转录者,亦谓弥格在1631年入修院,1642年在里斯本登舟出发。[21]

吾人将以此种年代,与吾人认为确定之年代互相对证,至如柏应理神甫《名录》两本所著录之年代,显有讹误,此后皆不难证明。例如巴黎写本谓弥格在1656年传教中国,已非事实,殆为印刷之误。Ajuda本谓在1650年,亦非。

确有一事显然无疑者,卜弥格与瞿安德二人皆非正式传教中国人员,[22]亦未开始传教印度,而实在首先传教交趾:有一日本教区名录(当时日本教区以澳门为都会,所包括者不仅日本帝国,兼有安南、占波、柬埔寨、老挝、暹罗等国,与昔之Macassar即今之Célébès岛),著录弥格于1645年抵交趾,[23]于1659年离交趾,质言之,在还中国后,殁于交趾、广西边界前。此外并无何种名录著录弥格在里斯本登舟前居留罗马事。但据吾人考证,彼离波兰后,曾赴罗马也。

据一葡萄牙文撰述,[24]记1646—1650年间海南岛定安县事,有卜弥格名。当时传教定安者有卜弥格与意籍神甫陆安德(Jean-André Lubelli)二人。会中国抗御满洲战起,岛中大乱,有人欲执二神甫杀之,二神甫登舟逃岛外而赴安南。既至安南,颇受教民欢迎,州长之妻导之至国王驻在之Guecho(Kecho)港,[25]迄于登舟之时,皆蒙礼待。1649年登舟赴澳门。1650年1月岛中安谧,弥格复返海南。由是观之,弥格传教宫廷之时,应在1649年抵澳门后(曾在此发四愿),或1650年还海南后也。Dunyn-Szpot断言在1649年,顾与事变经过相符,而此史家所得消息大致不误,似以其说为是。设弥格常居海南,必无后来奉使之事发生。吾人即因此奉使事,特鸠集材料,考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