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诺曾爵十世之为人

因诺曾爵十世之为人

因诺曾爵十世盖为能在世界具有一种俗家势力之末一教皇,[2]俗姓潘菲理(Pamphili),1644年9月16日被选为教皇,年已70,而其能当选者,盖得前教皇Urbain Ⅷ二侄枢机员巴伯林(Francois & Antoine Barberini)之公然赞助。

潘菲理枢机员未当选为教皇以前,对于西班牙派业已表示深切的同情,所以法国反对其候补当选。至若巴伯林族拥护此枢机员者,缘其为诸父UrbainⅧ之私人,冀其当选后大事酬报也。然巴伯林族诸枢机员所望太奢,致使因诺曾爵当选后不但不予酬报,反对于此族及拥护此族之法相Mazarin作激烈之宣战。顾法相之势力太强,教皇终不免于退让,而巴伯林氏之广大财产多已没收,遂与此族构和。但敌视法国仍如故也。世人应忆及1649年法国耶稣会士Alexandre de Rhodes自华返欧时曾经教皇接见,所请遣使传教师赴远地传教一事,教皇独不许法国人加入,可以证已。

由是观之,西班牙派颇得势于罗马,而与法国势力相均衡,由斯可以推想,西班牙人与教廷公使所深致不满的法国驻物搦齐亚大使对于卜弥格之保护,当然亦为因诺曾爵所难赞成,其反对明使亦意中事。使臣是否为耶稣会士似无甚关系。相传此教皇不喜在教神职人员,而对于耶稣会士尤表恶感。然因诺曾爵仍不免为耶稣会士所左右,有时受人之怂恿,袒护此会。既易受人怂恿则于治理教廷所辖诸国未免有错误过失。综论其为人,活泼恳挚,慈善,温和,在私人生活中颇节俭,而在正式庆祝或装饰罗马中,不惜奢华,此其长也。特性质衰弱,对人疑惑,而判断易于变更,此其短也。吾人详述其为人者,盖为说明其对于卜弥格冷淡之原因。尤应知者,其年事已高,将近80矣。但应为之解者,卜弥格奉使事已足使耶稣会处境困难,则其影响宗座之大尤可知矣。

职是之故,宣教部对于卜弥格案讨论甚详,延时甚久。